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FIMAN(海菲曼)是國内一家知名的高端音頻廠家,大家對這個牌子應該是非常熟悉了,即使未曾擁有過他們的産品,但在國内各大展會上也應該都有嘗試過他們的産品。HIFIMAN在去年釋出了旗艦級耳機HE-R10,這款耳機在釋出之時便引起了諸多争議,時隔一年,HE-R10的表現令很多質疑它的發燒友們不得不放下心中的抵觸,重新審視HIFIMAN對于耳機技術的了解。
今年十月,HIFIMAN推出了新款頭戴式動圈耳機——HE-R9封閉式動圈耳機。HIFIMAN的耳機産品中,多為采用平闆振膜的,HE-R10就有兩種版本,一種使用平闆振膜,一種采用動圈。但此次推出的HE-R9僅有動圈版本,尚不清楚往後是否會推出平闆振膜的HE-R9。HE-R9的阻抗是32Ω,靈敏度是100dB,和HE-R10一樣的低阻高敏設計,這樣看來HE-R9應該是沿用了動圈版HE-R10的設計。
我在收到産品之後便迫不及待的開箱,HIFIMAN此次應該是為了控制成本,HE-R9的外包裝盒并不是如同HE-R10的皮箱,而是簡單的紙盒。打開後裡面除了耳機本體和保修卡說明書之外,還有一條3.5mm插頭耳機線、一個6.35mm轉接頭、一條USB Type C連接配接線以及一個HIFIMAN獨有的藍牙子產品Bluemini連接配接藍牙裝置。
回到耳機本體,外觀上HE-R9與R10基本一緻,不過估計還是出于成本控制,R9的耳杯不再是木質材料,而是采用了一種塑膠質感的材料,并将其漆成了酒紅色,在光線的照射下還隐隐閃着一層金粉。同時頭梁上包裹的皮質也由小羊皮換成了人造皮革,内部填充了記憶泡沫,不過由于材質的更換,R9的重量也進一步降低,隻有300克出頭。
除去外觀上的變化,HE-R9最大的改變就是換成雙邊3.5mm插口連接配接,相比HE-R10的單邊3.5mm插口,HE-R9的雙邊插口更加适合耳機發燒友們對線材進行更新改進。值得一提的是,雖然HE-R9采用了雙邊插口的設計,但其左邊插口是保留了單端平衡的功能,對于已經擁有優質單邊線材的耳機玩家而言也不必再額外更新雙邊線材。需要注意的是,隻有左邊插口保留了單端平衡的功能,是以,單邊線材必須插入左邊接口才能實作平衡輸入。
此次拿到的HE-R9中還附帶了一個HIFIMAN獨有的藍牙子產品Bluemini連接配接藍牙裝置,外觀上與搭配R10的藍牙擴充卡相同,但R9的藍牙擴充卡内置DAC是使用了HIFIMAN最新的自主研發的喜馬拉雅R2R DAC,解碼性能上要比R10的藍牙擴充卡更勝一籌。同樣因為隻有左邊的接口帶有單端平衡功能,Bluemini隻能插在左邊的接口上。
Bluemini除了藍牙連接配接功能之外,還可以搭配USB TypeC連接配接線連接配接電腦,此時Bluemini的内置喜馬拉雅R2RDAC将會作為解碼器使用,對于非發燒友的玩家而言非常友好,雖然其效果雖不及專業耳機解碼器,但比起電腦主機闆内置內建的聲霸卡而言,專業的DAC解碼晶片的音質實在是要好太多了。這一代Bluemini還帶有話筒功能,甚至可以作為一款遊戲耳機使用(雖然特别奢侈),但想象一下,HE-R9擁有15hz-35khz的頻響範圍,能夠表現出非常細微的細節。在一場槍戰遊戲中,你的隊友還在苦苦尋找敵人的腳步聲,你卻能輕描淡寫地告訴隊友你聽到了他們的呼吸聲時那種優越感,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哪個耳機可以做到的。
提到頻響範圍就不得不說一句,HE-R9的高頻細節已經達到了35khz,相比HE-R10的30khz,R9能夠展現出高頻段的更多細節。R9的揚聲器單元也是采用了與R10相同的拓撲振膜揚聲器單元,拓撲振膜做為HIFIMAN的看家技術,已經給R9的音質上了一層保證,同時R9 也搭配了R10同款的稀土磁體與單晶音圈在這款售價僅有R10一半不到的耳機上。究竟這款承載着HIFIMAN技術傳承的HE-R9能有什麼樣的表現,已經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嘗。
