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汽車出口“華麗轉身”

很長一段時間,整車出口是中國汽車難以跨過的門檻,然而這一現狀在2021年迎來轉機。

近日,中國海關總署披露的資料顯示,今年1~11月,我國累計出口數量和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比例最高的商品是汽車(包括底盤),1~11月累計出口192.8萬輛,同比增長101.9%;累計金額達到2029.9億元,同比增長108.4%。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包括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福田汽車等中國汽車品牌均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不俗成績,并且多家車企的出口量增幅均超過了100%。據悉,福田汽車第三季度海外銷量達1.7萬輛,同比增長80%。今年1~9月,福田汽車出口超過4.7萬輛,繼續保持中國商用車出口第一位。

中國汽車出口量的上漲,表明了海外市場對我國汽車品牌的接受度在不斷提升,彰顯了中國汽車品牌的國際影響力,也折射出我國汽車正在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新趨勢。

“出口是今年中國車市很大的增長點,中國汽車出口大幅度增長一方面是因為海外疫情高發,其他品牌的産品供應跟不上,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出口的汽車産品在檔次上相較于此前高了許多的同時,成本效益也進一步提高。我們預計2021年我國汽車總體出口市場大概将達到200萬輛的規模,2022年汽車出口也将維持較高的增長。”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說道。

翻倍增長

與中國海關總署披露的資料保持“吻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近日披露的資料也表明,中國汽車出海程序被按下快進鍵。

中汽協披露的資料顯示,2021年11月,汽車企業出口20萬輛,同比增長59.1%。2021年1~11月,汽車企業出口179.3萬輛,同比增長1.1倍。其中,2021年11月,商用車出口3.0萬輛,同比增長13.0%。2021年1~11月,商用車出口36.6萬輛,同比增長77.0%。

中國汽車出口緣何在2021年迎來翻倍增長?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認為,2021年,因疫情及晶片短缺等影響,海外汽車生産商的供應能力出現下滑,而我國疫情控制較好,整車及零部件産業鍊生産能力快速恢複,有能力向海外市場提供中國汽車産品,彌補了海外汽車市場産品供應的缺口。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爆發性增長,有力地推動了今年中國汽車的出口增長。

此外,中國汽車品牌品質提升,競争力增強,也推動着中國汽車出口迎來高速增長态勢。

“近幾年,中國品牌汽車無論從外觀、品質,還是智能網聯配置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相比合資品牌的産品并不遜色,某些先進配置甚至超越了合資産品,在海外擁有較強競争力。與此同時,中國汽車企業海外投資模式發生了重要變化,從原來的貿易模式、部分KD模式為主發展成為直接投資模式。多家企業直接投資的工廠已經開始在境外量産,并逐漸提升了産銷量,這支撐起了中國品牌汽車的海外銷售。”許海東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産品出口的快速增長,是拉動中國汽車出口增長的最主要的因素。

中汽協資料顯示,1~11月,我國新能源車出口29.1萬輛,同比增長189.9%。其中,11月新能源車出口3.7萬輛,增長貢獻率為32.9%。

乘聯會披露的資料顯示,今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排名靠前的車企有特斯拉中國(約2.11萬輛)、上汽乘用車(6110輛)、長城汽車(426輛)和比亞迪(404輛),其他車企新能源車出口量也在持續走強。

據悉,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歐洲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增長較快,是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另一大重要推動力。因而,歐洲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出海的第一站。目前,在歐洲的挪威市場,蔚來、小鵬都已經有車型傳遞。中國車企在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相布局,拉動了今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較大增長。

業内分析人士認為,我國汽車出口迎來“華麗轉身”的原因在于,此前,國際燃油車市場長時間被外國品牌占領,依托先發優勢,這些品牌在内燃機技術和商業模式上建構了一定程度的壁壘。而我國因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提前布局,在産品開發和相關配套設施方面發力較早,因而能夠通過新能源汽車出口提升出海表現。可以說,目前我國汽車“走出去”的步伐加快,離不開在技術創新上的厚積薄發,同時擁有過硬的新能源汽車産品,中國品牌才敢進軍歐洲這樣的成熟汽車市場。

