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軍名将放着軍長不當,卻要去當師長,曆史證明他是對的

軍長肯定比師長大。要是讓人選擇,一般人如果能夠選擇當軍長的話,他絕不會去當師長。當然了,這隻是理論上的。放在現實生活中,恐怕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比如今天要說的鄭洞國将軍。抗日戰争時期,國民黨軍隊整編,鄭洞國擔任了第九十八軍的軍長。這個軍的前任軍長是湯恩伯,湯恩伯高升為集團軍司令,鄭洞國接任了軍長一職。

國軍名将放着軍長不當,卻要去當師長,曆史證明他是對的

(鄭洞國和杜聿明等人的合影)

可是鄭洞國并不情願當這個軍的軍長。為什麼呢?第一,這個軍由原來湖北的地方軍隊改編而成,戰鬥力并不強,内部成分也很複雜。鄭洞國是湖南人,好像跟他們無法打成一片。

當然還有第二,那就是湯恩伯這個人,鄭洞國不太喜歡。關于湯恩伯的人品,恐怕很多人都已經略知一二。用四個字來形容他就是,賣師求榮,為了個人的利益不惜出賣自己的恩師緻死。

而且湯恩伯私心太重,行軍布陣,老是偏袒自己的嫡系部隊,好處都給自己人,有危險了卻讓雜牌部隊上前。還一味地大權獨攬,不願意放手讓屬下去幹。鄭洞國認為,湯恩伯不是一個值得跟随的上司,跟着他很難有一番作為。

正在這時,鄭洞國收到了一份邀請,原來杜聿明擔任了新十一軍副軍長,特邀鄭洞國前去擔任麾下榮譽第一師師長一職。當軍長,還是師長?鄭洞國想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向湯恩伯遞交了辭職報告。

國軍名将放着軍長不當,卻要去當師長,曆史證明他是對的

什麼?湯恩伯覺得很不可思議。放着堂堂的軍長不當,去當師長?要知道,一個軍可是管着三個師的呀。鄭洞國這是為什麼呢?湯恩伯想不明白,卻也隻好讓他走了。

鄭洞國為何選擇去當榮譽第一師的師長呢?當時的榮譽第一師隸屬于新十一軍,軍長徐庭瑤,常務副軍長是杜聿明。徐庭瑤曾經是鄭洞國的老上司,杜聿明是他的黃埔一期同學。總之都是老熟人,比較容易相處,不像湯恩伯那麼架子大,難以交流。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新十一軍,是當時國民黨唯一的機械化部隊,裝備在國内是一流的,部隊在名将杜聿明的操練下,戰鬥力那也是一流的。從第九十八軍的軍長到榮譽第一師的師長,鄭洞國可以說是甯做鳳尾,不當雞頭。

國軍名将放着軍長不當,卻要去當師長,曆史證明他是對的

(前排最右邊是鄭洞國,鄭洞國身後是杜聿明)

曆史證明,鄭洞國的選擇是明智的。因為他來到新十一軍不久,軍長徐庭瑤升遷為集團軍總司令了,副軍長杜聿明接任軍長之職。鄭洞國也随之水漲船高,當上了副軍長,同時兼任師長。

新十一軍也換了番号,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第五軍——國民黨的五大王牌之一,公雞中的戰鬥雞。第五軍可謂是将星雲集,和鄭洞國同為師長的戴安瀾、邱清泉都是響當當的國軍名将。

全軍上下朝氣蓬勃,可以說這是用黃埔精神武裝起來的虎狼之師,哪像第九十八軍那麼孱弱不堪呢?很快,第五軍在杜聿明的率領下,血戰昆侖關,重創日軍,經受了戰火的錘煉,一戰名聞全國。鄭洞國當然也開啟了自己的名将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