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務管理名詞解釋

第 1 章财務管理概述

1. 财務:财務泛指财務活動和财務關系;企業财務是指企業再生産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它展現着企業和各方面的經濟關系。

2. 财務活動:是指企業再生産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即籌集、運用和配置設定資金的活動。

3. 财務關系:是指企業在組織資金運動過程中與有關各方所發生的經濟利益關系。

4. 财務管理:是指基于企業再生産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财務活動和财務關系而産生的,它是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再生産過程進行的管理,是組織财務活動、處理财務關系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

5. 公司價值:是指公司全部資産的市場價值,即股票與負債市場價值之和。

6. 代理問題:是指在執行契約之前或在執行契約過程中,代理人有意選擇違背契約的行為。

7. 金融市場:是指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金融工具進行交易的場所。

8. 拍賣方式:是以拍賣方式組織的金融市場。這種方式所确定的買賣成交價格是通過公開競價形式形成的。

9. 櫃台方式:又稱店頭交易,通過交易網絡組織的金融市場,其中證券交易所是最重要的交易中介。這種方式所确定的買賣成交價格不是通過競價方式實作的,而是由證券交易所根據市場行情和供求關系自行确定的。

10. 金融市場利率:它是資金使用權的價格,即借貸資金的價格。

11. 純利率:又稱真實利率,是指通貨膨脹為零時,無風險證券的平均利率。通常把無通貨膨脹情況下的國庫券利率視為純利率。

12. 違約風險:是指借款人無法按時支付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投資人帶來的風險。違約風險的大小與借款人信用等級的高低成反比。

13. 變現力:是指某項資産迅速轉化為現金的可能性。

14. 到期風險:是指因到期期間長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變化的風險。

15. 再投資風險:是指由于利率下降,使購買短期債券的投資者于債券到期時,找不到獲利較高的投資機會而發生的風險。  

第 2 章财務估價模型

 16. 貨币時間價值:是指貨币在周轉使用中随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價值增值。

17. 現值:又稱為本金,是指一個或多個發生在未來的現金流量相當于現在時刻的價值。

18. 終值:又稱為本利和,是指一個或多個現在或即将發生的現金流量相當于未來某一時刻的價值。

19. 複利:它是指在一定期間按一定利率将本金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計利息。即“利滾利”。

20. 年金:是指在一定時期内每隔相同的時間發生相同數額的系列收複款項。如折舊、租金、利息、保險金等。

21. 普通年金:是指一定時期内每期期末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

22. 先付年金:又稱為預付年金,是指一定時期内每期期初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

23. 遞延年金:又稱延期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發生在第二期,或第三期,或第四期,……的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

24. 永續年金是指無限期支付的年金,永續年金沒有終止的時間,即沒有終值。

25. 償債基金:是指為了在約定的未來某一時點清償某筆債務或積聚一定數額的資金而必須分次等額提取的存款準備金。

26. 資本回收額:是指在給定的年限内等額回收或清償初始投入的資本或所欠的債務,這裡的等額款項為年資本回收額。

27. 風險:是指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某一不利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财務管理中的風險通常是指由于企業經營活動的不确定性而影響财務成果的不确定性。

28. 經營風險:是指由于生産經營上的原因給企業的利潤額或利潤率帶來的不确定性。

29. 投資風險:它也是一種經營風險,通常指企業投資的預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30. 财務風險:是指企業由于籌措資金上的原因而給企業财務成果帶來的不确定性。它源于企業資金利潤率與借入資金利息率差額上的不确定因素和借入資金對自有資金比例的大小。

31. 随機變量:是指經濟活動中,某一事件在相同的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

32. 機率:是用來表示随機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數值。

33. 期望值:是指随機變量以其相應機率為權數計算的權重平均值。

34. 方差:它是反映随機變量與期望值之間離散程度的數值。

35. 标準差:也稱均方差,它也反映随機變量與期望值之間的離散程度,是方差的平方根。

36. 标準離差率:是名額準差與期望值的比率。

37. 無差别曲線:它是這樣一簇曲線,同一無差别曲線上的每一點的效用期望值是相同的,而每一條位于其左上方的無差别曲線上的任何投資點都優于右下方無差别曲線上的任何投資點。

38. 投資組合:是指由一種以上證券或資産構成的集合。一般泛指證券的投資組合。

39. 協方差:是用來反映兩個随機變量之間的線性相關程度的名額。 40. 相關系數:是用來反映兩個随機變量之間互相關系的相對數。

41. 不可分散風險:又稱系統風險或稱市場風險,它是指某些因素給市場上所有證券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42. 可分散風險:又稱非系統風險或稱公司特有風險,它是指某些因素給個别證券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非系統風險與公司相關。它是由個别公司的一些重要事件引起的。

