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美莞鄉深調研|東莞橫瀝“678藝時代”賦能舊村新發展

把頭發畫成樹葉,與頭上的玉蘭樹相映成趣;穿過巷道,在遊樂場中來一場歡暢淋漓的卡丁車比賽;漫步大街上,動人的音樂傳來,訴說着這座舊村的新變化。

今年春節期間,東莞市橫瀝鎮新四油榨村初步建成的“678藝時代”文創項目“開門迎客”,沒有曆史文物、缺少名人故事、空置率達九成的舊村,搖身一變,“一炮而紅”,成了一個日均吸引近萬人、超八成是年輕人來打卡的鄉村文旅網紅地。

尋美莞鄉深調研|東莞橫瀝“678藝時代”賦能舊村新發展

“678藝時代”裡的标志性牆繪

從無到有,文創項目激發活力

傍晚,新四油榨村人流如織,而在去年的這個時候,這裡還是空置率近90%的舊村。

“油榨村項目可以說籌謀已久。因為新四村曆史資源匮乏,村内幾乎沒有曆史文物和名人典故,文化底蘊相對薄弱。”新四村黨委書記周學倫直言,鄉村振興要留住鄉愁、留住記憶,更要有産業的支撐。如何在資源匮乏的鄉村打造創意産業、激發舊村活力,是多年困擾發展方向的問題。

新四村位于東莞東部橫瀝鎮的東北面,由油榨村、小田頭、小坑尾、黃塘四條自然村組成,戶籍人口2366人,外來人口接近3萬人,2020年村組兩級總收入4010.9萬元,其中油榨村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好。

自2014年當選村黨委書記以來,周學倫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多次組織幹部群衆座談交流,積極動員村民組建“項目創始團隊”,并前往深圳、順德等地區調研,最終決定以油榨村為試點,打造一個現代鄉村振興的藝術商業綜合體。“678藝時代”由此而來: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建築、七八十年代的風格、文藝創意的商業業态。

尋美莞鄉深調研|東莞橫瀝“678藝時代”賦能舊村新發展

村中根據舊屋特色畫上牆繪的郵局

據悉,油榨村“678藝時代”項目在一開始就專門成立了“678藝時代公司”,并實行股份制。由村集體、創始人和項目營運團隊占據公司51%股權,以便于項目的決策和營運,其餘股權則進行招股。

“這樣的優勢是既充分讓村民參與其中,提升其積極性,又可以保障營運團隊相對獨立的決策權。”周學倫坦言,該模式下村民不僅僅是房屋出租方,更成為項目的其中一分子,而營運團隊也不僅僅隻是營運,團隊也有股權投入,可以避免因項目團隊“隻拿錢不投入”出現半途而廢的現象。

“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采訪過程中,周學倫多次提到這一點,這也是“678藝時代”一直堅持“村民參股成立公司進行市場化營運”的原因。

如今,“678藝時代”已成為橫瀝乃至東莞一個特色網紅景點,高峰時期一天就有近2萬人前來“打卡”。一個“無中生有”的678藝時代,讓沉寂多年的新四油榨村,煥發生機與活力。

探索不停,文化内涵留住鄉愁

正值飯點,“678藝時代”文創街區裡,小熊遊樂場迎來了短暫的平靜。

今年7月,嫁到新四油榨村的村民鄭葙庭租下了這塊過千平方米的地,做成了小朋友們喜愛的遊樂園。“一到周末,這裡可熱鬧了,最受歡迎的還是卡丁車,總是排起長龍。”鄭葙庭指了指旁邊的小型賽道說,“因為人氣,是以我們選擇了這裡,作為本村的村民,也對這個項目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接下來,她還将引進更多遊樂設施,打造一個藏匿于舊村中的兒童樂園。

尋美莞鄉深調研|東莞橫瀝“678藝時代”賦能舊村新發展

小熊遊樂場中的卡丁車賽道

這是新四油榨村衆多回流年輕人中的一位,“678藝時代”火了,村中的年輕人們也回來了。相關負責人介紹,“藝時代一期項目有24間鋪面,其中有5檔都是本村的年輕人在經營。”“678藝時代”項目注重強化對本地年輕力量的“回流招引”,在業态招引、運維管理等方面對本村人才都會有一定優惠。

今年30歲出頭的周美玲“B姐”就是其中一個受惠者。

午飯時分,“B姐”照例在店裡忙碌着。原本在其他地方經營茶飲攤檔的她,在村幹部的動員和自己的多次考察下,最終拿下文創街區的一間臨街鋪面,店鋪面積不大,但生意很好,招牌菜“B姐檸檬茶”在最高峰時段一天能賣四五百杯。“這裡人氣越來越好,除了給我們提供半年的免租期,還會控制同一業态的數量,避免惡性競争,比我在其他地方開店好太多了。”周美玲說。

年輕人的加入煥發了舊村的活力,而潮流酷玩文化也正持續融入“678藝時代”的發展。“有文化才能留住人。”“678藝時代”創始人之一周志倫向記者介紹道:“東莞是‘籃球城市’,是以我們正計劃在文創街區裡打造籃球文化一條街,接下來将引進影視與電競文化,同時完善配套的基礎設施,将這裡打造成潮流文化的聚集地,吸引更多年輕人。”

【撰文】何绮瑩 施美 劉遠忠

【圖檔】何绮瑩

【作者】 何绮瑩 施美 劉遠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