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武漢漢陽區有一條古街名叫西大街青石橋,被當地人稱為社會發展史縮影百科全書,因為每天早晨開始就是一部電影生活,各種買早點的攤販和店鋪開門,如扯糍粑的擔子,剁馍,熱幹面米粉,炕火粘(燒餅)炸面窩糍粑,蒸包子的,買稀飯糯米粥的,豆漿泡油條的泡糯米的,都出來了。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西大街青石橋張茜祖居地

晚上戲園子出戲開鑼了,炸臭幹子魚腦殼魚尾巴擔子也出來了,賣水餃敲着竹筒也出來了,從街前面傳來陣陣鍋鐵聲,那是生煎熟了的信号。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尤其令街上人津津樂道西大街還出了不少名人,最著名一對夫婦,男的名叫張耀庭,原先家裡開了間磨米作坊,可以算是殷實人家,1920年迎娶了漢口的一個同為姓張的漂亮女孩,大家都稱這女孩為張大姐,二年後生下一個女孩,此女孩出生的時候,正是蘭花盛開季節,為此母親便給女兒取乳名“春蘭”。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當年,春蘭出生後湖北連年鬧災,價格飛漲,張家的磨米生意無法做了,春蘭父親隻好當起了水手,長年累月在長江上漂泊,在外面卻學會喝酒、賭錢,還把家傳的房子輸了出去。為此,媽媽隻好帶着春蘭投奔自己娘家,在漢口漢正街後面的燕山巷租了一個簡陋的小閣樓住下來。媽媽是個很漂亮很能幹的女人,挑花邊、織毛衣賺些錢,維持母女最低生活水準。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春蘭家裡居住的小巷子有個漢劇團,随着災荒來了,藝人們散了,劇團有個戲校,裡面有十幾個小孩學戲,春蘭和表姐就會擠在門口看戲,興奮地跟着唱,還會跟随着鼓聲扭上幾步。春蘭很有靈性,不久就成為這一幫孩子中唱得最好的,動作最好的了,她很小的時候就對唱戲非常的感興趣。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西大街青石橋

