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G來了,真的要搶WiFi飯碗?

“5G來了,Wi-Fi将要一夜消失”的言論再一次喧嚣塵上,當然,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如今5G概念已不再陌生,按照行業認同的說法:2017年至2018年5G将在國内開始有序測試,2019年進行預商用。工信部之前已表示,中國将在2020年啟動5G商用。

5G來了,真的要搶WiFi飯碗?

對于廣大普通使用者而言,5G帶來的最直覺感受将是網速的極大提升和生活的更加智能便捷,同時引發更多新技術和新應用的誕生。為此,全球電信營運商已開始摩拳擦掌,試圖通過推出“無線流量套餐”的蛋糕來吸引使用者。

與此同時,“5G來了,Wi-Fi将要一夜消失”的言論再一次喧嚣塵上,當然,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Wi-Fi消失言之過早

随着網絡服務的不斷提升,推出無限流量成為電信營運商的競争手段之一,尤其是在美國市場,主流營運商均不同程度推出了無限流量套餐,但這種套餐還是存在着諸多限制,對消費者來說有些雞肋。

比如Verizon設定月流量為22GB,共享給夥伴的流量也設定了10GB界限,超出後移動熱點将降級到3G網絡。另外,想看高清視訊也不容易,如T-Mobile、Sprint。

在國内,在網絡提速降費以及取消漫遊費的壓力下,營運商也紛紛采取措施,進行“網際網路+”轉型的措施,其中就有“無限流量”套餐,國内三大營運商在去年紛紛都推出了“無限流量”套餐。

比如北京聯通、上海聯通、河南聯通和廣東聯通此前也相繼推出了無限流量、通話的“冰激淩套餐”,月費5折,199元起。這些同樣也有所限制。

聯通的“冰激淩套餐”使用流量超出套餐内的流量後,手機網速将降到最高隻有128Kbps的2G模式,盡管可以無限使用,不再額外收費,但其實在超出套餐的部分已經被嚴格限速,上網體驗奇差。

移動和電信也很快跟進了46元本地無限流量套餐。電信在北京地區推出了磅礴卡,能夠享受2GB的本地4G網速流量,超出2GB後,本地流量可以繼續免費使用,但是将會限速,最高速度為3.1MB(下行速度約為384K)。北京移動推出的不限流量卡,則是在超出1.5G的套餐流量之後,可以免費享受最高速度128Kbps以内的本地流量。

可以預見,即将到來的流量競争時代,各大營運商會展開關于“無限流量”的全面競争。

不過,無限流量難以實作的原因,還是因為無線頻率資源有限,和固網不同。業内專家指出,無線資料的傳輸都要依靠頻寬,三大營運商每家的頻率資源更是珍貴資源,而目前一個基站能夠承受的流量是幾百兆,每個基站的接入使用者數量也是有上限的,使用者優惠接入多,就會影響所有使用者的上網速度,是以,營運商的網絡品質随着使用者數的增加不斷下降。

從網絡演進的角度來看,2020年5G真的商用了,初期也無法做到全面無縫覆寫,它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建設周期去逐漸緩慢替換覆寫的過程,而按照規律來看,現有的4GLTE依舊會持續演進,成為5G平台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5G商用後4G、3G、2G這些網絡也會繼續工作。

另外,5G時代是否能突破無線頻率稀缺的技術瓶頸還很難說,這意味着無限流量真正成為現實在5G時代依然存疑。而這些,都需要技術的突破和時間的打磨。

在此情形之下,一些沒有手機信号或手機信号不穩定的辦公樓或家庭住宅,也依然需要Wi-Fi來補充。是以,在5G時代,使用者依然需要盡可能在有Wi-Fi的環境下再做一些下載下傳視訊等耗流量的事,以便節省更高的流量資費費用。

是以綜合來看,5G不會獨立存在,Wi-Fi也不會那麼快消失,至少短時間不會。事實上,5G到來真正影響的并不是取代Wi-Fi技術,而是基于此的商業服務。

近日,知名免費公交Wi-Fi提供商16Wi-Fi宣布,停止旗下包括天津在内的20餘個城市的營運,作為國内最大的公交Wi-Fi營運商:此次16Wi-Fi關停的服務城市包括廣州、上海、深圳、佛山、福州、天津、長沙、杭州、海口、紹興、開封,隻保留北京和昆明“作為樣闆城市”。這就意味着超過20萬輛公共汽車上将再也難以享受到免費的Wi-Fi服務。

