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皇室仿佛向來是多情又專情的,皇太極娶了姑侄三人,但他隻親封了一個人為他的元妃,寵了一生,在她去世兩年之後也跟着去了。而皇太極的兒子福臨也是獨寵一人,在皇後還在世的時候就給她冊封了皇貴妃。其實算起來順治的兒子康熙也繼承了先輩的專情,對那個11歲就嫁給他的女人不惜違背祖訓。

康熙不惜違背祖訓的這位女人就是孝誠仁皇後,赫舍裡氏。好多年以前大火的《宮》裡,就有描述過康熙對于赫舍裡的眷戀。1654年2月3日,當朝大臣赫舍裡·索尼的家裡迎來了一位小千金的出生。她就是未來的赫舍裡皇後,她的家族有着極高的地位。父親和爺爺都在朝堂擔任要職,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駕崩。當時繼任的三皇子玄烨才八歲,順治下了遺诏令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鳌拜四人輔政。
玄烨出生在1654年5月4日,不過按照順治年來算,赫舍裡出生在順治十年,玄烨出生在順治十一年,兩人實際上相差一歲。長在這樣的家庭,以後進宮是很有可能的,是以從小赫舍裡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飽讀詩書,儀容儀表都要做到最好。四大輔政大臣之中鳌拜嚣張無比,索尼當時不願意跟鳌拜發生沖突。
于是孝莊皇後就改變了前兩朝一直都是在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家族娶皇後的傳統,康熙四年(1665年)下令11歲的玄烨迎娶12歲的赫舍裡氏為皇後。其實當初選皇後的時候,裡面不僅有赫舍裡氏,還有鳌拜的女兒和遏必隆的女兒,鳌拜的女兒是被剔除了出去,遏必隆的女兒就進宮成為了庶妃。說起來赫舍裡皇後進宮還有點坎坷,當時鳌拜不同意,但是孝莊太後堅持。
他們兩個年紀相仿,赫舍裡皇後又端莊大方、溫柔得體,是以很是玩得來。索尼日後在朝廷之中也就跟鳌拜相對,隻是他沒有活太久,康熙六年(1667年)剛被冊封為一等公不久就病逝。即使她的祖父病逝,赫舍裡氏的寵愛依然沒有減少。康熙八年(1669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下嫡長子承祜。康熙開心得不得了,但四歲不到,承祜就病逝。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赫舍裡再次生下嫡次子胤礽。但不幸的是皇後難産昏迷不醒,才21歲的赫舍裡皇後在下午病逝。康熙這一天可謂是經曆了大喜大悲,好不容易得到了心心念念的嫡子,但心愛的皇後卻去世了。
根據史書記載,當時北韓使臣觐見,康熙都沒見,一直在赫舍裡的靈柩前陪伴她。在之後的六個月裡,一共去了梓宮所在的鞏華城34次。前後多年一共是去了80多次。康熙十六年,剛冊立新皇後的康熙過了幾天又去了鞏華城,後來的兩位皇後想必也很是心酸吧。
而康熙違背祖訓的事就是冊立太子,大概是愛屋及烏,他對于赫舍裡拼死生下的胤礽極其疼愛。一出生就取了乳名,兩歲的時候更是預立他為儲君。要知道,清朝的祖訓是生前不能事先預立太子,同年在嫡長子承祜生祭時。康熙還親自給胤礽舉辦了皇太子典禮,愛之深切。後來再次違背祖訓,廢了太子的情況下再次複立。這些何嘗不是出于對他母親的愛呢?
參考資料:《清史稿》、《康熙朝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