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師風采丨護理學院士郭佳:播撒天使之愛 雕刻醫者仁心

教師風采丨護理學院士郭佳:播撒天使之愛 雕刻醫者仁心

郭佳正在聚精會神給同學們上課。

紅網時刻記者 張興誠 長沙報道

“護士不就是打打針、發發藥嗎?”

“護理工作還能出博士,還能出院士?”

對護理工作多一些了解的人,或許可以容易地對第一個疑問進行反駁,但若說到護理也需要“科研”,也能夠走出院士,不少人可能就“迷惑”了。

但第二個問題的答案确實是“能”。

在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就有這麼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青年女教師,不僅在27歲時獲得中南大學與耶魯大學聯合培養的護理學博士學位,37歲晉升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更在38歲時當選為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她就是郭佳老師。

多年來,她帶着對護理事業的執着與熱愛,潛心護理教學與科研,為護理人才的培養和護理科學的發展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教師風采丨護理學院士郭佳:播撒天使之愛 雕刻醫者仁心

郭佳在耐心地輔導學生。

深耕護理結出碩果

作為國内護理領域的優秀人才,郭佳對護理工作的認識,也曾有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

上大學之前,護理工作在她眼裡,與在普通人眼裡“打針發藥”的印象沒有什麼兩樣。但随着認識的深入,尤其是讀研、讀博之後,她逐漸深刻地認識到,護理工作的作用不僅局限于打針發藥、緩解和治愈疾病等健康促進方面,更能在人類疾病預防和康複、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等領域發揮巨大作用。

偉大的事業,離不開先進理論和科學方法的指導,而要想在理論或研究方面實作突破,改變目前某些困擾人們的現狀,必須有人潛心科學研究,在護理科研中努力探索。

郭佳立志要做的,就是那個探索者。

為了做到有的放矢,她把科研的重心放在了糖尿病的預防與管理領域。促使她作出這一決定的契機,緣于碩士二年級時聆聽的耶魯大學護理學院院長Margaret Grey教授的一次講座。

Grey教授因開發應對技能訓練以幫助1型糖尿病患兒提高疾病适應水準的研究而全球知名,她的講座讓郭佳深刻認識到,1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預後,90%靠的是護理。但在當時,這一特殊人群尚未受到國内臨床和科研人員的重視,患兒患病後的療效往往不夠理想。這讓郭佳很受觸動。

2008年夏天,在國家留學基金委和美國雅禮協會的資助下,作為聯合培養博士生,郭佳前往美國耶魯大學,跟随Grey教授的研究團隊學習一年。這一年,她接受了系統的護理學博士生核心課程的學習,并在Grey教授的國家級科研項目組工作,真正開始了1型糖尿病管理的研究。

國際高水準的科研啟蒙,給了她莫大的科研熱情,奠定了紮實的科研基礎,潛移默化中,她對護理學科的認可開始深入骨髓。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她發現,由于年代久遠,經典的兒童時期慢性疾病适應理論模型,已無法解決當下治療中的新問題,也無法回答諸如各因素間如何互相作用、患者适應水準如何等問題。基于此,她和自己的導師一起,率先建構并驗證了兒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适應理論模型,并驗證了其有效性,解決了我國在兒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方面缺少相關理論模型的難題。

郭佳的這一成果對中國今後1型糖尿病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對改善患兒的疾病适應狀況、提高其生活品質和代謝控制水準發揮了關鍵作用。

2015年,郭佳開發并驗證針對國内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應對技能訓練(Coping Skills Training, CST)項目,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是護理領域較早獲得該基金資助的項目。她滿腔熱情地投入學習和科研,并且不斷思考着如何讓更多患者從預防、護理科研中受益。

2011年和2014年,郭佳分别進入中南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開展博士後科研工作,博士後的學習經曆讓她接觸到了婦女慢性疾病預防領域。2016年,郭佳獲得美國中華醫學會公開競标項目資助,對有妊娠糖尿病史的農村婦女實施生活方式強化訓練,開發了一套訓練方案及配套标準化視訊,該項目近幾年成功推動了湖南省優質護理服務和弱勢婦幼群體健康促進服務的落實,并有望成為湖南省婦女慢性疾病精準預防實踐的突破口,在國内外護理學科領域都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教師風采丨護理學院士郭佳:播撒天使之愛 雕刻醫者仁心

接受學生們的生日祝福。

亦師亦友醉心教學

“老師性格很開朗,亦師亦友,和她在一起沒有代溝,我們很尊重和喜歡她,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015年晉升為副教授并遴選為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2020年晉升教授并遴選為博士研究所學生導師,自2011年留在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任教起,在醉心科研成果頻出的同時,郭佳也一直是一名深受學生尊重與喜愛的老師。

