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球子 稽核/子揚 校正/知秋
在昔日的網際網路時代,英特爾曾風光無限,在半導體領域擁有極高的話語權。但随着時代的發展,半導體領域湧現出一大批實力強大的巨頭,而英特爾的優勢逐漸被削弱。
先是被台積電反超,後遭蘋果抛棄
衆所周知,英特爾是為數不多在晶片設計和晶片生産一手抓的晶片廠商,但由于其十年來諸多決策失誤,未能跟上晶片時代演進的步伐,最終在先進工藝方面,被台積電所趕超,如英特爾的CPU還在采用14nm時,台積電都已經到了4nm工藝節點。
同時,在英特爾極具優勢的電腦處理器領域,再次遭到蘋果的抛棄。進入2021年,蘋果正式宣布抛棄英特爾的X86架構,轉向ARM架構,并對外推出應用于計算機的M1晶片,憑借該晶片出色的表現,獲得諸多使用者的認可。
雖然英特爾方面有在試圖挽回蘋果,但是,蘋果已經下定決心使用自己的M1晶片設計。
重塑昔日輝煌
從上述來看,先是被後來者台積電反超,又遭蘋果無情抛棄,對于英特爾而言,打擊屬實不小。
作為曾經的晶片巨頭,自然不甘被後來者超越,是以,在今年2月份,英特爾便制定了IDM 2.0計劃,要在晶片制造領域重回昔日輝煌。
根據筆者了解,英特爾計劃包括斥巨資興建晶片制造廠,并對外開放晶片代工業務,以及加速英特爾的晶片制造程序。
按照英特爾的計劃來看,要在2025年實作對台積電超越,成為全球第一大晶片制造巨頭。
但在筆者看來,英特爾想要在晶片制造領域實作對台積電的超越,顯然有些癡心妄想。暫且不說技術方面的差距,僅在客戶群體方面,英特爾就與 台積電存在巨大的差距。
根據DIGITIMES釋出資料顯示,台積電的前十大客戶無不是全球頂尖的晶片企業,如蘋果、聯發科、AMD、高通、博通以及英偉達等,甚至連英特爾自己也在台積電的客戶名單中。
不僅如此,此前英特爾CEO還登門拜訪台積電,以期獲得更多的3nm産能。
不過,英特爾重回晶片代工領域第一梯隊應該不是問題。首先,英特爾本身在晶片制造領域就有雄厚的技術積累,是以,在複蘇代工業務方面,相對比較容易一些。
其次,英特爾也在不斷興建工廠,除了在美國本土建立工廠之外,其還計劃在馬來西亞建立新的晶片封裝和封測工廠,目的是未來擴大英特爾在馬來西亞地區的半導體産能。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主導的X86也将面臨巨大威脅。目前,在全球CPU架構方面,已經出現三大陣營,首先是英特爾主導的X86;其次則是AMR架構;最後則是開源中立的RISC-V架構。
根據相關市調機構分析師迪恩.麥卡倫公布的資料顯示,采用ARM架構處理器的電腦市場占有率已經提升到了8%,影響到了以X86架構處理器為主的PC市場。
不僅如此,RISC-V架構雖然無法與X86和ARM相比,但是,基于RISC-V架構研發晶片的企業并不少,如阿裡巴巴、華為等在RISC-V架構上均有布局。
寫到最後
從上述來看,英特爾未來面臨的挑戰并不少,無論是晶片制造還是X86方面,英特爾想要恢複曾經的輝煌,将會有極大的難度。
不難看出,未來全球半導體領域的競争将愈發激烈,英特爾能否笑到最後,這就要看其未來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