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以前和大家讨論三國總是聊些能征善戰的猛将,今天咱們換個角度,聊聊三國中的謀士。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司馬懿是非常特殊的人,至少在曹魏陣營中他比較特殊。愛讀三國的朋友能夠發現,在鼎立的三國時代,魏蜀吳三方的風格迥異:曹魏出将才,經常湧現出那些即能沖鋒陷陣,又能領兵攻守的人物,比如張遼、曹仁、張郃、夏侯淵這些人;東吳出帥才,陣前厮殺的不多,但運籌帷幄的不少,像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些人;蜀漢出猛漢,關羽、張飛都是萬人敵,趙雲、黃忠也挺能打,動手能力很強。

曹操麾下謀士和武将之間似乎有個比較明顯的界定。出謀劃策的就是謀士,更趨向于戰略指導,從來不領兵戰鬥;領兵打仗的那就是武将的事,用計用謀也是戰術方面的。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這個司馬懿确實比較另類,謀臣挂帥,既有戰略,也精通戰術,他還很懂政治和經濟。諸葛亮多次北伐無功而返,司馬懿其實在戰術上從來就沒有赢過一把,靠的都是政治和經濟上的優勢。

蜀魏兩軍對壘,蜀漢從整體實力上并沒有什麼優勢,但諸葛亮是個戰術大師,他能很敏銳的地發現,敵人軍隊排程和運動時瞬息之間暴露出來的漏洞,而給予緻命的打擊。如果雙方鬥戰術,司馬懿肯定不是對手,但他聰明之處就是不給諸葛亮這個機會。不取即不失,不得即不舍。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那司馬懿的戰術水準如何呢?

當然是很厲害的。新城平孟達,遼東征公孫淵,都是長途奔襲,出敵不意,以雷霆萬鈞之勢摧枯拉朽地解決問題。有人說司馬懿善守不善攻,那是胡說,司馬懿非常擅長進攻。他隻是遇到諸葛亮以後才守的,那也是沒辦法,搞不過人家。

是以要分析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咱們得從戰術水準和戰略頭腦兩個方面進行解讀,主要以他的戰役表現為依據。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一、抗關羽

關羽北征,奪取襄陽,兵圍樊城。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

威震華夏

”。司馬懿為曹操獻計,派使臣過江東說服孫權起兵偷襲荊州,關羽敗亡,樊城圍解。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二、襲孟達

降将孟達在新城謀叛,司馬懿率兵遠行千裡之遙,晝夜兼程,突然殺至新城,迅速攻破毫無防備的新城,“

斬達,傳其首

”。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三、退諸葛

諸葛亮趁着曹魏大司馬曹真病故,率兵突襲天水,司馬懿奉命率兵“

拒之

”,通過四個月的僵持,“

以亮退走

四、平匈奴

匈奴的胡薄居姿發動叛亂,司馬懿派遣部将胡遵率兵“

追讨

”,很快就“

破降之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五、敗南圍

諸葛亮再次北伐,司馬懿派張郃攻南圍,自率兵馬遠襲諸葛亮主力,被諸葛亮派魏延、高翔、吳班“

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铠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

”,司馬懿“

還保營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六、失張郃

諸葛亮亮退軍,司馬懿“

使合追之

”,被諸葛亮設下埋伏,“

乘高布伏,弓弩亂發,矢中合髀

”,一代名将張郃殒命沙場。

七、退蜀軍

諸葛亮再次北征,“

出斜谷,屯渭南

”,司馬懿率諸兵拒守,“

連圍積日,亮數挑戰,宣王堅壘不應

”。諸葛亮五丈原病逝,其軍退還。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八、定遼東

遼東公孫淵謀叛,“

帥衆讨遼東

”,奇師遠襲,突然殺至,将公孫淵圍于襄平,“

大破之,傳淵首于京都

我們發現,司馬懿還是很善于奇師遠襲的,迅如雷霆,三下五除二就解決戰鬥,非常麻利。但一遇到諸葛亮就縛手縛腳,完全發揮不出來,即使在兵力和後勤都完全占據上風的情況下,仍然被全面壓制。

是以,要論戰術水準的話,司馬懿并不能算是多麼出類拔萃。比起算無遺策的諸葛亮、精明剔透的周瑜、詭計百端的龐統、靈動深長的陸遜來都要遜色不少。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要論戰略頭腦,在曹魏陣營中,郭嘉是首席謀士,屢次為曹操出謀劃策,以弱勝強,挾天子以令諸侯,平呂布,破袁紹,定四州,“

遼東遺計

”更是精彩絕倫;其次是荀彧,是曹魏陣營的定海神針,大略小計,面面俱到;再次有賈诩,這是三國中的“

西毒

”式的人物,把天下豪傑都玩弄于股掌之中;再次還有程昱,也是智謀深長,心細如發,有極強的辨識力。

但司馬懿有他自己的獨特之處:

綜合能力強

。戰略頭腦、戰術意識、政治認知、經濟管理、協調能力各個方面都沒有短闆,最重要的一點——

司馬懿沒有政治包袱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沒有了政治包袱,這人就可怕了。在那個時代,政治包袱壓倒了很多英才俊傑。荀彧和荀攸夠精明,但因為有了政治包袱,就墜入了漩渦。諸葛亮也是因為存在政治包袱,至使多次在戰術占優的大好形勢下,戰略失敗,功敗垂成。

三國“

毒士

”賈诩就是個沒有政治包袱的人,夠可怕不?整個三國的亂局就是他一手造成的,幾代英雄豪傑的共同努力都解決不了他出的難題。為什麼他厲害,一旦丢掉了政治包袱,他所有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擷取實利,什麼招數都能夠使出來,不惜代價,不計後果,不擇手段。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要單獨論某個方面的智謀,司馬懿并不算很突出,戰略頭腦比他強的有很多,戰術水準比他高的也有很多,政治眼光深遠的也有很多人比他強,搞經濟、外交、人事、管理各方面都有很多人比他強的。但要論綜合能力,那除了曹操、劉備這幾個大boss,還真沒幾個比他厲害的。

咱們經常說到某些枭雄,喜歡用一個詞――“

雄才大略

”。一是雄才,二是大略,同時具備這兩點的太稀少了。很多諸侯級别的人是有大略而無雄才,或者有雄才而無大略。司馬懿是兩樣兼備。更恐怖的是,司馬懿還有個好身體,鋼鐵般的意志,能熬到所有方面比他強的人全都死翹翹了,任何一方面都沒有人再能夠威脅到他,一出手就掃平了所有的障礙。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是以說,最終司馬氏能奪取天下,确實是因為司馬懿的能力強。雖然我對這個司馬老兒很不喜歡,但不能不承認,他的綜合能力确實是非常非常強的。

三分歸一對于司馬家族來說确實是個好事,當皇帝了嘛。但對于整個天下來說,卻是日趨消弱了。大家可以發現,漢末三分,中原地區都亂成那樣了,匈奴、鮮卑、羯羝,羌族、南蠻這些人敢惹漢朝嗎?仍然不敢。曹操一句話,左賢王就得老老實實交出老婆;孫權還極力向南擴張,他的地盤上都能搞到大象;諸葛亮也壓得蠻王服服貼貼。

最終一統三國的司馬懿,在三國前期謀略值能排多少,在魏國呢?

司馬家當了皇帝,整個國家三分歸一,反而更虛弱了。大家知道,在曆史上,晉朝幾乎是個最沒有存在感的朝代,治理水準不堪一提,那是真的孱弱窩囊得夠可以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