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區塊鍊對資料中心和雲計算的影響

如今,越來越多的應用使得資料量不斷增加,企業為此需要更快速地響應和動作,集中處理結構和人為幹預越來越成為新應用和最終使用者能力傳遞的障礙。

随着分布式資料中心網絡的出現,它們的界限越來越接近他們所服務的最終使用者,資料庫的結構和功能也随之發展。其資料的安全性顯然成為了一個主要的問題,而區塊鍊是保持存儲資料完整性的一個潛在的方法。

區塊鍊對資料中心和雲計算的影響

區塊鍊的定義

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區塊鍊解決對手之間缺乏信任的問題。通常被稱為“資料作業系統”,區塊鍊是一個概念而不是技術。

區塊鍊不是一個集中式結構,其中所有資訊都儲存在幾個大型資料庫中,區塊鍊是在公共和私有應用程式中使用的分布式資料庫。在此結構中,每批有效的交易資料都存儲在其自己的“塊”中。

每個塊連結到其前面的那一個塊,并随着新的資訊塊的添加而不斷增長。由于其分布式特性,區塊鍊不會遭到單點故障或入侵,進而比許多現有資料庫驅動的交易結構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區塊鍊如何工作

區塊鍊結構基于五個特定元素運作:

(1)分布式資料庫:在區塊鍊上的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路整個資料庫及其完整的曆史記錄,使任何節點能夠驗證任何資訊。

(2)對等傳輸:所有對等節點之間進行通信,使每個節點保持自己的更新版本的鍊。

(3)透明度:每個交易都可以通路區塊鍊。每個節點/使用者都有超過30個字元的字母和數字組成的位址。

(4)防篡改記錄:區塊鍊記錄不能更改。

(5)可程式設計操作:由于交易中的所有資訊都是數字的,使用者可以根據交易資訊對算法和操作規則進行程式設計。

由于資料是通過網絡進行存儲的,是以區塊鍊消除了集中式資料配置中固有的風險(即資料丢失,損壞和被盜)。

例如,由于區塊鍊網絡沒有中心的脆弱點,是以黑客确定一個主要的入口點将更加困難,很難利用這些入口點進行進一步攻擊。

分布式網絡中的每個節點都有自己的區塊鍊的複制,其資料品質通過海量資料庫複制進行維護,任何一個節點并不比其他節點更加“受信任”。

資料中心的區塊鍊

從資料中心的角度來看,區塊鍊的智能合同能力似乎适用于自動化的“基于規則”的營運和管理功能,其中包括:

容量規劃

冷卻

資産管理

虛拟化

在接管上述應用程式的責任時,基于區塊鍊的管理系統将有可能在營運方面提高透明度,并節省成本。

區塊鍊在雲端的應用

許多區塊鍊支援者認為其運作模式最适合雲端。關于這個命題的想法是,雖然雲計算本身是分布式和容錯的,但仍然使用集中式方法來運作,中央實體負責雲計算。由于在整個雲“網絡”中建立了多個資料庫,區塊鍊的分散性将提供更多的自主操作和更進階别的資料安全性。

對基于區塊鍊的雲的一個限制是,通過分散化,需要更高的安全性來控制節點間通信,進而需要使用高度安全的傳輸協定。然後,這些協定将會增加對實體和計算資源的需求,這可能使區塊鍊交易比當今的基于雲計算的操作成本更加高昂。

總結

區塊鍊開發是一種比較新的方法,其發展似乎提供了潛在的發展和實施的安全性,無論是從公共雲和私有雲的角度基于可驗證交易的應用。其核心優勢的價值已經開始被金融機構所接受,一些大型銀行開展了自己的試點項目。

關于其對資料中心和雲計算的影響,盡管其提供分散環境和自動化各種資料中心功能的潛力,但這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投機性的。在不久的将來,尋求開發和實作自己的區塊鍊應用的使用者似乎屬于主要雲提供商的範圍。區塊鍊仍然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而這種應用開發的方法将具有一個擴充的成熟過程。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10-30

本文作者:HERO 譯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51CTO,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