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争曆史上,有很多實力弱小的國家,因為無法抵禦強國的占領,被迫成為強國的殖民地。印度在被殖民的近代史道路上,先後遭遇了多個國家的侵占,最開始是葡萄牙、接着是荷蘭,最後就是法國和英國,後來英國的勢力逐漸在印度強盛起來。印度在古代曆史程序中,本土就受到過多種族的侵略,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都在這裡有過痕迹,是以印度在曆史遺留問題上,本身有着複雜的民族信仰。

當英國在印度建立殖民地的時候,雖然印度人口衆多,但是因為它本身存在着的這種沖突,加上當時印度王室之間的混亂不斷,使得英國人在控制印度的過程中,并沒有出現很艱難的情況。而且還有很多印度人自願加入了英國組建的雇傭兵部隊,這些由印度人組成的部隊,被人們稱作說是“土兵”。因為英國早期對土兵的待遇不錯,在19世紀中的時候,這支土兵隊伍的人數,在當時竟然突破了20萬人,遠超于英國在印度駐紮的士兵數量。
但是截止到這時為止,英國對印度的管理都隻是在“不列颠東印度公司”的基礎上進行統治的。之後随着“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站穩,英國在土兵的待遇上,就一減再減,還壓迫着印度人民,這麼多年的屈辱,印度人也就這麼都挺過來了。可是有一件事,英國觸碰了印度的逆鱗。
那就是英國給土兵部隊引進了一批新式步槍,這個步槍的子彈外面有一層防潮衣,要想使用子彈就先要用嘴将包衣咬開,但包衣裡的潤滑油是由牛脂肪和豬脂肪制作的,換做其他地方的人也許不會發生什麼,但是對于印度土兵來說,那就是一個奇恥大辱。因為印度當時大部分人供奉的是印度教和穆斯林,印度教認為牛是神,是禁止食用的。在穆斯林教徒來說,豬肉更是最不能觸碰的禁物。
由此開始很多土兵部隊都出現了拒絕食用這種子彈,在印度信仰沖突直接關系着國家興亡,在英國公司的鎮壓下,印度爆發了一次被殖民以來的民族大起義。可是可笑的是,這場暴亂雖然間接的使大不列颠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管理倒塌,但卻讓英國政府借此機會直接統治了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