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是木蘭詩中的一句話,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戰場有多麼的殘酷,多少壯士最後隻能馬革裹屍,隻有極少數的一部分可以回到家中。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而那些回到家中的戰士們,早已經從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了耄耋老人。戰争的殘酷,不僅僅在于屍橫遍野,還有那些原本幸福的家庭是以不能團圓。

鄧華就是一個例子,因為戰争,他與兒子多年未曾相見,最後還是他兒子在報紙上看到了自己父親,可當兒子向外界表明時,卻被外人誤解為認錯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誰是鄧華

鄧華1910年四月出生在湖南,父親是清政府的時期的文人,不過并未在清政府做官,而是自己開了一家私塾,在當地負責一些孩子們學業。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鄧華在懂事的時候,就在父親的私塾中學習,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對于清政府的腐敗有着清楚的認知,也牢記改變思想開民智才是當下最要緊的事情。

15歲之後,鄧華便離開家鄉,因為父親會的知識他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是以要去外地求學,帶着對知識的渴望,他來到了湖南省的省會長沙。

到了長沙,他先去往嶽雲中學學習,随後又前往南華法政學院進修學習,在這期間,新的進步思想走入了鄧華的世界,也讓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看到了希望。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1928年,鄧華上了井岡山,加入了紅軍隊伍,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革命戰士,在隊伍中,他時刻保持這清醒的頭腦,每一次面對敵人都不曾後退。

在這之後,鄧華參與了抗日戰争,解放戰争以及後來的抗美援朝戰争。這期間他戰功赫赫,1940年3月份,當時正值百團大戰的第二階段,鄧華親自帶領隊伍殲滅敵人據點。

之後随着戰鬥經驗的豐富,他開始豐富自己的思想,與1944年帶領自己的部下到達延安,并與11月份進入中央黨校進行學習。為以後的戰鬥增加了許多新的思想。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解放戰争時期,他又到達東北,成為軍區的司令員,在東北期間他剿滅了土匪,成功建立了人民政權。并且順利将東北解放,為解放戰争做出巨大貢獻。

建國之後,他又指揮了海南島戰役,同韓先楚一起,将國民黨軍方面的薛嶽打敗,迫使其逃回台灣,在這之後,他更是參加了抗美援朝保衛戰,任第一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

常年征戰,讓人們忽略了他也有家庭,也忽略了這個鐵骨铮铮的将軍,多年未曾回家與妻兒相見。

與孩子多年未見,兒子在報紙上看到父親

鄧華征戰一生,一共有兩任妻子,第一任是邱青娥,和他是老鄉,兩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1925年結為夫妻。結婚以後的兩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鄧華給孩子取名叫做鄧賢詩,随後他便随着隊伍四處征戰,将孩子和母親留在了老家。孩子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母子二人的生活很艱苦。

但是邱青娥從小就告訴孩子,父親是一位優秀的革命軍人,在外面不回家是為了整個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以鄧賢詩對父親沒有任何的怨恨。

并且鄧賢詩一直将自己的父親作為自己的偶像。後來他的母親在1938年的3月份因為病情嚴重離開人世,這時鄧華原本打算将孩子接到自己的身邊。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但是由于當時的正處在抗日戰争關鍵時期,鄧華自己每天都忙于與敵人殊死搏殺,很難有機會去接自己的孩子,導緻這件事一直都被耽擱沒有進行。

後來抗日戰争勝利,不久就發生了解放戰争,此時的鄧華更沒有機會與兒子相見,而鄧賢詩也長大了,加入了共産黨的隊伍中,他正在朝着自己父親努力。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1949年的10月份,我黨軍隊成功的解放了廣州,這次主要部隊是陳赓帶領的第4兵團和鄧華所帶領的第15兵團,他們成功清除了國民黨殘餘勢力。

當地報紙在得知後,立即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報道,并在報紙上放了鄧華将軍的照片,而此時的鄧賢詩正在第49軍服役,他看到了報紙上那篇關于廣州解放的報道。

看着報紙上那個軍官照片時,鄧賢詩越看越覺得這是自己的父親,雖然父子二人多年未曾相見,但是血濃于水的感情是不會搞錯的,很快他就确定,這就是自己父親鄧華。

當時鄧賢詩的指導員看到後,詢問他怎麼了,為何一張報紙就看的心神不甯的,他向指導員交代了自己的事情,說好像知道了自己父親的下落。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指導員看着他手上的報紙,連連搖頭:“怎麼可能,你别瞎想了,這個人可是一位進階首長。”說完便轉頭離去。但鄧賢詩并未放棄,他與父親那麼久未曾見過,不想失去重逢的機會。

于是他拿起筆,寫了一封信,可他并不知道如何才能把信送到父親手中,便直接寄給了廣州的軍管會,幾經周轉,這封信終于傳到了鄧華手中。

看着手中的信,鄧華激動不已,原來自己的兒子已經長大了,并且還加入了紅軍的隊伍,現在也是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了。後來在鄧華的安排下,父子得以相見。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當父子二人,在剛剛解放的廣州街頭相見時,内心十分激動,原本應該陪伴孩子左右的父親,因為戰場離家,而孩子最後也成為了同父親一樣的軍人。

最終,父子二人得意團員,自此不再天各一方。

為了革命事業,遠離家庭戰士值得銘記

鄧華将軍為國家和人民戰鬥了一輩子,但是卻沒有給自己孩子一個完整的陪伴,他犧牲了自己的小家,全心全意的為了我們共同的大家奮鬥。

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卻說:别亂想了,那是進階首長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正是因為有很多如同鄧華将軍那樣的人存在,才會有如今我們生活的太平盛世。是他們用自己的利益換來的和平,換來了更多家庭的團圓。

如今回望曆史,不禁感歎革命先烈們的不易,更佩服他們為共産主義奮鬥的決心,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每一位華夏兒女,都應該銘記他們的不容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