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中高項學員:2016年3月30日作業 采購管理及資訊管理和配置管理
一、采購管理
1、采購管理包括哪些過程?(記)
采購過程包括:編制采購計劃、編制詢價計劃、詢價、招投标、供方選擇、合同管理和收尾。
2、編制采購計劃過程的成果是什麼?
編制采購計劃過程的主要成果是采購管理計劃。
3、判斷:每個采購工作說明書都來自于項目範圍基準。(對)
4、結合P388頁表14-1,工作說明書應該清楚地描述哪些内容?
采購目标
采購工作範圍:本次采購各個階段要完成的工作、采用的軟硬體以及功能、性能
工作地點 :工作進行的具體地點、軟硬體所使用的地方、員工必須在哪裡和什麼方式工作
産品及服務的供貨周期:詳細說明每項工作的預計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和工作時間等、相關的進度資訊。
适用标準
驗收标準
5、編制采購計劃過程的技術、方法有哪些?
确認自制/外購分析、使用專家判斷、确定合同類型以進行風險轉移。
6、工作說明書與範圍說明書的差別?(記)
工作說明書與項目範圍說明書的差別:工作說明書是對項目所要提供的産品或服務的叙述性的描述。
項目範圍說明書則通過明确項目應該完成的工作而确定了項目的範圍。
7、常見的詢價檔案有哪些?
方案邀請書、報價邀請書、詢價計劃編制過程常用到的其他檔案。
8、詢價的方法和技術有哪些?
投标人會議、刊登廣告、制訂合格賣方清單。
9、請描述我講的招标檔案、資格預審檔案出售日期及常用的一些日期。(根據錄屏總結)
招标檔案出售開始起至招标截止至少要20日。
在招标檔案要求送出投标檔案截止時間至少15日前,如果沒有15日,則需要順延。
如果乙方發現問題要求修改,需要在開标前提前10日。
招标檔案隻少要賣5天(發出之日起到停止出售止,至少5天)。
确認中标人少,30日内簽訂合同。
資格預審檔案至少賣5天。
從資格預審檔案停止出售到資格預審申請檔案截止至為5天。
資格預審檔案錯誤,甲方發現要提前3天,乙方發現錯提前2天。
10、政府采購法規定了哪六種采購方式?每種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一)公開招标;
采購人采購貨物或者服務應當采用公開招标方式的,其具體數額标準,屬于中央預算的政府采購項目,由×××規定;屬于地方預算的政府采購項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因特殊情況需要采用公開招标以外的采購方式的,應當在采購活動開始前獲得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準許。
(二)邀請招标;
具有特殊性,隻能從有限範圍的供應商處采購的;
采用公開招标方式的費用占政府采購項目總價值的比例過大的。
(三)競争性談判;
招标後沒有供應商投标或者沒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技術複雜或者性質特殊,不能确定詳細規格或者具體要求的;
采用招标所需時間不能滿足使用者緊急需要的;
不能事先計算出價格總額的。
(四)單一來源采購;
隻能從唯一供應商處采購的;
發生了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不能從其他供應商處采購的;
必須保證原有采購項目一緻性或者服務配套的要求,需要繼續從原供應商處添購,且添購資金總額不超過原合同采購金額百分之十的
(五)詢價;
(六)×××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采購方式。
11、供方選擇的工具和技術有哪些?
權重系統、獨立估算、篩選系統、合同談判。
12、采購審計的目标是什麼?
采購審計的目标是找出本次采購的成功和失敗之處,以供項目執行組織内的其他項目借鑒。
二、資訊管理和配置管理
1、《計算機軟體産品開發檔案編制指南》中,文檔從重要性和品質要求方面可分為什麼文檔?
文檔從重要性和品質要求方面可以分為非正式文檔和正式文檔
2、《計算機軟體産品開發檔案編制指南》中,文檔從項目周期角度可分為什麼文檔?更細緻一點,可以分為哪14類文檔?