43. β系數:是不可分散風險的指數,用來反映個别證券收益率的變動對于市場組合收益率變動的敏感性。利用它可以衡量不可分散風險的程度。

44. 資本資産定價模式:它是在一些基本假設的基礎上得出的用來揭示多樣化投資組合中資産的風險與所要求的收益之間關系的數學模型。  

第 3 章 财務比率分析和财務計劃  

45. 财務名額 : 是指收集傳達财務資訊,說明資金活動,反映企業生産經營過程和成果的經濟名額。

46. 财務名額體系 : 是由各種不同的财務名額構成的一系列名額的集合。其中财務比率是其核心。

47. 财務比率 : 主要是以财務報表資料為依據,将兩個相關的資料進行相除而得到的比率。

48. 流動比率 : 是流動資産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49. 速動比率:是速動資産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50. 現金比率:是現金和現金等價物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51. 利息保障倍數: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它用來衡量企業一定盈利水準下償付債務利息的能力。

52. 資産負債率:又稱負債比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對資産總額的比率。它用來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也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

53. 股東權益比率:又稱所有者權益比率。它是股東權益與資産總額的比率。用來衡量股東投入資本在全部資本中所占的比重。

54. 權益乘數:是指資産總額相當于股東權益的倍數。它用來衡量企業的财務風險。

55. 淨資産收益率:又稱權益淨利率,是指淨利潤與平均淨資産的比率。它用來衡量企業運用投資者投入資本的獲利能力。

56. 營運能力比率:用來衡量企業在資産管理方面的效率,通常指資産的周轉速度。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産周轉率和總資産周轉率等。

57. 市況測定比率:是反映企業市場價值的比率。主要名額有:每股收益、每股股利、股利發放率和市盈率等。

58. 市盈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它用來反映投資者對機關收益所願支付的價格。 59. 定基對比分析法:又稱指數分析法,是将連續數年的财務比率資料分别和某基年比較,以便分析觀察其變動趨勢的方法。

60. 直接對比分析法:是将連續數年的各項财務比率資料進行分析,以便分析觀察其變動趨勢的方法。這種分析也可與同行業的财務比率資料進行比較,以便分析與同行業相比的變動趨勢。

61. 縱向百分比分析法:是将财務報表上的某項資料作為 100% ,如将資産負債表中的資産總額、利潤表中的銷售收入等作為 100% ,然後計算其與縱向排列的各項目相當于這個資料的百分比的一種分析方法。

62. 橫向百分比分析法:是将前後期财務報表上的相同項目,作橫向的百分比分析的一種方法。

63. 财務計劃 : 是企業總體計劃的一部分。它是以貨币形式展示未來某一特定期間内企業全部經營活動的各項目标及其資源配置的定量說明。

64. 銷售百分比法 : 是根據銷售收入與資産負債表和利潤表有關項目之間的比例關系,預測各項目資金需要量的方法。

  第 4 章資本成本

 65. 資本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它包括籌集費用和使用費用兩部分。

66. 籌集費用:是資金在籌集過程中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為取得銀行借款支付的手續費;為發行股票、債券支付的廣告費、印刷費、評估費、公證費、代理發行費等。

67. 使用費用:是企業為占用資金而發生的支出。包括:銀行借款的利息、債券的利息、股票的股利等。一般而言,使用費用是資本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68. 權重平均資本成本又稱 : 為綜合資本成本,是以各種不同籌資方式的資本成本為基數,以各種不同籌資方式占資本總額的比重為權數計算的權重平均數。

69. 邊際資本成本:是指企業每增加一個機關量的資本而形成的追加資本的成本。

70. 籌資總額分界點:是指在現有目标資本結構條件下,保持某一資本成本不變時可以籌集到的資金總限額,即特定籌資方式下的資本成本變化的分界點。

第 5 章長期籌資(Ⅰ)

 71. 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和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以及其他機關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種借款。主要用于購建固定資産和滿足長期流動資金占用的需要。

72. 固定利率:貸款利率經借貸雙方商定後通常不再變動。

73. 變動利率:利率可以定期調整,一般是根據金融市場行情每半年或一年調整一次。調整後貸款的餘額按新利率計息以還本付息。

74. 浮動利率:利率按市場利率的變動可以随時調整。常常采用基本利率加成計算。通常将市場上信譽最好企業的借款利率或商業票據利率定為基本利率,并在此基礎上加 0.5 至 2 個百分點作為浮動利率。到期按面值還本,平時按規定的付息期采用浮動利率付息。