春蘭6歲的那一年,媽媽便張羅她上學,給春蘭取了個學名張掌珠,這孩子上學時的成績特别的好,掌珠慢慢長大,越長越漂亮。鄰居們都誇:“張家的女人一個比一個漂亮,真是一代勝過一代。”掌珠國小畢業了,考上了赫赫有名的第二女子中學。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後來“一二九”運動席卷武漢,年僅13歲的張茜便參與到漢口的學生運動中,當時,張茜就讀于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大學,這一年的寒假,掌珠和全校許許多多同學都投入這一激流中。集會、演講、遊行示威,期望促進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一直默默聽着的掌珠,突然站起身來激動地發言了。她講述了大敵目前、民族危亡的時刻,青年學生應有的職責,尖銳揭露當局不抵抗政策的種種表現,拆穿“讀書救國論”的虛僞和欺騙。她的話義正詞嚴,極有說服力,教室裡完全靜下來了。大多數人被她感動和說服,他們從未見到她如此熱烈激昂,更想不到她有這樣的雄辯口才和鼓動能力,同學們都被深深地感動了。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由于她街頭演講、演戲十分活躍,抗日戰争全面爆發,舉國憤怒,她們已無心讀書,全力投入到各種抗日活動中去。掌珠先參加了學校裡的抗日宣傳隊,後來又參加了進步組織青年救國會,趕到醫院去慰問傷兵,代寫書信等。本來,一開始她們幾個同學商量好要到延安去。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這期間,她和同學們組成的宣傳隊的,到郊區農村宣傳,回來後又進了紗廠,向勞工們進行抗日救亡宣傳。作為熱血青年的她并不滿足于這些,她說:“現在全面抗戰了,前方戰士在流血流汗,我們就隻能在後方做這麼一點事嗎?我們應該到前方去,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恰好一位同學介紹說,南方剛剛成立了新四軍,不要跑那麼遠也同樣可以上前線。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聽到這個消息後,掌珠和同學們立即來到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報名參加新四軍,随後,瞞着父母踏上了漢口碼頭上停泊着一艘輪船,乘船來到南昌,加入新四軍的隊伍——戰地服務團。這一年,她才15歲,并将張掌珠改名“張茜”:茜草的根可以做成紅色的染料,去染紅世界!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此時,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在南昌正式組建,同時開始了抗日宣傳活動,張茜和同學們在這裡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訓練,每天起床後做早操,早飯後先是集體學唱抗戰歌曲,從《遊擊隊之歌》、《義勇軍進行曲》到《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等等。學唱一小時的歌,各組就進行自己的工作。美術組趕畫“日本軍南京慘案”的宣傳畫,寫抗日智語,下午就走上街頭。戲劇組就排戲,編街頭活報劇。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經過訓練,張茜一行終于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抗戰前線,她被配置設定到新四軍戰地服務團戲劇、音樂組。她經常在軍部駐地及前線為戰士們演出。她的演技日臻出衆,歌喉婉轉動人,加上容貌俊美,活潑聰穎,在演出《雷雨》(飾四鳳)和《魔窟》(飾白菜)等劇後,轟動了軍部。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抗日戰争初期,陳毅是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司令部駐紮在蘇南溧陽茅山根據地的水西村。他時常要到軍部來開會。有一次,他在軍部開會時,晚上觀看了戰地服務團的演出,張茜在話劇《一年間》中扮演一位飛行員的新娘子,她的表演甜美俊逸,感情逼真,深深打動了陳毅的心。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看完這場戲,張茜的影子深深烙在陳毅的頭腦中,不久後,陳毅便忍不住跑到雲嶺,找到老戰友戰地服務團團長朱克靖聊天,陳毅便拐彎抹角地向他提出:“希望戰地服務團能夠派出一隊人員,前往一支隊遊擊區去做戰地服務工作,鼓舞一下士兵的士氣。”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朱克靖十分贊同這個主張,答應向軍部請示後,即可派一個小分隊去。正事談完了,陳毅仍沒有要走的意思,朱克靖就提議到團裡參觀參觀,陳毅欣然同意。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正在參觀的時候,恰好遇到去小溪邊洗衣回來的張茜,朱克靖給兩人介紹時,陳毅已親切地說:“這就是那天晚上扮演飛行員新娘子的小鬼嘛!”張茜立即“抗議”說:“我不叫小鬼,我有名有姓哩!” 陳毅立刻表示歉意說:“啊,真對不起!但你可知道,小鬼可是我們革命隊伍裡的愛稱哦!我知道你叫張茜同志,這是你原來的名字嗎?”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張茜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童年時的乳名叫春蘭。” “啊,春蘭。這個名字好聽,那我以後不叫你小鬼,就叫你春蘭,好嗎?”張茜有點害羞地點點頭,就匆匆跑走了。為能夠赢得心上人的歡心,陳毅便苦心寫了一首《賀春蘭》詩送給對方:小箭含胎初生崗,似是欲綻蕊吐黃,嬌豔高雅世難受,萬紫千紅妒幽香。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張茜讀着句句含情的詩句,終于将一切顧慮給抛開,一顆歡心終于向陳毅緩緩敞開,兩人終于在1940年1月的一個晚上,18歲的張茜與39歲的陳毅在江蘇溧陽水西村結下終生姻緣。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兩人結婚後,由于戰争原因聚少離多,特别是陳毅奉命離開皖南去延安,隻有21歲的張茜獨自帶着兩個年幼的兒子留在軍中,敵寇“清鄉”時,她和孩子撤到偏遠鄉村,常常帶着聽診器幫老鄉看病、打針,并把自己孩子用的藥品奉獻出來。後來敵人撤退,我軍派人去接他們母子,老百姓才知道,原來她是“軍長夫人”!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建國後,兩人非常恩愛,張茜笑容清麗純淨、氣質端莊優雅,有一股明星的氣質,美麗而睿智,落落大方。這種氣質,使得她成為陳毅的得力助手,在陳毅擔任外交部長時,随同出訪過很多國家,其美麗大方的形象赢得了一緻喝彩。

她6歲上學15歲參軍,18歲嫁給元帥,有明星氣質可惜年僅52歲去世

陳毅去世之後,在失去親人的巨大不幸時刻,張茜“不被哀痛之情所壓倒,不被惡疾之勢所懾服”,遵照陳毅的遺命,着手整理他的遺稿。但就在這時,她被查出是癌症晚期,她在重病中用不到一年的時間編輯了一部《陳毅詩詞選集》,并寫下了評價中肯的序言,吟成了字字泣血的兩章題後詩,但天不假年,1974年,年僅52歲的張茜去世,令後人歎息不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