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潮後豬紅利:上百個養豬場"爛尾巴",仔豬作為烤仔豬賣得便宜

作者:燕子的工作場所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郭志強|北京報道

近日,A股上市養豬企業公布了前三季度業績資料,受國内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影響,養豬業陷入集體虧損,為了減少虧損,有養豬企業甚至向烤豬商出售仔豬。

10月14日,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1年9月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食品價格同比下降5.2%,食品豬肉價格同比下降46.9%。

10月17日,養豬業資深人士王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經過兩年的爆發式增長,目前養豬行業龍頭企業已經陷入深陷虧損,大規模的虧損導緻行業陷入'寒冬',全國各地一些養豬水龍頭在養豬場布局上出現了'爛尾'。"

目前,養豬行業集體虧損,而一些豬肉庫存則可喜上漲,這種沖突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養豬業進入"寒冬",豬肉市場會觸底反彈嗎?帶着這些問題,《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做了一個調查。

養豬水龍頭遭受巨大損失,仔豬被賣給烤豬店

今年以來,國内生豬産能有所恢複,從目前豬市場供過于求的形勢可以看出,仔豬市場的變化。

10月17日,中部地區一家養豬企業負責人林鄰居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全國有部分地區有仔豬價格經常下跌,仍然沒有人問及的困境,而養殖企業主對此無能為力,隻能選擇每頭仔豬20-30元的價格賣給烤豬店小販, 這引爆了一些烤豬生意的地方。

"将仔豬作為烤仔豬出售在養豬業中是前所未有的。這在以前是沒有預料到的,但現在它已成為現實。林說,在仔豬背後沒人問及的是養豬生産能力的恢複。随着生豬價格的下跌,不少養殖戶加快淘汰弱勢母豬,減少補充柱,不願繼續購買仔豬,以免落入生豬損失陷阱,反映出目前生豬市場産能過剩的現實。

林鄰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剛剛生産的仔豬市場價格為300元/頭,斷奶後仔豬市場價格達到500-600元/頭,但現在養豬戶以20-30元/頭的價格賣給烤豬店小販,剩一頭仔豬意味着損失300多元。

據中央電視台财經報道,資料顯示,我國母豬數量正在迅速反彈,從2019年9月底的1913萬頭增至今年6月底的4564萬頭,增幅達2.3倍。母豬數量的大幅增加意味着生豬的供應也在增加,這導緻豬的價格急劇下降。

10月初,上市養豬企業紛紛公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報,受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影響,除了采用"自養"作為最具成本效益的生豬養殖模式外,牧原股份保持盈利外,養豬業還存在大面積的巨大虧損。

例如,前三季度,該公司預測虧損92.5億元至97.5億元,同比下降212%-218%。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溫氏股份解釋稱,受國内生豬價格大幅連續下跌,養豬業在第三季度陷入全面虧損,加之飼料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公司出欄豬包括購買育肥豬、處置低效豬等因素推高了生豬成本, 公司前三季度生豬養殖業務出現深度虧損。

據《中國經濟周刊》梳理發現,天邦股、馬哈拉股、新希望等主導養豬行業企業将因虧損而産生:國内生豬産能複蘇,市場豬肉供過于求;

"養豬企業之間在成本控制能力上存在差異,比如強控馬哈拉股有一季度虧損,其他養豬企業可想而知要承受成本壓力。如果企業在控制模式、團隊建設、技術能力和流程再造方面無法與養豬業的規模相比對,那麼積極的産能擴張意味着更少的成本控制和更大的損失差距。10月17日,一家國有生豬公司總經理張雲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潮後豬紅利:上百個養豬場"爛尾巴",仔豬作為烤仔豬賣得便宜

生豬分紅潮,部分養豬場項目違約"爛尾"

豬肉價格下行的背後,是大量養豬企業産能擴張的現實。2020年以來,随着養豬紅利的不斷提升,大量行業進入養殖企業,各大養豬企業開始"跑遍全國"。

2020年8月下旬,唐人街董事長陶義山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大養豬企業已經公布了在建或将要建設的養豬項目規模達到20億頭,而我國豬肉消費量僅為6.5億頭,未來養豬業将出現産能過剩,或将面臨災難。"