從項目周期角度可分為開發文檔、産品文檔、管理文檔:
更細緻一點還一可分為14類文檔檔案,具體有可行×××報告、項目開發計劃、軟體需求說明書、資料要求說明書、概要設計說明書、詳細設計說明書、資料庫設計說明書、使用者手冊、操作手冊、子產品開發卷宗、測試計劃、測試分析報告、開發進度月報和項目開發總結報告。
3、根據圖15-1圖表編号規則,第1位、第2位、第3/4位、第5/6位,分别代表什麼含義?
第1位 生命周期法各階段
第2位 各階段的文檔
第3、4位 文檔内容
第5、6位 流水碼
4、軟體配置管理包括哪四個主要活動?(記)
軟體配置管理包括4個主要活動:配置識别、變更控制、狀态報告和配置審計
5、配置管理活動和流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記)
配置管理活動和流程主要包括制定配置管理計劃、配置識别與建立基線、建立配置管理系統、版本管理、配置狀态報告和配置審計。
6、配置管理計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配置管理計劃的主要内容包括配置管理軟硬體資源、配置項計劃、基線計劃、傳遞計劃、備份計劃、配置審計和評審、變更管理等。變更管理委員會(CCB)審批該計劃。
7、所有配置項的操作權限應由誰嚴格管理?基本原則是什麼?
所有配置項的操作權限應由CMO(配置管理者)嚴格管理,基本原則是:基線配置項向軟體開發人員開放讀取的權限;非基線配置項向PM, CCB及相關人員開放。
8、配置管理過程構造小組包括哪些成員?
小組負責人、配置管理技術專家、配置管理系統使用者代表、對目标機構進行了解、評估,配置管理工具及提供商評估、制訂實施計劃、定義配置管理流程。
9、配置庫有哪四種類型,分别存什麼?(記)
配置庫可以分為動态庫(開發庫、程式員庫、工作庫)、受控庫(主庫)、靜态庫(軟體倉庫)和備份庫4種類型.
動态庫。也稱為開發庫、程式員庫或工作庫,用于儲存開發人員目前正在開發的配置實體。動态庫通常包括新子產品、文檔、資料元素或進行修改的已有元索。動态庫是軟體工程師的工作區,由工程師控制。
受控庫。也稱為主庫或系統庫,是用于管理目前基線和控制對基線的變更。受控庫包括配置單元和被提升并內建到配置項中的元件。軟體工程師和其他人員可以自由地複制受控庫中的單元或元件。然而,必須有适當的權限授權變更。受控庫中的單元或元件用于建立內建、系統和驗收測試或對使用者釋出的建構:
靜态庫。也稱為軟體倉庫或軟體産品庫,用于存檔各種廣泛使用的己釋出的基線。靜态庫用于控制、儲存和檢索主媒介。
備份庫。包括制作軟體和相關構架、資料和文檔的不同版本的複制品。在各點的及時備份,可以每天、每周或每月執行備份。
10、配置項的版本号規則包括草稿、正式、修改,請分别描述之。
(1)處于“草稿”狀态的配置項的版本号格式為0.YZ, YZ的數字範圍為0 1 -99 随着草稿的修正,YZ的取值應遞增. YZ的初值和增幅由使用者自己把握。
(2)處于“正式”狀态的配置項的版本号格式為X.Y, X為主版本号,取值範圍為1--9 Y為次版本号,取值範圍為0-9
配置項第一次成為“正式”檔案時,版本号為1.0
處于“修改”狀态的配置項的版本号格式為X.YZ .配置項正在修改時,一般隻增大Z值,x.Y值保持不變。當配置項修改完畢,狀态成為“正式”時,将Z值設定為0,增加X. Y值。參見上述規則(2)
11、功能配置審計是進行審計以驗證哪些方面?
(1)配置項的開發已圓滿完成。
(2)配置項已達到規定的性能和功能特定特性。
(3)配置項的運作和支援文檔己完成并且是符合要求的。【見IEEE-610文本】
12、實體配置審計是進行審計以驗證哪些方面?
每個建構的配置項符合相應的技術文檔口
配置項與配置狀态報告中的資訊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