當然,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我手上的HE-R9還是一台出廠後完全沒響過的襁褓中的嬰兒,此時就聽估計也表現不出它的實力,還是老老實實接上音源,好好讓它煲上幾天。說明書上的建議是150小時,不過出于個人對此類動圈耳機的了解,還是耐心響上個一個星期以上,反正都150小時了,也不差這幾個小時。HE-R9采用的是低阻高敏設計,32Ω阻抗,100db靈敏度,從資料上看就不需要太強的推力,直接使用Bluemini自帶的DAC直推也是可以的。不過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我還是請出了我的CDP-9,開始體驗。
耳機不同于音響,傳統音箱由于提供其表現的空間巨大,同時空間中又存在許多反射物體,耳機的表現空間就僅有從發聲單元到耳朵之間的這麼一點距離,既不存在反射,也不會使高頻迅速衰減,是以使用耳機可以得到比音響更多的細節。深度體驗了下HE-R9在各種不同音樂體系下的表現後,更加的佩服HIFIMAN對材料的運用和空間的設計。
傳統的封閉式耳機由于發聲位置離人耳距離很近,以及人耳構造等因素,在用耳機聽音樂時,會感覺發音位置在人的頭頂,這就與傳統音響發音位置在人臉前方不同。但是HIFIMAN通過對耳機單元位置以及耳杯内部空間的設計,使HE-R9在聽音過程中感受到的發聲位置是處于人臉前方,令使用者能感受到更加真實的聽音環境。為了實作這個效果,HIFIMAN除了設計了造型獨特的耳杯之外,還将發聲單元略微的前傾了,這就與傳統封閉式耳機平置的發聲單元有了質的差別。
試聽了多種不同的音樂後,HE-R9令我非常直覺就能感受到的是它的解析透明度非常高,同時定位足夠準确。耳機産品經常讓發燒友不太滿意的一點就是相比起音箱,耳機的發聲單元太單薄,同時耳機單元發出聲音傳遞到人耳的過程中并不産生聲音的反射,導緻耳機其實很難做到對聲音的定位。使用耳機去聽一些大編制的交響樂團作品時,各種樂器的聲音就容易交織混雜在一起,非常影響聽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HE-R9利用耳杯上獨特的設計,以及對發聲單元位置的調整,增強了縱向聲場,橫向聲場雖然相比起HE-R10略微不足,但是使用起來依舊不會覺得産生封閉感,同時聲音密度足夠,立體層次感強。
大編制交響樂曲中的表現已經令我對HE-R9的實力足夠的認可,但在欣賞人聲樂曲之後,我發現原來HIFIMAN對于HE-R9的調教其實更傾向于人聲部分。人類受限于自身器官的局限性,最高頻的人聲也達不到樂器标準的高頻區間,最低頻的人聲也同樣達不到樂器标準的低頻區間。從樂器的标準來看,人類的聲音無論高音低音,由始至終都是處于中頻聲段,但中頻往往是各種耳機音響頭疼的頻段,因為中頻不如高頻那般聲音明亮,富有層次感;也不如低頻那樣聲音渾厚,具有力量感。中頻聲段又是處于人耳最敏感的頻段,稍微一點失誤的聲音都會被無限的放大,但如果太過突出這個頻段,又會導緻聲音發硬,音色松弛,顯得模糊不清,過猶不及;處理妥當的中頻則可以令聲音強勁有力,具有豐富的層次感,同時人聲也會更加明亮且清晰。HE-R9輸出的人聲樂曲就能明顯的感覺到對中頻段做了細緻的處理,人聲刻畫非常細膩,細節處豐滿具有彈性,同時進一步強化低頻,下潛更深,拉近了中頻,更适合表現人聲的氛圍感。
除去使用傳統的雙邊3.5mm有線連接配接使用,我亦嘗試了HE-R9搭配的Bluemini藍牙連接配接的方式,此時HE-R9就會使用Bluemini自帶的喜馬拉雅R2R DAC 做為解碼。前文也提到過,HE-R9低阻高敏的設計令它非常易推,對比搭配專業耳放時的表現,HE-R9并沒有失去太多細節,高中低頻間的過渡仍舊圓潤連貫。Bluemini做為一款内置DAC的藍牙連接配接器,對聲音的處理表現已經能夠追上甚至超越一些便捷式的耳放了,日常出門逛街隻用插上Bluemini即可,省去攜帶一堆裝置的煩惱。HIFIMAN官方給出的續航時間是8個小時,但我并沒有去驗證,從我開箱使用至今仍未充電但依舊可以使用來看,Bluemini的續航應該是非常可靠的。
HE-R9做為市場上少數的封閉式動圈耳機,提供了多種可玩方式,相比傳統的HIFI耳機隻能通過有線連接配接的方式使用,HE-R9除了能夠插上藍牙連接配接器做為藍牙耳機使用,也能通過USB Type C連接配接電腦作為一款遊戲耳機使用(帶麥克風功能)。而且由于低阻高敏的設計,HE-R9也非常易推,對于前級或耳放的相容度更高,極具可玩性。不管你是專業的耳機發燒友還是普通數位類愛好者,想入手一款封閉性耳機,HE-R9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