一年過去了,回首過去,陶義山的話确實是"一字成一句話",豬産能擴張帶來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出現。

今年9月,一份《關于實施2021年大型企業項目'爛尾'經濟排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網際網路上引起關注,該通知被命名為"湖南省畜牧漁業事務中心"。"近兩年來,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利益刺激下,龍頭企業擴張迅速,負債累累,生豬價格自2月份以來持續下跌,造成巨大損失,"通知稱。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經過多次核實,上述通知檔案提到"爛尾"項目、農民受損等情況确實存在。

根據《通知》,部分已投産的項目違約撤資、停工建設項目,以及拖欠合作農戶建設費、維修費等情況,已成為目前農業經濟運作中的一大隐患。

"養豬場項目'爛尾'這件事已經引起了湖南有關方面、農民、養豬場承包商、投資人等的參與關注,保守估計,這些項目基本損失了50-60億元。10月17日,一家養豬企業20多年的負責人白燕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進入2021年,随着生豬紅利的下降,養豬領頭羊一直在虧損,"爛尾"養豬場項目也開始出現。

王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受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一些領先的養豬企業遭受嚴重虧損,湖南前期投資的許多項目都已暫停,這也導緻許多養豬場項目出現"爛尾","僅在湖南省就有上百個'爛尾'養豬場項目。與之前瘋狂的産能擴張相比,這類龍頭企業的生豬生産擴張步伐已經放緩了很多,一些企業曾計劃在湖南建設農場,飼養80萬頭母豬,現在可能沒有8萬頭母豬。

林告訴記者:"早期的生豬龍頭企業盲目擴大産能導緻資金鍊緊,再加上虧損嚴重,不少生豬廠項目都出現了'爛尾'。沒有人接管第三方養豬場;"

此外,養豬業是一個周期性很強的行業,這樣豬的紅利下降過程,一些養殖企業自身的控制和技術能力較弱,融資不足和抗風險能力也凸顯出來。

王泉坦言:"現在小規模養豬企業主隻能壓縮規模,不壓縮規模封閉。這些未上市的水産養殖企業既沒有融資能力,也沒有技術管理能力,難以成長。它們的融資能力無法與上市養豬企業相提并論,自然也無法提高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

生豬市場進入"寒冬",豬肉庫存價格上漲

市場多人預測,過去幾個月是養豬業最困難的時期,行業進入"寒冬"。

農業農村部官網資料顯示,今年1月中旬-10月我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大幅下滑,從1月份的46.71元/斤大幅下降到10月15日的19.36元/斤。

10月7日,财新證券釋出調研報告稱,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平均批發價格跌至19.02元/公斤,本周(9月27日-9月30日)豬糧價格繼續回落至4.20,生豬供應持續增加,豬肉需求随着天氣降溫但依然疲軟,未見明顯上漲, 供需不比對模式依然存在。

"鑒于豬肉供應仍然相對寬松,豬肉價格可能會因第四季度春節等節日因素而略有反彈,但豬肉價格逆轉的可能性很小,豬肉價格波動将持續一段時間,"林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天豐證券分析師指出,從目前生豬價格來看,價格繼續向下摸索,如果價格繼續保持低位,有可能使部分農場(戶)加快淘汰母豬,進而為明年年中價格反轉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10月11日,豬肉儲備的消息傳出,豬期貨應上漲并停止,豬期貨2111、2201、2203等合約在闆上挂牌,自上市以來首次,豬肉股也迅速回升,大面積上漲。

雖然養豬業進入了"寒冬",但養豬業的存量卻一波上去,這種沖突的現象揭示了什麼信号?

Choice資料顯示,在10月份的短短六個交易日内,神灣養豬業的九隻股票中有八隻錄得正增長。9月份,新希望單月飙升34.9%,領跑全盤,而馬哈拉股價漲幅超過22%,正邦科技、天邦等股表現良好。

王權說:"豬肉市場已經基本觸底,現在豬肉'白菜價格'不見底,什麼時候觸底?"市場機構對機會比普通投資者更敏感,他們已經看到了養豬市場的這一轉折點,豬肉市場的底部已經确定。"

(林鄰居、張雲、王泉、白燕為筆名)

主編:郭偉

(版權歸《中國經濟周刊》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擅自轉載、編輯、連結、轉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