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原稿
目前,長尾縣林下經濟工業園區種植的紅竹繭已正式進入收獲季節,園内數百名農民工每天參與紅竹繭的采摘、清洗等工作。
走進經濟工業園下面的森林,陽光透過杉樹的縫隙照射進森林,地面的陰影斑駁地遠離土地,樹下是一排竹蛋,穿着白色的裙子,從松針中拔出竹子團。采摘竹子的農民工們提着籃子,小心翼翼地把盛開的采竹者粕進籃子裡。在森林的角落裡,采竹工把烘幹的地方打掃幹淨,十幾個打清潔工把竹腌洗幹淨,整齊地放在籃子裡,裝滿籃子,然後搬到烘幹室晾幹。

森林下的新鮮竹子。
今年3月以來,長尾縣成林下林經濟産業園種植紅竹1500餘畝,由貴州宇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貴州海德産品貿易有限公司牽頭投資種植。林場下屬經濟産業園采用"林場企業合作農戶"的運作模式,林場統一規劃林地,參與生産管理。企業組織生産經營、生産技術教育訓練、現場指導、組織種植管理、市場開拓和産品銷售。合作社組織群衆勞工,維持生産管理秩序,參與日常管理。外圍農民直接參與農民工的生産。成林下一林紅到竹每畝種植3000根,投資18000元,生産紅竹900斤,底價每斤30元,畝産值高達2.7萬元,利潤9000元。1500多畝紅竹年産值可達4050萬元。
洗幹竹子。
"我3月份來到基地上班,每天工作8小時,每天100元,每個月15日準時發薪,做一個月的工作可以拿到3000元的工資,感覺還不錯,起步很強。"外來務勞工員說。
"森林紅竹基地從今年3月開始,現在已經到了收獲期,種植時間每天使用150多人,現在是每天70或80人,預計半個月内将增加到1560人。采摘竹子的勞工分為三類,從8.m到12.m,有人在森林裡采摘竹子。每人每天工作8小時,費用為100元。"貴州宇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健介紹,我們現在正處于初期收獲期,每天收獲的鮮氡量超過1噸,預計半個月後進入産期,每天可收獲2噸以上。
勞工們正在采摘竹子。
除種植紅竹外,經濟工業園林下還種植黑木耳35000根,黃精1500多畝,石材100多畝,為帶動縣下林下經濟發展,促進鞏固扶貧成果,橋梁鄉村振興發揮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圖/溫江軒、楊瑩、餘華蘭、王曉軒、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