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後我有個小秘密,泳衣、露臍裝壓箱底不敢穿出去……” 産後是什麼阻擋了你露臍/穿泳衣/背心的勇氣?
肉肉嗎?不,是比它更可怕的妊!娠!紋!肉可以減,妊娠紋卻死活去不掉!
寶媽最好的贊美,就是别人以為你還沒生過小孩。懷孕帶給寶媽的,應該是一個幸福的結晶,還有完美的身材、皮膚,而不是花肚皮、松垮的肌膚帶來的自卑醜陋!
知己知彼:可恨的妊娠紋怎麼來的?
皮膚有角質層、表皮層和真皮層三層,角質層是由死去的細胞組成的,表皮層由多層活細胞組成,而真皮層則大部分由蛋白質所構成,包括膠原蛋白及彈力蛋白等,組成皮膚的彈性網絡。

若對皮膚的破壞到了真皮層,就可能留下疤痕,妊娠紋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疤痕”,是真皮層的“蛋白纖維斷裂”形成的“裂口”,孕期任何一切造成蛋白纖維撕裂的因素都是妊娠紋的“元兇”。
孕期激素水準高,妊娠紋會呈紅或紫色,之後會逐漸轉成白色,這是妊娠紋的兩個不同階段。
屋漏偏逢連夜雨:皮膚彈性下降+撕扯過度
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具有一定的形狀和彈性,能抵抗小程度的“拉扯”,但懷孕期間,手腳圓潤長肉,肚皮越來越鼓,對皮膚的牽拉可不是一點點,而且将随着懷胎十月一直長時間持續……這就夠讓人絕望了?不不不,請接着往下看。
孕期身體激素水準會有很大的變化,這個各位麻麻或準麻麻想必體會很深,嗜睡、長斑、恥骨疼痛、局部變黑等等都是激素在“搗鬼”,但還遠遠不止于此。
孕期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上升會促成妊娠紋的發生,它會抑制皮膚中彈性纖維的生長,同時促使彈性纖維分解,導緻皮膚彈性下降。就好比孕前拉扯肚皮10下,會有紋路産生,懷孕後皮膚變“脆”,隻要2下就拉出了紋路來。
以上拉扯和激素是妊娠紋産生的直接原因,聽起來好像哪一個都無法避免,但明明不是所有人都會長妊娠紋的,何解?
據說約50%-90%的孕婦都會長妊娠紋,那麼剩下的至少10%為什麼不長呢?
那可能是她們基因比較好,實話。
醫學界其實對于妊娠紋的研究很少,畢竟妊娠紋除了不好看,不,是非常醜之外,一不痛二不癢,不影響身體健康,仿佛并不是件特别亟待解決的“險情”,但單從某寶上層出不窮的妊娠紋相關産品及其銷量來看,美,其實也是一件大事啊!
無論如何,現在對于長不長妊娠紋比較明确的是它跟遺傳相關,如果你媽媽沒有長,你也不長的可能性很大。
還有的研究認為越年輕、身材越好,越可能長妊娠紋,這個結論不算特别實錘,但看着很是讓人欣慰,還是很有價值的。
懷孕肚子變大不可阻止,激素水準不能改變,不長妊娠紋真的隻能靠基因了嗎?
妊娠紋能預防嗎?
針對妊娠紋産生的兩個直接原因:拉扯+激素,還是有一定預防方法的。
首先是孕期體重一定要控制好,不能突然“變胖”撐破皮膚,且孕期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m) 】控制在22以下最佳;另外,塗抹一些潤膚用品,輔以按摩,可能會增加皮膚延展性起到預防作用。
預防效果難測,那生完修複可以吧?
沒錯了,解決問題就是要這樣機智靈活。
妊娠紋是真皮層的彈性纖維斷裂造成的,對于一些塗抹的産品,可以促進纖維生長修複,如果你找醫生給你看診,他多半先勸你不必在意妊娠紋,如果你足夠堅持,他會再給你推薦儀器或手術修複。
目前常用的妊娠紋修複手段有:光子色素、射頻治療、超聲聚焦、點陣雷射、微晶磨削,果酸換膚、腹壁成形術等,總的原理是去除皮膚被破壞的部分,刺激生長出新皮膚組織。
不同程度的妊娠紋選用的方法不同,效果也會因人而異(疤痕體質除外),但肯定還是能有所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