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真實的“孫若微”:逼走皇後,渴望權力,被稱為一代妖後

近日,由湯唯、朱亞文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這部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講述的是明朝初年,一位名叫孫若薇曆經五帝六朝的故事。孫若薇一角,是根據曆史上真實的人物明宣宗孝恭章皇後孫氏改編而來。曆史上真實的她,與劇中呈現出的真誠坦率、有情有義的形象相差較大。

曆史上真實的“孫若微”:逼走皇後,渴望權力,被稱為一代妖後

孫氏的出生年月不詳,史書記載她是山東鄒平人,其父是永城縣主簿孫忠。她自幼聰慧,漂亮。恰好明仁宗張皇後的母親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人,經常出入皇宮,并在張皇後的面前說孫氏非常賢德。有了她的推薦,十歲左右的孫氏才得以進宮。

當時朱棣讓時為太子妃的張皇後親自教孫氏宮中禮儀,足以看出朱棣對這個孫媳婦的重視。不久,朱瞻基成婚,濟甯胡氏,也就是後來的胡皇後為正妃,而孫氏隻為嫔。為此,彭城伯夫人經常跟張皇後抱怨,但張皇後賢良淑德,不言此事。

曆史上真實的“孫若微”:逼走皇後,渴望權力,被稱為一代妖後

在朝夕相處中,孫氏與朱瞻基也積累了深厚的感情。宣德元年,朱瞻基登基為帝,按照舊時禮制,胡氏被封為皇後,孫氏被冊封為貴妃。孫氏的發迹,可以說時母憑子貴。她先為朱瞻基生下一個女兒,後又生下明宣宗的長子朱祁鎮。而胡皇後,隻生下了兩個女兒。有了皇子,明宣宗對孫氏的寵愛更上一層樓。

之後,明宣宗以胡皇後無子為由,逼迫胡皇後讓出後宮之主的位置。為了廢後,他還召集大臣們商議,聲稱自己年過三十才有了兒子,自古就有母從子貴,但皇後該怎麼處置?同時,他還列舉了胡皇後的一些過失。孫氏内心對皇後之位觊觎已久,卻假意推辭說:“皇後病好之後,肯定能生下皇子。”

曆史上真實的“孫若微”:逼走皇後,渴望權力,被稱為一代妖後

宣德三年,胡皇後被廢,退居長安宮,由孫氏接任皇後之位,一統後宮。胡皇後被廢,孫氏在背後出了不少力,在明宣宗面前吹了不少風。不想辦法擠走胡皇後,孫氏怎麼能得到後位?張太後憐憫胡氏,遂經常召居她住在清甯宮,内廷朝宴時,還讓她坐在孫氏之上。對此,孫氏非常不滿,明明自己才是一國之後,而胡氏隻是一個廢後,憑什麼坐在自己的上方?

宣德十年,明宣宗駕崩。次年,孫氏的兒子朱祁鎮登基,故她被尊為皇太後。正統十四年,朱祁鎮不顧于謙等人的勸阻,執意禦駕親征,前去讨伐來犯的瓦剌,結果被俘,明朝陷入空前危機。孫氏聽從于謙的意見,固守京師,讓庶子朱祁钰即位,才逐漸穩定了局面。

曆史上真實的“孫若微”:逼走皇後,渴望權力,被稱為一代妖後

兒子被俘,孫氏四處籌措珍寶,企圖将這些作為贖金,迎回兒子。朱祁鎮回到明朝時,早已改朝換代,權力誰會不喜歡?是以,朱祁钰沒有将皇位還給他,還将他軟禁起來。沒過幾年,朱祁钰去世,朱祁鎮趁機聯合朝中大臣發動政變,奪回了皇位。

曆史上真實的“孫若微”:逼走皇後,渴望權力,被稱為一代妖後

天順六年,孫氏去世,與明宣宗合葬在景陵。雖然她在明朝為難之際,摒棄了朝中部分大臣遷都南京的提議,固守京師,成功保衛了明朝的統治。但她對胡皇後所使得手段,加上任由大宦官王振禍亂朝政而坐視不管,讓自己被後世飽受批評,被稱為“一代妖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