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

以往的桑塔納,究竟有多暢銷?最巅峰之時,它手握國内6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連續22年占據國内銷量冠軍的寶座。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然而這樣一款經典車型,近期卻被“産能歸零”。雖非第一次停産,但這則消息傳出後,依舊在網上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桑塔納,怎麼就不行了?

01:輝煌

如今被很多人看不上的桑塔納,放到數十年前,卻是真正的“硬通貨”。

上個世紀,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八十年代,國内大街上除去寥寥兩款老舊的紅旗、上海轎車外,就隻有自行車與公共汽車。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舉國上下,連款國産商務車都造不出來,也正是以,引進國外生産線已是刻不容緩。

中央為此還專門下了指令,最後派出機械部部長趕赴德談判。

之是以選中德國,是因為德國大衆誠意最高,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都能提供支援。

可即便如此,談判過程依舊是痛苦至極,磋商了整整6年,最後才在1984年于人民大會堂将協定簽署下來。

談判細節多自然是常理,但更關鍵的,是德國人質疑中國能否完成桑塔納的自主制造。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不得不說,和“制造業大國”德國相比,彼時的國内,基礎的确非常薄弱。

第一輛桑塔納,所有的零件都是進口的,與其說是造出來的,不如說是組裝起來的。而即便是組裝,勞工們也被搞得心力憔悴,不熟悉現代化制造的他們,根本就沒見過有如此多零部件的汽車,原定兩日的組裝期限,生生拖了一星期才完成。

國内想要完成部件自産,其艱難可想而知。

以往部件形狀有瑕疵,勞工們拎起鐵錘敲一敲,依舊能用,可送到德國那邊,強度檢測就過不了關。

整整兩年過去,桑塔納隻有三樣東西完成了自産:天線、車輪、收錄機。

然而德國人,卻遠遠低估了國人的決心。

時任上海市長的朱镕基立下“軍令狀”:完不成桑塔納的國産化,自己就辭職!

七年之後,這個目标達成,産量也暴漲到了15萬輛。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産量提升後,桑塔納開始了“全國普及化”,還成為大量政府人員的公務車,或許由于這個原因,桑塔納被套上了層“官車”、“豪車”光環。

最初一段時間,即便你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桑塔納,因為購買之前,還需要申請名額和介紹信。

許多黃牛,光賣名額就賺得盆滿缽滿。

越是“饑餓營銷”,國人們的桑塔納情節就越加嚴重,以至于在購買限制取消後,不少老闆放着百萬的勞斯萊斯不開,非要用桑塔納鎮場子。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對他們而言,勞斯萊斯隻是豪氣,隻有桑塔納才是真霸氣。

1998年,這款“神車”的累計銷量突破100萬大關,要知道,彼時的國内轎車市場還尚未成型。

02:衰弱

誰也沒想到,桑塔納會衰頹得這麼快,截至2012年,它的總銷量走到了400萬的關卡。

咦,400萬,是不是挺不錯了?98年它才100萬,整整翻了四倍。

但知情人士就知道:這不夠,這個資料遠遠配不上它的“神車”稱号。

實際上,随着國内汽車市場發展,2010年後各類車系銷量都迎來顯著增長,可行業一片紅火之際,桑塔納卻拉了垮,銷量不增反減。

歸根結底,還是桑塔納變懶了。

早期的市場競争中,桑塔納盛名在外,而盛名絕非虛名,是建立在強悍的硬實力上的。

開過桑塔納的,都說它性能好。

彼時,1.8L電噴發動機的桑納塔,馬力能蔑視全部的中級車;五檔變速箱,本是豪車專用,桑塔納也愣是裝備了;皮實的品質,更是在不少車禍中“救下”乘客的命。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為增強司機操作感,桑塔納甚至還許諾“每年改進動力系統”。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桑塔納卻開始變懶了,說好的改進性能,卻是改到性能“有所下滑”。

且不說二十年沒變的外觀,竟連車内的塑膠,也能二十年不換。

跌落神壇的桑坦納,口碑一路下滑,韓寒就評論過其為“上海計程車”,認為自己開出去實在掉價。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好好的一款神車,就這樣變成了“垃圾車”。

2010年,桑塔納銷量為21.01萬,到了2011年,下跌到了20.40萬輛。一片欣欣向榮的汽車市場,銷量下滑的它顯得極為刺眼。

最後在2012年,桑塔納于一片消費者的抱怨聲中,被迫回爐重造。

然而造出的新款桑塔納,卻讓不少老車迷更為失望。

失望的不是外觀,而是新款的吃相實在太過難看。

原本老款标配的汽車部件,換到新款上,搖身一變就成“額外服務”。

所謂額外服務,就是你想要,得加錢!

例如防撞梁上,螺絲孔都給你打出來了,可就是不給下螺絲。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大衆對桑納塔有情懷,可桑塔納卻将情懷明碼标價,一心想要割韭菜。

03:為何而“亡”

2012年的新版,終究沒能盤活這個品牌,不少粉絲更是直言:桑納塔已死在了2012年。

原本定價20萬都供不應求,此後卻一再滞銷,就連兩三萬的骨折價,4S店都得看消費者臉色。

有人說,桑塔納被上汽大衆“抛棄”,是因為碳積分的罰款,導緻賣一輛虧一輛;還有人說,是因為晶片短缺,是以不得不停了桑塔納的生産線。

可要電動化轉型,上汽為何就不願帶着桑塔納?同樣都是晶片不足,為何就一刀砍在它的頭上。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桑塔納品牌不行了。

在大衆看來,桑塔納是真的“誠意不足”。

看看人家紅旗,雖無銷量壓力,可積極性卻一點也不差,聽到有人質疑它創新不足,它轉頭就重做了設計,用“紅旗H9”證明自己“國産第一豪車”的名頭不是蓋的。

本是一代神車的桑塔納,卻因吃相難看,即将退出舞台

即便是作為汽車強國的日本,也有不少人成為它的粉絲。

再者就是比亞迪,埋頭苦幹數年,幹出震驚四座的刀片電池。

也正是以,這些經典品牌不僅沒有被歲月埋沒,反而越來越香。

這種服務精神,曾經的桑塔納身上也能看到,隻要使用者提出合理的意見回報,它都會及時翻新改款。

但這種改款,後面卻變了味,越改反而令使用者越惱火。

對品牌來說,情懷不應是韭菜刀,而是鞭策自己不斷前行的動力,可桑塔納恰恰沒有做到這一點。

回望過去,國産桑塔納起點就很高,于萬衆矚目中橫空出世,此後紅火了數十年,然而随着時代發展,卻被市場慢慢邊緣化。如今衆人還在猜測,這次的停産,究竟是與2012年一般的“假死”,還是徹底的永别?

桑塔納,還有東山再起之日嗎?

注:本文部分圖檔來自網絡,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作者:向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