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越反擊戰中,重創越軍的四支威武之師,第一被人們稱為外戰專家

衆所周知,諒山戰役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組成部分,1979年3月1日,諒山爆發激戰,越軍自河内增援精銳的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向諒山展開反擊,并使用化武。42軍被迫後撤,中國緊急将後方炮兵師拉至前線進行壓制即拼刺刀。

對越反擊戰中,重創越軍的四支威武之師,第一被人們稱為外戰專家

3月4日,越軍308師遭中國兩個師由側翼突襲擊退,解放軍攻占諒山,據了解,主攻諒山的中國軍隊是廣州軍區第55軍及附54軍162師,加強重炮叢集,另配屬43軍主力和50軍148師,以從東面祿平方向協同進攻。進攻兵力共計7個師8萬餘人,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對越自衛反擊戰諒山戰役4大軍團。

55軍的前身是長沙起義的陳明仁兵團,後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1952年10月,以21兵團為骨幹,加入第48軍、第49軍各一個師,組建成為55軍,首任軍長為上将陳明仁。55軍的骨幹為起義部隊,建國前後的主要戰績為剿匪,在解放軍的序列中并不顯眼。在對越作戰中,55軍勇克同登,殲滅"金星師"王牌12團,初顯風采。

對越反擊戰中,重創越軍的四支威武之師,第一被人們稱為外戰專家

43軍的前身是東野6縱,後來早逝的紅軍名将陳光為首任主官,是東野中著名的"兩頭冒尖"的部隊,對敵人兇,對自己人也兇。其6縱16師前身又是解放軍全軍曆史最悠久的部隊:葉挺獨立團!6縱在東野中以善于攻堅野戰著稱,在遼西追殲中曾殲滅廖耀湘兵團3萬餘人。

1949年全軍整編,6縱編為四野43軍,洪學智為首任軍長,43軍後南下兩廣,追擊白崇禧,解放海南島,軍功赫赫。對越還擊開戰以來,43軍長途穿插東溪,其坦克部隊一輛坦克孤軍沖進東溪,驅散越軍,并獨守三個小時,等到了後續部隊的到來,為圍殲高平越軍奠定了基礎。

對越反擊戰中,重創越軍的四支威武之師,第一被人們稱為外戰專家

50軍的前身是遼沈戰役中起義的60軍,1949年全軍整編為四野50軍,軍長為起義将領曾澤生,50軍是第一批入朝的六個軍之一,在第三次戰役中曾殲滅過英軍皇家重坦克營,在第四次戰役中獨守漢江南岸,以巨大的犧牲頂住了聯合國軍優勢兵力的進攻,穩定了全局戰線。由此,奠定了這支起義部隊在全軍中的地位。

54軍是軍委的王牌,這支部隊的前身是第四野戰軍第44軍和45軍,44軍是前東野7縱,赫赫有名的"鄧華縱隊",強将手下能有弱兵嗎?打衡寶時,45軍以丁盛一個師頂住了白崇禧5個師,硬是把"小諸葛"崩掉了牙齒。1952年10月,以44軍和45軍的主力合編成了54軍,首任軍長為丁盛。

對越反擊戰中,重創越軍的四支威武之師,第一被人們稱為外戰專家

在北韓戰争中,54軍參加了金城戰役,完成了北韓戰争的最後一戰;1962年的中印邊界反擊戰中,54軍部隊在東線打出了瓦弄大捷,給印軍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此次對越自衛還擊戰中,54軍奔襲高平,血戰4号公路,保障了友鄰部隊如期克敵。54軍參加了建國後的三場大規模對外戰争,堪稱人民解放軍中的"外戰專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