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Nature釋出了本年度十大人物。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裡程碑式的貢獻……
疫苗戰士
Vaccine Warrior

新冠出現兩年來,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疫情影響了人們的健康,也影響了政治、經濟等很多方面。萬幸的是,科研人員研制出了各類疫苗,并且針對新冠變異跟進改善疫苗的版本。
但國外的政策不像國内,能夠實作全民免費打疫苗,于是新的問題随之出現——疫苗配置設定。高收入國家購買了大部分疫苗,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隻有捐助的疫苗,這是遠遠不夠的。這樣一來的結果是,在我國已經實作新冠疫情“動态清零”的情況下,某些地區仍然處于大流行的狀态。這種情況下,新的變種會不斷産生,死亡人口會持續上升,并且全球人口流動的便利性反而使得新冠不容易被徹底消滅。
有的國家已經開始打加強針,有的國家卻隻有6%的人接受過單次注射。Winnie Byanyima為了反對這種配置設定差異而堅持發聲,她認為“像出售奢侈品一樣出售用以拯救生命的技術是不正常的”,她創立了“疫苗聯盟(People’s Vaccine Alliance)”以期改變這種情況,使得企業和國家能夠放棄新冠疫苗的知識産權,讓更多的公司能夠制造,并建立分銷系統将疫苗送到有需要的人手裡。
2021年5月,Winnie Byanyima和同僚取得了第一場勝利——美國将支援“放棄新冠疫苗知識産權保護”的提議,使南非和印度地區能夠增加疫苗的生産能力。Winnie Byanyima團隊的工作還沒有結束,歐盟和一些國家仍然反對這種知識産權保護的豁免。Winnie Byanyima說:“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援,我們将一事無成。”
她們将繼續推動疫苗平等的工作,從一而終。
天氣偵探
Weather Detective
7月,異常的熱浪襲擊了加拿大和美國,高溫造成了數百人的死亡。天氣就像大自然的情緒變化,是人類捉摸不透的謎語。《全球風暴》、《後天》、《2012》……災難電影中大自然發怒的場景讓人心生畏懼,但現實中正在發生的災難卻不比特效制作的畫面稍顯遜色。
人們試圖通過氣候變化,對即将到來的極端天氣提前做好準備。就像根據蛛絲馬迹,發現将要發生的案件。Friederike Otto和她的團隊正在從事着這樣的工作,她在2015年共同建立了世界天氣歸因研究協會(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WWA),目的是能夠快速分析氣候變化是否和極端天氣有關。
過去,科學家們難以确定極端天氣是否和氣候變化相關,WWA的模組化與資料分析起初也被學界以批判和懷疑的态度審視——僅用一兩個氣候模型是否可靠?現在Friederike Otto團隊使用多達50個模型來模拟氣候獲得資料,這樣獲得的資料被學界廣泛認可。
今年8月,Friederike Otto在聯合國關于氣候的會議上釋出了報告,專家組也認同極端天氣正在變得更加頻繁的事實。在了解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方面,歸因研究非常重要。
火星探險家
Mars Explorer
2021年,“祝融号”入選2021年度十大新詞語。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号”發射成功,千年的飛天夢從神話一步一步變成了現實。五十年時間,中國的航天從無到有,從征服近地軌道到登入火星表面。5月15日,承載着萬衆目光的火星探測器“祝融号”跨越了4.75億公裡的距離,降落在了那顆神秘的赤褐色星球表面。
張榮橋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當祝融号降落在火星平原上,他流下了眼淚。“不能自已,留下淚水,有甜有鹹。”火星探測工程包含了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工程的圓滿成功是背後上千家研制機關和數萬名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是中國航天的“十年磨一劍”。
面對陌生而複雜的火星環境,祝融号和火星任務團隊面臨着許多未知數。在方案設計之初,張榮橋和團隊就做了全面詳實的任務實施計劃,對探測器進行了針對性的設計,并開展大量地面試驗驗證工作。
這期間,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任務實施帶來了極大沖擊,但工程研制人員面對疫情帶來的嚴重困難,勇于擔當,在我國各級政府和有關機關大力協同、周密安排、密切配合之下,克服疫情對任務實施的不利影響,實作按計劃準時成功發射。
天問一号空間站和祝融号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為中國深空任務奠定了穩固的基石,天問一号是中國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中國用52年時間完成了一項又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成就。今後也将繼續開展更多的深空探測活動,中國人的足迹将登上每一顆星星,讓夜晚的繁星不再缥缈。
人工智能倫理領袖
AI Ethics Leader
Timnit Gebru在2018年加入谷歌,負責AI(人工智能)倫理研究。2020年12月,她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谷歌使用的語言模型中可能存在對人種和邊緣群體的偏見。之後她是以被谷歌開除,近7000名研究人員和工程師(2600人來自谷歌)簽署了請願書,要求谷歌改革公司的研究誠信。
Timnit Gebru一直有建立自己研究所的想法,離開谷歌後,她成立了一個新的研究所,獨立于大型科技公司研究AI,研究如何以更合乎倫理的方式開發AI系統。
新冠變異株追蹤者
Variant Tracker
2020年,Tulio de Oliveira和團隊在南非發現了新冠貝塔變異株,Tulio de Oliveira深知報告這一變異株不僅會對南非的經濟造成影響,也将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報告了這一變異株。“阻止大流行的方法是迅速采取行動,觀望不是一個好的選擇。”2021年11月25日,Tulio de Oliveira再次宣布發現了新冠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在南非快速發現并報告貝塔變異株和奧密克戎變異株證明了使用基因組測序來追蹤疫情的重要性。Tulio de Oliveira上司的基因測序團隊繪制了 COVID-19 早期醫院爆發的地圖,進而制定了病房布局指南,以防止病毒在醫院傳播。
編輯:格格巫
圖檔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