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探克
賀歲檔終于來了。
伴随着本周《誤殺2》和《雄獅少年》兩部重點影片陸續公映,時隔整整兩個月,内地影市票房單日大盤再度取得近2億的成績。

作為後疫情時代内地影市的第一個完整年份的最後一個大檔期,2021年賀歲檔雖然沒有那種票房20億、30億+的票房種子選手,但通過目前多部影片釋出的預告和海報來看,是拍sir認為近年幾個大檔期中類型最豐富的一個檔期,這其中有國漫、有抗疫題材、有懸疑、有動作警匪、有古裝喜劇,風格各異、百花齊放,這或許才是大檔期的最佳打開方式。而在拍sir看來,在這些類型各異的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卻有着與衆不同的魅力,那就是由徐峥監制以及領銜主演的《愛情神話》。
進階的愛情,不需要痛哭流涕
觀影儀式感,最近幾年越來越被頻繁提及。
的确,大銀幕帶來的觀影儀式感和離場感,是小螢幕不所能給予的。而在賀歲檔,觀看一部具有特定儀式感的愛情電影,氛圍也是恰到好處的。
不過說實話,愛情電影,尤其是搭配節日氛圍的愛情電影,最近幾年的内地影市并不罕見。一直以來大銀幕的愛情觀都無法脫離痛哭流涕的苦情,并且其主角基本都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此類愛情片也逐漸成為了國内節假日檔期内年輕觀衆的觀影剛需,甜寵、撕逼、堕胎、殉情、傷痛、催淚煽情……這些标簽與元素充斥在幾乎每一部的國産愛情電影當中,看幾次還可以,看多了難免會産生某種審美疲勞。
看過《愛情神話》之後,拍sir也發現了這部電影與其他愛情電影的截然不同。首先,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全年齡情感電影,在目前國産電影中極度缺乏,大銀幕上更是極為少見。沒有撒狗血、沒有過度煽情、沒有簡單粗暴的起承轉合。成年人的愛情,欲望夾雜着現實,成熟卻也不乏浪漫,每個人物各有煩惱,各懷心事,也都不缺少人生曆練下積累的生活智慧。
另外,取景于上海的《愛情神話》,透着吳侬軟語般煙火氣的精緻,擁有浪漫更貼近生活的煙火氣,能體會到舒适的滬上生活質感。且幾位主演也都是上海人或是在上海有過長時間生活經曆的,擁有對于上海本土生活氣息的拿捏表達。不管是喜歡畫畫和燒菜的主角老白、還是每天都有“咖啡時間”的修鞋小皮匠、幫忙策劃畫展的老烏、抑或是三位性格各異的獨立女性,都是這上海風情的重要組成,這一人物群像與上海風情畫般的結合,無疑更令人玩味和期待。
實力陣容+女性視角,
這才是愛情片最好的打開方式
主創和演員,對于愛情電影來說尤為重要。
對于《愛情神話》來說,三位女主演選對了。馬伊琍、吳越、倪虹潔在片中分别飾演三個性格迥異的女性,而她們本身就是演藝圈獨立女性的代表,在影片中和角色适配度很高,可以說每位女性都代表着當代女性群體的一個側面,表達着現實世界中正在上演的真實故事。
而影片的監制兼領銜主演徐峥,近年來也成功地完成了從演員到導演再到電影監制的蛻變,從《逾時空同居》到《我不是藥神》到《寵愛》,近年來徐峥也以監制身份助力不少青年導演,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作品。作為上海籍演員,徐峥不僅曾經在銀幕上塑造過很多上海男人形象,作為導演他在最近三年也通過國慶檔“我和我的”系列中的《奪冠》(《我和我的祖國》)以及《鴨先知》(《我和我的父輩》),把近現代的上海刻畫得淋漓盡緻。
最後說到《愛情神話》的90後導演邵藝輝,雖然作為新人,這是她第一次執導長片電影,但她是位很有故事的才女,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寫得一手好文章,曾出版短篇小說集《人類要是沒有愛情就好了》。
邵藝輝作為女性導演,在本片她也用女性的态度來為女性發聲。女性天然具備更敏感豐富的情感觸覺,其對于世界的觀察與了解也有更獨特的角度。影片中多樣化愛情觀、成年人對待愛情的真實态度,以女性視角透析愛情世界,既呈現女性在現實生活中的苦樂悲歡,也引發觀衆對于這個群體的重新認知,以及群體自身的審視與反思,也最能引發女性觀衆的情感共鳴。
可以說女性作者的表達,這是《愛情神話》作為一部愛情電影最大的優勢。雖然《愛情神話》是以男主角徐峥作為故事核心出發,但它更多是站在一個客觀公允的女性視角,來輸出觀點,這完全貼合了當下女性的愛情觀,能夠引發女性觀衆共鳴的重要支撐。當然除了愛情本身之外,《愛情神話》還就一些都市社會現象進行了讨論,引發了觀衆的思考。
引領愛情類型片創作方向,《愛情神話》值得賀歲黑馬
愛情類型片在賀歲一直有着不錯的票房表現。
從十年前的《非誠勿擾》系列,再到近幾年的《匆匆那年》《前任3》,賀歲檔愛情電影一直都有不錯的票房表現,而擁有着聖誕檔以及元旦跨年檔的賀歲,也正是愛情電影最好的釋放階段,廣大上班族情侶們,也需要在這個節日氛圍和儀式感爆棚的日子裡,看一部好看的愛情電影。
而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是,《愛情神話》也拓展了愛情片中的一個新議題,對愛情類型片有着拓寬内容和表達的價值,這樣獨特的愛情片在過去的電影市場中極為稀缺,也正是以,讓這個賀歲充滿了變數,更具備成為檔期中的黑馬的可能性。另外,相對比家庭觀影更濃厚的春節檔,賀歲聖誕檔跨年檔,曆來也是女性觀衆占主導的檔期,相對比其他類型片,女性主題的《愛情神話》也占據了優勢。
《愛情神話》的出現,也是目前國産愛情片市場的幸運,在被大量甜寵和大哭片愛情電影輪番轟炸過後,90後導演邵藝輝憑借獨特的女性導演視角,通過新觀點、新創作、新解讀,讓目前國産愛情電影不再趨同化,在公允立場傳遞女性觀點,擁有作者表達的同時,也會帶給市場很大的驚喜。這也讓《愛情神話》有望在賀歲檔成為獨特的品質擔當。
整體來看,《愛情神話》在12月24日将會憑借題材與類型優勢,成為下周的觀影首選。相對比其他類型片,有笑有感動的《愛情神話》才是真正的賀歲片,并且有望在接下來的跨年元旦檔以及1月寒假期間,繼續走出穩健的票房曲線。作為一部全年齡段适宜的愛情喜劇,本片也會在口碑發酵的同時,不斷拓寬觀衆圈層。更重要的是,這樣一部“新式”女性主題的愛情電影,不僅會在這個賀歲檔突出重圍,更是會為未來中國的愛情片創作提供一條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