75. 債券:是籌資機關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債權人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其目的是為了籌集大型建設項目的長期資金。

76. 債券評級:是衡量違約風險的依據。它是由專門的債券評信機構對不同公司債券的品質做出的評判。債券品質通常以信用等級來表示。信用等級越高,債券的品質越好,說明債券的風險小,安全性強。

77. 債券發行價格:債券有效期限内企業未來現金流出按市場利率的折現值。即企業未來應付利息和本金折現值之和。

78. 債券調換分析:是比較新舊兩種債券的債務成本及成本節約額,并以此進行決策的分析。

79. 股票發行價格:是指股份公司發行股票時,将股票出售給投資者所采用的價格,也是投資者認購股票時所必須支付的價格。

80. 期權:是指未來某一時間的選擇權。

81. 期權合約:買賣雙方達成的一種可轉讓的标準化合約。它是一種不對稱合約。它使期權持有人始終處于主動地位;而期權立約人則處于被動地位。

82. 權利金:即期權價格,是指期權合約持有人為擁有期權而支付的費用。它的确定主要受合約期限、履約價格及标的物交易的活躍程度影響。

83. 買入期權:又稱看漲期權,它賦予投資者在合約有效期限内按某一确定價格買進一定數量的有價證券或期貨的權利。

84. 賣出期權:又稱看跌期權,它賦予投資者在合約有效期限内按某一确定價格賣出一定數量的有價證券或期貨的權利。

85. 雙向期權:又稱雙重期權,指投資者可同時購買某一證券或期貨的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以便在證券或期貨價格頻繁漲跌變化時獲益。  

第 6 章 長期籌資(Ⅱ)  

86. 租賃:是出租人以收取租金為條件,在契約或合同規定的期限内,将資産租讓給承租人使用的一種經濟行為。

87. 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如果在一項租賃中,與資産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或收益實質上已經轉移,這種租賃稱為融資租賃;否則為經營租賃。

88. 直接租賃:是指由出租人在資本市場上籌集資本,并向裝置制造商支付貨款後取得裝置,然後直接出租給承租人的一種租賃方式。

89. 售後回租:是指裝置的制造者在出售某項裝置後,立即按照特定條款從購買者手中租回該項裝置的一種租賃方式。

90. 杠杆租賃:是指如果裝置購置成本所需資金的一部分 (10%-20%) 由出租人承擔,其餘大部分資金由出租人向貸款人以租賃裝置作為資産抵押而獲得,這種租賃方式稱為杠杆租賃。

91. 認股權證簡稱認股證:是持有者購買公司股票的一種憑證,它允許持有人按某一特定價格在規定的期限内購買既定數量的公司股票。

92. 附認股權證:認股權證通常伴随公司長期債券一起發行,這種債券可以稱為附認股權證債券。

93. 認股證溢價:是指認股權證市場價值與理論價值之間的差額,認股權證溢價大小與相關股票市場價值的變動有密切關系。

94. 可轉換債券:是一種以公司債券 ( 也包括優先股 ) 為載體,允許持有人在規定的時間内按規定的價格轉換為發行公司或其他公司普通股的金融工具。

95. 轉換比率:是指每份可轉換債券可轉換成普通股的股數。  

第 7 章 短期籌資  

96. 短期籌資:指為滿足企業臨時性流動資金需要而進行的籌資活動。企業的短期資金一般是通過流動負債的方式取得,短期籌資也稱為流動負債籌資或短期負債籌資。

97. 穩健型籌資政策:這是一種較為謹慎的籌資政策,按照這種籌資政策,企業的一部分臨時性流動資産要靠長期籌資方式來解決,即企業的短期籌資少于企業臨時性流動資産。

98. 激進型籌資政策:這是一種擴張型籌資政策,按照這種籌資政策,企業短期籌資方式籌措的資金不僅能滿足企業臨時性流動資産的需要,還能解決一部分永久性流動資産的資金需要。

99. 折衷型籌資政策:這是介于上述兩者之間的一種籌資政策。

100. 商業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過程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預收貨款所形成的企業間的借貸關系。它是企業交易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籌資。包括: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和預收賬款。

101. 自然型籌資:企業生産經營過程中往往還形成一些受益在先,支付在後,支付期晚于發生期的費用,這些費用可以視為企業的自然性籌資。

102. 信用額度:是指銀行對借款人規定的短期無擔保貸款的最高限額。

103. 周轉信貸協定:是指銀行具有法律義務承諾提供不超過某一最高限額的貸款協定。它是正式的貸款承諾。

104. 補償性餘額:是銀行要求企業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用額的一定百分比計算的最低存款餘額。這裡的一定百分比通常為 10% — 20%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