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受重要股東減持影響長安汽車近日盤中跌幅較大,與此同時,承載長安汽車新能源希望,聚合甯德時代、華為技術優勢的阿維塔尚未落地也讓資本市場看低長安汽車,盡管朱華榮定下2030年長安要實作300萬輛宏偉目标但從上次未完成的目标來看,其面臨近憂遠慮。
股東減持盤中連跌
12月20日,長安汽車盤中跌5%,截至今日9點31分,報16.31元。
投資者分析,長安汽車跌幅過大或與公司重要股東減持有關。12月18日,長安汽車釋出實際控制人及一緻行動人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南方工業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計劃自2022年1月11日起至2022年7月10日,拟減持不超過1.354億股。

事實上,梳理長安汽車股市表現,從11月15日起,在不超過26個交易日裡公司累計跌幅超25%,市值蒸發超400億元,目前市值達到1223億元。
資本市場認為,長安阿維塔高開低走是投資者看低長安汽車的原因。11月初,阿維塔科技完成首輪戰略融資,其中長安汽車持有39.02%股權,甯德時代持有28.99%股權。聚合了長安汽車、華為、甯德時代等公司的技術優勢打造的阿維塔要在明年二季度正式上市,三季度才可實作首批量産和傳遞,這對于已經快是紅海的新能源市場來看,阿維塔顯然有些問世較晚。
就在重要股東減持長安汽車股份的同天,造車新勢力蔚來上市第二款純電轎車蔚來ET5,補貼後售價32.8-38.6萬元,成為坊間焦點;與此同時,在不久前的廣州車展上,長城沙龍首款車型機甲龍亮相。
目标宏大并未完成
日前,長安汽車公開表示,公司今年前11月銷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資料顯示,前11月公司累計銷售212.25萬輛,整體超過200萬輛大關,超過2020年200.37萬輛。
銷量超額完成後,長安汽車似乎信心大增,在日前不久的“2021長安轎車高新科技綠色生态交流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定下新的品牌政策,“到2025年,北京長安知名品牌銷售量将做到300萬台,新能源技術占有率做到35%;2030年打造出變成一流知名品牌,銷售量将做到450萬台,新能源技術占有率做到60%,國外品牌占有率做到30%。”
這不是長安汽車第一次提出宏偉目标。
2018年朱華榮提出,到2020年,銷售400萬輛,市場占有率12.7%,其中自主品牌246萬輛,實作中國品牌規模國内第一,全球前十二;到2025年,銷售600萬輛,市場占有率15.7%,其中自主品牌350萬輛,新能源車型銷售116萬輛,實作中國品牌第一。
很明顯,2020年長安汽車并未完成此前定下的目标,此次朱華榮老總的宏大目标能否完成尚未可知。
阿維塔未落地近憂未解
作為擁有一百多年造車曆史的民族汽車品牌,長安見證了中國汽車發展史,在90年代,長安汽車成為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目前旗下已經擁有了CS系列、PLUS系列、UNI系列等多款代表車型。
銷量資料來看,長安汽車11月單月銷量18.8萬輛,同比下降14.35萬輛。這是由于疫情反複、部分晶片短缺等因素影響。
事實上長安汽車自8月份以來銷量便連續同比下滑。有資料顯示,長安汽車8月至11月的銷量分别為16.51萬輛、18.83萬輛、20.23萬輛和18.8萬輛,分别同比增長-2.52%、-8.41%、-4.87%和-14.35%。
在長安汽車長遠戰略背後,其面臨着近憂。轎車方面,11月,長安逸動并未出現在乘聯會單月銷量TOP15排行榜,其銷量9151輛,相較于去年同期2.11萬輛,同比暴跌56%;SUV領域,是長安汽車主力車型的長安CS75,盡管位居乘聯會單月銷量TOP15排行榜第4名,但是,11月2.04萬輛成績相較于長城哈弗3.02萬輛、比亞迪宋2.51萬輛,其有較多差距,與此同時,相較于去年同期3.25萬輛成績,長安CS75銷量下滑37.4%。
“新四化”下,尚未實作新車落地的阿維塔,耗費長安汽車大量人力财力,卻還未實作新車落地,時間成本不言而喻。自主品牌新能源尚未落地,合資方面,長安福特與長安馬自達的銷量也呈階梯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