她認真評估教育現狀,開發教學手段,立足護理教育,主編或參編了兩部教材,參與開發了一門國家級和兩門省級一流精品線上開放大學課程。

她不斷革新教學模式,以“問題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積極思考,獲得學生們一緻好評。

她推動“思政育人”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将思政教學元素有機地融入專業課程中,通過講述醫學先賢愛國事迹,講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感人事迹,不斷增強學生們的愛國情懷,增強學生們選擇學醫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一名研究所學生導師,她十分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總是告誡我們要多讀文章,多思考,多問為什麼,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的辦法。郭老師還經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對我們的論文進行嚴格的批注,有時甚至花上幾個小時為學生進行耐心的講解。”提起郭佳,她的學生都這樣表示。

她與團隊一起開發了針對護理碩士和博士生的《循證護理》《循證護理理論與實踐》和《Utilization of Research in Evidence Based Practice》等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前沿性循證基礎課程,提升了學生們運用循證證據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促進了護理學科的發展。

2017年-2021年期間,她共培養護理碩士研究所學生18名,博士研究所學生2名,其中3名研究所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學金,2名研究所學生獲得中南大學校長獎學金,7名學生獲得省級及校級課題,4名學生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深造。

因為教學工作突出,她榮獲“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能手”“中南大學2018-2019學年優秀班導師”“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教師發展獎”、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部屬高校正高組二等獎(排名第三)、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暨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等,實作了科研、教學雙優同進。

教師風采丨護理學院士郭佳:播撒天使之愛 雕刻醫者仁心

和同僚們并肩作戰。

服務社會心懷博愛

在做好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的同時,郭佳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用一顆博愛之心在社會服務方面貢獻力量。

2018年6月至12月,郭佳赴澳洲阿德萊德大學JBI循證衛生保健中心學習循證護理實踐方法,此後,她緻力于運用循證醫學方法解決臨床實踐問題,已參與指導了10多個醫療機構完成50餘項證據轉化,累計教育訓練近4000名醫護人員。

她帶領團隊重點關注農村地區弱勢人群的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連續14年志願服務于“湘雅康樂營”活動,為兒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群體提供最佳的研究證據實踐,提高了這一群體的疾病适應能力,降低了他們的疾病負擔。

在活動現場,她發現大多數患者都存在睡眠問題,于是率領研究團隊開放了針對兒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衛生健康方案。目前,該方案已在湖南省和河南省幾家試點醫院推行,患者及其家長反響良好。

不僅如此,她還開發了符合農村地區糖尿病高危婦女生活習慣、風俗習慣的生活方式強化訓練方案,并針對基層醫院護士健康管理和疾病預防能力不足的現狀,制作了标準化視訊和簡易操作手冊。目前,該操作方案已在株洲攸縣、張家界永定區、長沙市多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推行,切實改善了目标人群的生活品質。

疫情期間,針對醫學生尤其是護理專業學生疫情防控相關教學資料甚少的問題,她還率先開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其護理》MOOC課程,為醫學生提供專業、嚴謹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知識,獲得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 ”網重點推薦。她也是以也在中南大學五四評優中榮獲了“疫情防控青年突擊手”稱号。

多年來,郭佳始終活躍在科研一線,活躍在以糖尿病為主的慢性疾病預防與管理領域,截至目前已主持重點科研項目二十餘項,項目經費300餘萬元,其中不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多項美國中華醫學會公開競标科研項目。

此外,她還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7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54篇,包含SCI收錄42篇。

因科研業績突出, 2019年,郭佳得以入選湖南省科技廳“湖湘青年科技英才”計劃,2020年獲中南大學盧惠霖科研獎勵金,并于2021年7月當選為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

教師風采丨護理學院士郭佳:播撒天使之愛 雕刻醫者仁心

郭佳與所帶的2018級碩士研究所學生畢業合影。

面對榮譽,心懷感恩

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素有“白衣天使”之搖籃的美譽,其護理專業起源于1911年的雅禮護病學校,該校是我國最早開辦護理教育的院校之一,也是久負盛名的“南湘雅、北協和”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湘雅護理學院的一員,郭佳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曆,滿是感動和感恩:“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科研啟蒙階段,師從何國平教授,睿智的導師教導我,學做學問的同時更要學習做人、做事,向身邊的榜樣學習,至今仍深深地影響着我。在工作中,護理學院李濤書記、唐四元院長等上司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援,滋養了我的成長,同僚們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給予我莫大的幫助和鼓勵......”回憶這段難忘又催人奮進的經曆,郭佳說:“我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是基于湘雅護理學院這個實力和聲譽俱佳的雙一流建設平台,我一定要用加倍的努力,緻力于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争取新突破,為湘雅護理學院的學科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