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西方群眾不愛好曆史,華夏人包括普通群眾都愛好曆史呢?

要說中國群眾和西方群眾有什麼差別,其中最大的一個差別大約就是西方群眾不愛好曆史,而華夏人包括普通群眾在内都非常的喜愛曆史。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實深思之下反應的是兩個文化圈子的不同。這其中的原因包括曆史原因、文化原因以及消費觀念三個方面,下面我就來說一說。

為什麼西方群眾不愛好曆史,華夏人包括普通群眾都愛好曆史呢?

第一個原因,曆史原因。為什麼華夏人普遍性的愛好曆史,而西方群眾則對曆史不怎麼感興趣呢?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華夏人有“曆史資本”,而西方則沒有。雖然現在普遍性認為四大文明當中,中國幾乎是學術界認定的“最晚”的,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的文物出土是最多的,曆史記載是最詳細的。

無論是古埃及,還是古印度,還是古巴比倫,或者是古希臘,他們的“曆史”,絕大部分都存在于現代學者們的“研究”當中。唯一留下來的一些東西,又往往距離生活實踐太遠,人們幾乎用不到,比如:金字塔、泥闆書籍。這些東西隻有在博物館才有被觀賞的價值,對人們的生活滲透非常的淺。

為什麼西方群眾不愛好曆史,華夏人包括普通群眾都愛好曆史呢?

而中國的曆史不是這樣的。曆史融入了我們的文化,我們的一切文化産品,幾乎都是飽含着曆史要素的。比如看個電視劇,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曆史劇或者是架空的曆史劇,而美國大片則全是“美國隊長”這種西遊記一般的虛構劇情或者就是肥皂劇,這就是華夏普通群眾曆史素養高于西方群眾的第一個原因:華夏人擁有的曆史更多,用的也比西方群眾更多。

第二個原因,文化的原因。這個原因是至關重要的,對于中國人來說,最高的古代典籍是“經史子集”,而對于西方人來說,則是宗教典籍,比如所謂的《聖經》。這也就不難了解,為什麼有人采訪美國人的時候,他們會把建國史說成“幾十年”。幾乎沒有幾個被采訪的美國群眾能夠準确說出美國的建國時長,因為人家的至高典籍是那本“經”。

為什麼西方群眾不愛好曆史,華夏人包括普通群眾都愛好曆史呢?

而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完全是不可了解的。雖然儒家或者儒教在中國的一段曆史上也對思想進行了深刻的掌握,但是我們不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會認為:曆史才是學術的源頭,對;曆史的總結才是思想的源頭。我們的普通群眾不會去看孔子的《論語》并把它背得滾瓜亂熟,但是我們卻可以忙裡偷閑把《三國演義》看個四五遍。

孔子的話雖然很有道理,但是卻有很多還需要曆史去檢驗的;而曆史則是已經經受了事實檢驗的财富,這也是中國人愛曆史的原因。我們的文化從來都是重視實踐的,尤其是重視生産的實踐,隻有能夠作用于生産實踐的東西,才會受到大家的一緻歡迎。這大約也是所謂的中國隻有“科技”沒有“科學”的原因罷了。

為什麼西方群眾不愛好曆史,華夏人包括普通群眾都愛好曆史呢?

中國人是不可能像第谷那樣幾十年如一日觀測天象去“追求真理”的,中國人也是觀測天象的,但是他們觀測天象都是為了對現實的生活有所幫助,比如制定曆法。我們現在最常見的所謂“八卦”,其實就是一個古人觀測天體運作制作曆法的模型,24節氣一畫出來,“陰陽魚”就出來了。

這是華夏人愛好曆史而西方群眾則對曆史生疏的文化原因:中國沒有狂熱的信仰,中國有的是實事求是的文化,是實踐檢驗真理的文化,而曆史就是一個實踐檢驗真理的過程。而決定華夏人愛好曆史的第三個原因:消費原因則是影響現代人對曆史的态度的最重要原因。具體表現為:奢侈的物質享受和超前的消費觀念。

我們把世界看一遍,大約能夠看到,中國人的消費是最為克制。克制消費的基礎則是對奢侈品的減持(當然,現在中國也興起了超前消費),中國人大多數沒辦法每個月都去旅遊,也不可能去搞什麼派對和狂歡。在西方人搞奢侈享受的時候,中國人往往也能夠拿出自己的“奢侈享受”——看書,看電視劇。

為什麼西方群眾不愛好曆史,華夏人包括普通群眾都愛好曆史呢?

這些“奢侈享受”相對而言既便宜又實惠,而内容則大多數以曆史為主。同樣的道理,愛好超前消費的中國人往往也對曆史感到匮乏,因為他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到了奢侈享受上面去了,沒有時間和興趣再去研究或者欣賞曆史故事。而對于西方人來說,那麼多的娛樂活動和旅遊,更讓他們沒有精力去看曆史了。

這三條原因就是為什麼西方群眾不愛好曆史,華夏人包括普通群眾都愛好曆史的原因,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