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馬帝國老百姓:我甯願把手剁了,也不想去軍營

本文分為4部分

1部分講

羅馬帝國尚武精神的喪失(甯願剁手也不當兵)

2部分講

宮廷大臣的職務

3部分講

羅馬帝國的刑罰

4部分講

羅馬帝國繳納貢金的法則

1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羅馬帝國皇帝的各種集權措施以及這些措施對老百姓的影響(受傷最大的總是老百姓),這一次我們再來關于羅馬帝國的各種事。

首先,我們來講講羅馬帝國的軍隊,

在早期的羅馬帝國社會上有尚武之風,有了尚武之風,人人都會想着鍛煉身體,才能在打架中打赢别人,有了這樣的想法,老百姓自然就會有強健的體魄。

羅馬帝國老百姓:我甯願把手剁了,也不想去軍營

但是随着羅馬帝國的逐漸強大,老百姓們也開始喜歡享受生活,不喜歡整天打打殺殺。是以,羅馬帝國社會的尚武之風開始慢慢消失。

尚武之風消失之後,老百姓開始不喜歡加入軍隊,當時的皇帝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地訂了很多懲罰條例,這些條例就是你不去當兵要接受各種處罰。除了懲罰條例之外,也定了很多獎勵措施,但這些獎勵措施大都沒啥用。

當時的老百姓為了不被懲罰,隻能被迫去當兵。但是此時的這些兵已經沒有早期的兵那麼勇猛,因為當年那種尚武的風氣已經消失了。

此時的老百姓為了不當兵,甚至能夠把自己的手指給剁了(當時的老百姓對自己不是一般的狠,從側面也可以反應出當兵不是一般的苦)。

羅馬帝國老百姓:我甯願把手剁了,也不想去軍營

到了後來,皇帝想出了一種辦法,這種辦法就是讓外族加入軍隊。這個辦法确實是好辦法,因為這個辦法實行之後,羅馬帝國的軍隊再也不缺人,而且戰鬥力也提上來了。

2

講完了羅馬帝國的軍隊,我們來講講羅馬帝國的宮廷大臣。

衆所周知,總督和将軍這兩類人基本上都是遠離皇帝的,他們通常都是在自己所管轄的地方運用着皇帝賦予的權力(他們本身也相當于土皇帝)。

在交通不友善的古代,他們可能一輩子跟皇帝都見不了幾面,而在那個時代跟皇帝見面最多的大臣,自然就是宮廷大臣。

羅馬帝國老百姓:我甯願把手剁了,也不想去軍營

羅馬帝國皇帝通常都有七位最為親近的大臣,這七位大臣通常被皇帝加封為特勳階,他們通常負責有關皇帝個人安全,計劃,财産管理等内容。

當時皇帝睡覺的地方也是有專人負責打理的,通常這個負責打理的人是皇帝最信賴的宦官,他的職責就是看好皇帝睡覺的地方以及侍候好皇帝的辦公娛樂。

幹這個事的宦官雖然表面上沒啥權力,但是有一個成語大家肯定聽過,這個詞語就是狐假虎威。

這個普通人都能懂的道理,當年能夠混到給皇帝看門的宦官自然能夠想到,是以他們的權力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大。

除了這些官員之外,宮廷裡還有很多很重要的官,比如國務大臣,禦前大臣,财務官,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羅馬帝國老百姓:我甯願把手剁了,也不想去軍營

3

講完了羅馬帝國的這些宮廷大臣,我們來講講羅馬帝國的刑罰。羅馬帝國的法律對于公民而言十分仁慈,因為這些法律裡基本沒有什麼酷刑存在,但是對于奴隸而言,這個法律根本不是一般的痛苦,而是非常的痛苦,因為對于奴隸的法律有一大堆酷刑。

當時的人絲毫不把奴隸當人來看,是以奴隸們基本上都是過着連狗都不如的生活。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對于當時有權有勢的人而言,法律就是笑話,他們隻要給法官撒點錢就能獲得無罪。

羅馬帝國老百姓:我甯願把手剁了,也不想去軍營

就這樣過了幾百年,一個皇帝突然覺得有人想殺自己,于是他頒布了一條法律,這條法律的意思就是不管是什麼人隻要有想把皇帝宰了的想法一律判死刑。

羅馬帝國老百姓:我甯願把手剁了,也不想去軍營

4

講完了羅馬帝國的刑罰,我們來講講貢金,貢金是什麼東西呢?相信大家從這兩個字就能猜出大概得意思,沒錯,貢金這兩個字就是貢給皇帝的錢的意思。

當時羅馬帝國收取貢金的方法就是先對你進行财産評估,然後根據你的财産評估出你要交的貢金。

當時的貢金通常是用貨币進行支付,但是羅馬帝國後期的老百姓越來越窮,窮的隻要把貢金交出去,一大家子就要準備一起去另一個世界。

羅馬帝國老百姓:我甯願把手剁了,也不想去軍營

是以當時的皇帝有一種能夠很快速的獲得民心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是免除貢金。因為把貢金免了,在一定程度上也救了很多人的命,那些是以而活下來的人自然也就會對皇帝感恩戴德,進而安安分分的勞動着,不會天天想着要造反當皇帝。

講到了這裡,本文要講的内容也就講完了,我們明天見。

參考資料:《

羅馬帝國衰亡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