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盡管在釋出當晚,駕仕派已經借查姐的(購物)熱情,在第一時間火速下單,但蔚來這次釋出的ET5沒有讓我有太多的興奮勁,不如當時的ET7。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這種感覺有點像是2019年左右的天貓雙十一,大家都知道有什麼,也知道交易量會創新高,但是早就沒有幾年前那種拿着錢掃貨的感覺。主要原因是結果都知道了,能力也知道了,價格也猜中了,模式也很順了,所有的争議都被平息了,一切都在标準化了。

是以,ET5的預定量一定很高,銷量也會很高。當然,喜歡新意的都是吃螃蟹的人,比如買ES8的那些,而随着電動車走進平民,買凱美瑞的人本身就不需要所謂的新意。那麼ET5這樣的車,就完全是給“大多數人”造車了。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先說産品。造型設計完全沒變挺可惜,整套設計複用ET7。尤其是作為一款一年後才能大批量傳遞的産品,這個要警惕審美疲勞的風險。車尾設計很Model 3,估計是考慮風阻和尺寸,但是也能接受。

2888mm的軸距,但是空間上感覺不會有太大優勢,畢竟造型很後驅。參照Mach-E的2984mm,我推測ET5可能空間和Model Y接近。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硬體堆滿不用說,反正該有的都會有。如果是單電機後驅,還能提升續航,又能降低售價。當然,蔚來是在25萬元價位全面四驅,那是另一回事情,因為你必須給。

随後的采訪記錄我也看了,我判斷廉價産品,不會在NIO這個品牌出現。這個邏輯也就說得通了。

然後就是大家争議比較大的價格了。

75kWh和100kWh的車型價格是32.8萬元和38.6萬元,以我自己最了解的Mach-E來說,75kWh的ET5當然不算貴,同樣四驅、同樣500公裡級别續航,Mach-E全驅還要貴一萬多,更不用說做工用料上的差别了。但是作為蔚來特别想打的Model 3來說,30多萬的ET5又顯得高了。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而實際上, ET5的真正對手大概算是Model Y P版,都是個高駝背車型,但性能差距和算力差距也挺明顯的,特斯拉在這方面還是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不過重要的是,買高性能特斯拉的人太少了,有低配都買低配,ET5就占了這個便宜,入門就中高配置,比性能要比你強,沒有可以低配選。

當然,相信很多人會認為ET5的價格是25.8萬元——在BaaS的包裝下,ET5的價格優勢真的是太明顯了。一下就把ET5的對标放到了Model 3、Model Y的普通版本,以及現在市面上所有的30萬元以下的電動車。無論你怎麼比,ET5都是吊打對方。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不得不說,BaaS确實太讨巧了,作為蔚來的獨特優勢,其他品牌在這個“電池包單獨計算”的選項上沒辦法超越,盡管我認為這是一種在價格上的無限期遞延。算下來也要差不多五年後你才會覺得需要額外支出——這個心理優勢太大了,甚至你還可以分期付款。

關于BaaS以及靈活換電,駕仕派之前有一篇分析得很詳細的文章(《不做能源服務的電動車企都是玩票的》),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看完你就會覺得,蔚來在整體商業邏輯上遠比很多品牌都要超前。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ET5産品力可能沒有特别長的長闆,但是訂單一定會很好的原因。因為放在25.8萬的背景下,太值了。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那麼ET5有什麼風險嗎?

想來想去就隻有這個傳遞期的問題了。說是2022年9月傳遞,大機率是2022年9月卡在最後三天開始。然後整個第四季度是産能爬坡,然後真正大規模傳遞是2023年了。

是以在2022年這個周期内,ET5面臨的技術落後問題可能會出現。比如沒有800V,沒有更出色的大屏(額外付費的AR/VR全景沉浸體驗那個眼鏡看看就得了),沒有超快充,沒有更先進的所謂8295、ADaaS需要額外訂閱等等問題。這很容易就被對手抓住機會,畢竟在全面電動車時代之後,大家選擇每個月都在變更多,越來越沒有耐心等待。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還有就是BaaS,ET5也許是BaaS份額占比最高的車型,一方面說明大家的确認可這個形式,另一方面能不能了解為,如果沒有BaaS,就影響了蔚來的成本效益?這會不會把蔚來的使用者數量局限了?這個目前沒有答案,但是可以觀察。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總而言之,ET5的銷量沒有問題,用媒體老師慣用的話術來說,“頗具爆款潛質”。而蔚來這盤大棋下到現在,也應該到了對于單一爆款車型的收獲期。隻是想到大批量傳遞大概已經要到2023年了,很快就能提Mach-E的我,還是覺得自己不虧。

理性探讨下蔚來ET5值得買嗎

文|劉學曉

圖|網絡

前沿資訊 原創觀點

最有逼格的原創型汽車新媒體品牌

新浪微網誌:@駕仕派

駕仕派現已入駐各大媒體平台

日均全網浏覽量超過1,000,000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