天天看點

曆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缺席最後一次上朝,清廷遜位其實很體面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一十五):活着是一種體面。

宣統三年的臘月二十五,要是能圍着小火爐喝上一碗臘八粥,想必是美好的享受,但是此時的清廷皇宮裡卻沒有好心情。空蕩蕩的大殿之上正在上演清廷最後一次上朝,宣統宣布遜位,隆裕太後尚未看完诏書就已淚如雨下,最後由内侍扶回後堂。自慈禧太後垂簾聽政,晚清在風雨飄搖中苦苦撐扶了近半個世紀,此時大清是真的亡了。但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卻缺席了這一曆史性時刻,這個人就是袁世凱。

曆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缺席最後一次上朝,清廷遜位其實很體面

不久前袁世凱乘坐雙套馬車由宮裡回家,路過東華門大街時,刺客向馬隊扔出三顆炸彈,兩顆炸彈當場爆炸,袁世凱的貼身侍衛中兩人身亡,兩匹馬雖然也被炸成重傷,卻發瘋般拉着袁世凱奔出事發現場,袁世凱也是以躲過一劫。回到家中的袁世凱見到家人隻是簡單地說了下情況,接着便哈哈大笑起來,他将驚慌與恐懼獨自隐藏,但是自此袁世凱便一直待在府上,諸事多交由助手趙秉鈞等人處理,對于清廷遜位這樣的關鍵時刻,袁世凱仍然沒有出門。

曆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缺席最後一次上朝,清廷遜位其實很體面

但是袁世凱沒有參加清廷的遜位朝見,不僅是出于安全的考慮,更多的是他無法面對朝堂之上的隆裕太後。攝政王載沣這個對手已經被排擠出局,隆裕太後也已準許了載沣的請辭,将她的全部希望押寶在了袁世凱身上,這個矮胖的小老頭曾跪在紅毯上與她相對而泣,一番苦情戲,袁世凱演繹地過于逼真,隆裕太後甚至變賣内宮各式财物,費盡心機擠出六百萬兩軍饷,但在北洋軍的饕餮面前不若是杯水車薪。

曆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缺席最後一次上朝,清廷遜位其實很體面

對此皇族親貴卻坐視不管,慶親王、禮親王以及肅親王等人存入洋行的家産多達三千七百萬兩之巨,最終卻僅捐出區區十萬兩。這些皇族親貴都人心思變,洞若觀火的袁世凱隻能考慮如何讓自己的舊主體面地謝幕。但是面對皇族親貴中強硬派,袁世凱隻有再添一把火,祭出了自己的殺手锏:前線北洋軍将領如段祺瑞等人紛紛聯名通電,殺氣騰騰的北洋軍準備揮師北上谏言。恰巧曾任京畿禁衛軍統領的良弼被炸,皇族親貴開始如驚弓之鳥,紛紛出逃,一時間京津鐵路的頭等車廂,親貴家眷占據大半。

曆史的另類臉譜:袁世凱缺席最後一次上朝,清廷遜位其實很體面

最終,如遜位诏書的最後四個字“豈不懿欤”所言,隆裕太後不得不宣布遜位,其中的不甘與不舍,哀皇室之不幸,更怒其不争。袁世凱作為一個幫兇的角色,自然不便參加遜位朝見,但是他所做的一切,何嘗不是在保護着清廷最後的體面,就在清廷謝幕後不到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被趕下皇位的有沙皇、德皇等,相比于他們的遭遇,清廷的遜位絕對稱得上體面二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