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款燃油車,怎麼跟EV似的

文 | 鐵西區的李子

哈弗神獸上周六上市,價格:

這款燃油車,怎麼跟EV似的

說這款車之前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朋友不久前入職新工作——某長城公關代理公司——上周第一次出差,目的地保定。入住酒店後發現煙抽光了,酒店商鋪隻賣中華,100塊一包愛買不買,于是導航附近便利店,最近一家距離4公裡,好在有抽了多年的炫赫門,25一包愛買不買,一共7包,朋友一咬牙全部提走。

一抽,假煙。

假煙也沒辦法。再往遠走說不定又要多少公裡,而且當時已經是夜裡,隻能忍着湊合抽,25塊錢一包的柴火垛子。第二天天一亮,咬咬牙下樓去酒店商鋪買了包100元的華子。

講這個故事為的是這麼個意思:咱們看看本土那幾個頂流車企,比如吉利、比如長安、比如上汽,它們或多或少都能在落腳的城市——杭州、重慶、上海——找到一些文化氣息和城市氛圍,以此作為了解産品的依據。

保定有啥?酒店旁最近的便利店在好幾公裡開外,賣的是假煙;酒店商鋪賣華子比市場價高一半,還是假煙。哈弗能從那麼個地方能擷取到什麼城市文化,提煉出什麼産品依據?真要硬來,估計也就是一股驢肉火燒驢肉面的味兒。

是以,哈弗必須往外看,取材全網,取材全國,取材全世界。正所謂力的作用是相對的,小鎮文藝青年恨不得泡在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裡,比北上廣中文系高材生讀得兇多了。環境越壓抑,精神越暴躁。

智能的曆史觀

神獸主打的是智能化。“智能化”放在今天的汽車行業裡已經屬于陳詞濫調,随便一個上市新車都有觸控大屏、都有語音互動、都有ADAS輔助駕駛。神獸的确有這些,也明白要主打智能化,就必須做得更多。比如觸控大屏是儀表與中控雙聯大屏,語音互動号稱有更快的反應速度和準确性,ADAS輔助駕駛提供在場景豐富性上有所表現,比如上市釋出會上新車亮相是在車内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自動駕駛上台的。

以上都不能說不是優勢,但如果要說神獸真正奠定智能化這個身份屬性的特征,其實是這個:

這款燃油車,怎麼跟EV似的

相信大家也都發現了,神獸的中控,沒有實體按鍵。也就是說,在開神獸的時候,駕駛者要像開特斯拉或者蔚小理一樣,去螢幕上進行空調和音量等功能的調節,或者使用語音互動。

關于車内中控大屏,關鍵從來就不是那塊大屏,而是大屏與實體按鍵之間的取舍。弄一塊碩大的觸控屏這種事,誰上誰都行,但保留下來實體按鍵的話,實質上的駕駛方式和産品特征是沒有變化的,不過就是小彩電換大彩電的差別。但取消了實體實體按鍵,意味着這款車在鼓勵駕駛者多去使用那塊螢幕,多去使用語音互動,去改變以往的駕駛習慣。一方面,這意味着對螢幕響應與語音互動的性能有信心,從思考方式的角度,這意味着對舊想法的告别。

告别舊想法這件事情本身不存在對與錯。但神獸定義自己的産品特性是智能化,這就必須要與舊想法做取舍。很大程度上,告别實體按鍵這個取舍的本身,是其智能化最有力的呈現。

車窗的辯證法

類似在取舍中的堅決也展現在外觀上,主要展現在車身側面,先來看看圖:

這款燃油車,怎麼跟EV似的

上市圖檔不是非常清楚(畢竟更注重氛圍),不過特征還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從側面最有表現力的角度,車窗是狹長的,相比市面上的正常車型,神獸的車窗高度在整個車身高度中的占比更低。這于是形成了一種車身厚而車窗薄的形态,姿态更低、更狹長,看上去更動态。簡單來說,更好看。

在産品設計的概念圖階段,車窗往往都是狹長而小面積的,這樣就是更好看。但在最終量産定稿時,最終拍闆往往還是要把車窗做得更大一些,高度盡量回歸尋常标準,官方說法是那樣會有更好的視野和車内采光。

道理肯定是這個道理,但是否有那麼大差別,為了那種程度的差別犧牲掉更漂亮的外觀是否值得?這其實沒有标準答案,完全就是取舍的問題。

事實上神獸這樣的設計有什麼不行的呢。人坐在車裡和車窗距離很近,在那麼近的距離下,車窗高度的差别實際上已經極大弱化了。以“坐井觀天”為例,要是坐在井底,即便井口再大,看到的天空也就是個圓;但要是坐在井口,哪怕井口再小,廣闊天空照樣一覽無遺。至于車内采光,不是還有天窗呢麼。和所有本土車型一樣,神獸是全系标配全景天窗的。

價格的相對論

再看一眼神獸的價格:

這款燃油車,怎麼跟EV似的

這個價格是相對的,比起本土品牌肯定不便宜,但是比合資品牌呢?

以同級别合資SUV做參考。配置這塊可以不用說,本土品牌一貫是給的比合資品牌多很多。具體來看看那些最鐵律的标準,車身尺寸和發動機排量,神獸的長、寬、高、軸距分别為4780mm、1890mm、1675mm、2800mm,發動機是1.5T、2.0T。真正本質上的差異其實就是車身長度和軸距,神獸比同級别合資SUV高出約一級,而相比後者17-25萬元的主流價格範圍,入門價格便宜4萬元。

以往本土緊湊型SUV恨不得給出B級車級别的長度、軸距,價格比起合資品牌則要低上6-8萬不等。相比之下,神獸的越級程度變小了、價格差也變小了。

一方面來說,比起以往的本土品牌,神獸的确不便宜。但哈弗的品牌效應是存在的,神獸作為品牌智能旗艦的身份也是實打實的。是以這個價格的市場意義其實與星越L類似,更多其實是展現在本土品牌向上的層面。

從結果來看,本土品牌向上事實上是有成果的,從星越L到神獸,産品與價格相比合資品牌就是越來越近。消費者或許需要面對這樣一個現實,本土品牌在向上,産品比之前在更新,那麼價格也必然會更高,以往那麼誇張的成本效益呈現或許會越來越少。

但是從好的方面,如果神獸、星越L們經受住了考驗,吃掉越來越多合資競品的份額,那麼,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就必然會産生價格上的互動。自主品牌是變貴了,但合資品牌也會變得便宜啊。

還是那句話,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