業内分析人士指出,營運商推動的高速網絡是好事,但由于市場流量資費不斷下降的趨勢以及難以獲得各地政府的支援和補貼,Wi-Fi逐漸成為依靠企業單打獨鬥的公益行為,必然面臨高額成本的壓力。

16Wi-Fi創始人邱朝敏透露,其已簽約國内近70個城市20萬輛公共汽車,僅每輛公共汽車硬體裝置投入就大約2000元(報廢周期是3年)。據此計算,公司在硬體方面已至少投入了數億元。

5G下的商機在哪兒?

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此前曾介紹,中國5G基礎研發測試将在2016年到2018年進行,分為5G關鍵技術試驗、5G技術方案驗證和5G系統驗證三個階段進行。

騰訊科技從5G推進組獲悉,中國在今年将陸續展開5G第二階段測試,并預計于當年年底完成。完成之後,将會于2018年進行大規模測試組網。

目前,三大營運商和國内電信裝置企業将聯手穩步推進各項試驗,包括實驗室測試、小規模外場以及後續的規模網絡試驗。

業内普遍認為,5G網絡一旦正式商用,除了會使通信業進入新一輪發展期外,還将帶動多個規模萬億級别的新興産業。多個市場機構預測,車聯網、大資料、雲計算、智能家居、無人機等典型的物聯網細分行業,在技術和應用層面上已相當成熟,但現有4G網絡的通訊能力大大限制了上述産業的發展。

在前不久結束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5G俨然是最大熱點。開幕當天,全球多家移動通信企業宣布将共同支援加速5G新空口(5GNR)标準化程序,以推動于2019年盡早實作5G新空口的大規模試驗和部署。

随着5G的正式商用,網絡問題将迎刃而解,上述産業将迎來快速發展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産業也将随之崛起。

今年的兩會,5G、人工智能等已成為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實際上,“人工智能”一詞已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它的發展“前途無量”。預測認為,2016年末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還不足300億元,到2018年,這一規模有望突破380億元。

眼下“人工智能+”時代正在到來。“未來5到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可以進入教育、醫療、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幾乎所有行業。”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

而這些都是基于5G網絡,其高速率、低延遲時間、低功耗的特點促使上述産業快速發展。此外,晶片、電子元器件、軟體、智能硬體等産業鍊上下遊也會進入更新期,其創投機會同樣不可限量。

可以看到,5G下的宏觀産業市場一片繁榮。如果聚焦2B的業務上,誰又會成為殺手級應用呢?

直播和短視訊被公認為是内容創業的下一個風口。據統計,估計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觀看移動直播視訊的移動使用者數已達到近3.4億,産生59億美元的市場空間。

不過現有網絡在遇到大型活動直播過程中最可能出現不穩定和慢速的網絡連接配接,良好的蜂窩網絡對網絡平台非常重要,調查表明,有50%以上的主播曾經因糟糕的網絡連接配接而被迫放棄直播。

而5G技術測試了30Gbit的連接配接速度,這将是4G技術的1000倍。5G可以提供10Gb/s的峰值速率,進而支援高清視訊等業務,滿足身臨其境的使用者體驗。日前,日本移動通信公司DOCOMO與諾基亞合作,使用5G移動通信系統的無線接入技術,成功完成實時傳輸8K視訊試驗。

AT&T的主管無線标準的專家布瑞恩·達利(Brian Daly)曾表示,5G将比4G快10到100倍。5G更快的速度也将提升網絡的容量,可以容納更多的使用者在同一時間登入網絡。

又如,得益于5G信号的超快傳輸速度,三星日前展示了4K超高清視訊通過無線傳輸至一台移動車輛中。随着汽車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車内流媒體娛樂将變得越來越流行。

借助5G平台的網絡能力,可以讓内容提供商挖掘更多進階應用以及新的商業模式,360 視訊和虛拟現實可能将是5G的殺手應用。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3-21

本文作者:佚名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51CTO”,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