車企競相出海

目前,“出海”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參與全球化競争的重要途徑,也已成為幾乎所有中國汽車品牌的必由之路。尤其是近兩年,随着中國汽車品牌在電氣化和智能化等新技術領域不斷發力,并在全球逐漸形成引領之勢,中國汽車品牌在海外的整體出口規模和影響力也在持續提升。

而且,在“走出去”程序中,中國汽車品牌開始“兩條腿”走路,既重視出口貿易,也加快在海外的投資。

以商用車頭部企業福田汽車為例,2017年9月,福田汽車和比亞喬集團(Piaggio Group)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計劃圍繞乘用型和貨運型的微型皮卡(微卡)、微型VAN類(微客)産品展開合作。2018年5月,雙方簽訂輕型商用車新産品聯合開發協定, 并進入投放歐洲的新産品研發階段。今年1月,在福田汽車與比亞喬集團建立合作曆時兩年多後,二者聯合開發的首款新品New Porter NP6城市微卡在歐洲上市。

比亞喬集團是一家在意大利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工業控股公司,歐洲最大的踏闆車和機車制造商,其兩輪機車産銷量高居歐洲第一。與此同時,比亞喬在三輪和四輪輕型商用車領域也舉足輕重,2017年輕型商用車全球銷售量達到17.68萬輛,确立了在該領域的重要地位。

據悉,New Porter NP6由福田汽車提供産品開發技術、KD零部件生産,比亞喬在意大利工廠完成組裝,是中國首款符合歐洲标準的微卡。同時,該項目也實作了中國商用車企業首次向歐洲輸出技術的突破。而自上市以來,New Porter NP6累計銷量已達7080輛。

“New Porter NP6 完成傳遞超7000輛,這不僅是對福田汽車滿足歐洲标準的精益制造體系和工藝開發能力的驗證,同時也是福田汽車持續推進全球化戰略的又一階段性成果,是福田汽車走向歐洲市場邁出的堅實一步。”業内人士分析道。

據悉,站在汽車出口前沿的商用車車企——福田汽車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太及南亞、美洲、非洲區域。目前,在中國汽車商用車品牌中,福田汽車在菲律賓、越南等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福田汽車也已突破智利、埃及、巴基斯坦等市場,在智利成為新能源市占率領先者。

在乘用車車企中,記者注意到,包括長城汽車等中國汽車品牌亦在通過在海外投資加快“出海”布局。

2020年,長城汽車通過收購通用汽車的泰國羅勇府整車制造工廠,以此進軍東盟市場乃至澳新市場;同年9月,長城汽車與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正式簽署在俄特别投資合同(SPIC),建設具備核心零部件深度本地化能力的汽車制造廠。今年11月,長城汽車歐洲總部在德國慕尼黑成立,正式挺進了世界傳統汽車業的“老巢”,未來它将成為長城汽車開拓歐洲大陸市場的中心。據悉,長城汽車歐洲總部的職能将涵蓋研發、銷售、管理等。

商用車品牌福田汽車以及乘用車領域長城汽車隻是全球化趨勢下中國汽車品牌加速“走出去”的一個縮影。

2019年9月,上汽名爵ZS純電動SUV在挪威上市;2020年5月,愛馳汽車700輛定制歐版愛馳U5發往歐洲市場;2020年6月,上汽大通宣布首批328輛上汽大通MAXUS EV30發運挪威;2020年9月,小鵬汽車首次向挪威市場出口100輛小鵬G3i車型;2021年7月,蔚來正式實作了出口挪威市場,并把使用者服務體系搬到了挪威市場;2021年8月,比亞迪正式向挪威使用者傳遞了第一批唐EV。這些資料表明中國汽車品牌的産品品質正逐漸被高門檻市場所認可。

在許海東看來,未來中國汽車出口規模和品質還将繼續提升,随着全球汽車業向電動化轉型,中國企業優勢有望進一步顯現,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将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汽協預計,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規模将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