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你要身體健康,請喝健力寶"響徹江南北,曾經幾何上,我們以為健力寶可能會動搖可口可樂在全球飲料行業的主導地位,不久之後我們發現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妄想。
10多年前,"怕火,喝王老吉"紅遍五湖四海,我們以為王老吉會挑戰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但不久之後,王老吉和加朵鮑針鋒相對,兩人都敗下陣。
曾經多麼輝煌,現在又是多麼孤獨。
在當今的飲料市場,健力寶和王老吉沒有回歸原點,李精偉、陳紅道如何讓這兩個民族飲料品牌走向榮耀?什麼是衰變?真的是"成也是蕭鶴,敗也蕭鶴"嗎?

李景偉、簡力寶
建利寶創始人李景偉是廣東省佛山市的三水人,生于1939年,父母早逝,人生坎坷。他在孤兒院裡,10歲出去謀生,幹什麼累活都幹活了,隻幹點東西吃。
1973年,經過多年的努力,李景偉成為國營三水酒廠的廠長,幾年後,他帶領酒莊從倒閉的邊緣走到了康莊大道。
1983年,李景偉想生産一種新型碳酸飲料,他找到了廣東省體育研究院的合作,最後經過100多次實驗,終于研制出一種含橙色、堿性電解質的飲料,他将這種飲料命名為"健力寶"。
為了推廣《墾利寶》,李景偉展現了營銷才華,他通過亞洲足協、奧運會、亞運會等體育賽事使《健力寶》迅速成名,家喻戶曉,被譽為"中國的魔水"。
1994年,建利寶的年銷售額突破18億元,成為全國飲料行業的領頭羊,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加起來的銷量都不是健力寶高。
1997年,建力寶年銷售額突破50億元,達到頂峰。此後,建利寶的銷量開始下滑,建力寶公司的内部沖突也越來越突出。
當年,李景寶将建利寶的總部從三水遷至廣州,造成李景偉與上級之間的沖突,再加上改制、上市等問題分歧,建力寶在三年内損失慘重。
2001年,建利寶的股東決定出售其在建利寶的股份,打算從新加坡收購該公司。随後,在輿論的壓力下,雙方談判結束。
2002年1月,28歲的張海"閃電收購"了建利寶,并擔任建利寶董事長兼總裁。從此,健力寶集團從國有企業轉變為民營企業。
在張海賣的簡利寶那天,李景偉無奈地坐在簽名會場的角落裡,仰望着天空中的淚水,一句話也沒說。
張海絕對是傳奇,14歲是特殊功能神童,16歲是氣功大師,21歲變身資本玩家,其實是個騙子。簡利寶落入他手掌的未來是什麼?
張海甚至創立了自己的"第五季"品牌來取代"力寶王"這個金色招牌,他認為"力寶王"三個字沒有價值?結果,到2004年底,公司負債30億元,被迫停産。
2005年初,張海被佛山警方以A錢、挪用資金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幾個月後,台灣統一集團收購了建力寶。
統一集團是台灣最大的食品飲料生産集團,在其治理下,健力寶依然沒有瘟疫和半死不活。2016年11月,美聯航将健力寶賣給了一家香港公司,直到現在。
一開始,建利寶的股份并沒有賣給李京偉和他的管理團隊,而是賣給了一個大騙子。對與錯,昔日的恩怨與糾葛現在怎麼才能說清楚。
可悲的結局不僅是建利寶,還有李景偉,簡力寶賣給了張海幾天,他家裡突然腦出血,從未離開病房,2013年病逝。
李精偉走了,建力寶從此再也沒有崛起,一代民族品牌像流星一樣在天上飛過,一排又一排,再也沒有閃耀過。
陳宏道、王老吉
百年品牌"王老吉"的創始人是王澤邦,創立于清朝,當時廣東瘟疫流行,王澤邦配制了專屬涼茶,因為流行嶺南的功效。
不久後,林則徐到廣東禁鴉片,水和土都不接受感冒,他喝了王澤邦的草藥後症狀好多了。之後,林澤邦送給王澤邦一個刻有金色字"王老吉"的大銅壺,從此,王澤邦以"王老吉"的名義創辦了一家涼茶店。
然而,隨後的戰爭將王岐山的後裔分成兩派:一派留在大陸,另一派在香港發展。内地王老吉品牌最終被廣藥集團控股,香港王老吉品牌仍掌握在王健一王女王手中,生意并不火爆。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東莞人陳宏道通過批發業務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他看好涼茶的市場潛力,在香港找到了王建義,從她手中拿到王老吉的涼茶配方,成立了香港港島集團。
不過,王建一的王老基品牌隻有海外經營權,陳宏道要想拓展大陸市場,必須獲得光藥集團所有"王老吉"商标權。
1995年,陳紅道成立廣醫藥集團洽談合作。而當時廣藥集團的重點不是涼茶,更是無情的手術王老吉,既然有人想要,他們不願意經營,沒有理由不合作。
1997年,雙方正式簽署協定,香港鴻道集團獲得"王老吉"商标使用權。
2000年,雙方同意租賃香港港島集團的"王老吉"商标,直到2010年,加朵集團(宏道集團的子公司)生産旺老吉采用紅罐包裝,而廣藥集團生産的王老吉則使用綠色紙箱。
陳宏道也是營銷大師,2003年"怕火,喝王老吉"的廣告,無處不在,上半年的廣告費用花費超過4000萬元,但收獲不小,年銷售收入6億元,超越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成為中國罐裝飲料市場第一品牌。
同時,為了延長"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期限,陳紅道使用了不正當手段,賄賂光藥集團原總經理李益民,與廣藥集團簽訂了兩份補充協定,分别将租期延長至2013年和2020年。
2004年,李益民和陳紅道都因賄賂事件被調查。2005年,陳紅道從保釋中潛逃,至今未傳回中國。
事件爆發後,廣藥集團和加朵集團開始了争奪"王老吉"商标的争奪戰,曆時6年多,連續21起訴訟,加朵集團連敗21場。2012年5月,官員裁定陳紅道與廣藥集團的補充協定無效,并要求加朵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王老基"回歸廣藥集團,巅峰不再,2019-2020年年銷售額為102.96億元,68.62億元。
2017年,廣藥王老基推出"1828王老吉現沖涼茶"線下茶品牌,2019年宣布五年擴産至5000。到目前為止,"1828年王老吉"還剩下多少家店?
同時,Gadot集團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跌勢之後,2017年虧損5.82億元。多年來,王老吉和加朵都被打敗了。
有人說:"王老吉是兒子,廣藥是親生父親,紅島集團是養父。養父撫養了他的兒子,但養父認為養父綁架了他的兒子。"
王老吉的衰落是誰的手?那是陳洪道嗎?
國産品牌不能持久嗎?
多年來,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國産品牌不僅健力寶和王老吉,還有榮士達、太子奶、太陽神、巨能、三笑等,要麼半死不活,要麼被外資收購,要麼死。
我覺得最遺憾的是建利寶,建利寶曾經創造了輝煌的非凡,但生活并不美好。希望今天和未來的生活作為教訓,不要讓未來成為一個好的國産品牌而死。
對此,您想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