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3年主席去世7年之後,他的身份才被發覺,竟是兩彈一星的功臣

文 | 文史檔案局

1983年主席去世7年之後,他的身份才被發覺,竟是兩彈一星的功臣

在1983年,準備給主席的三弟毛澤覃發放烈士證書的時候,卻意外發現毛澤覃竟然還有一個在世的兒子,于是有關部門又開始進行調查,從調查得知毛澤覃的這個“在世”兒子名叫毛岸成,是毛澤覃的第二個兒子。但是意外的是不管相關部門怎麼調查,都查不到這個人的蹤迹,奇怪的是在檔案上也沒有他的死亡證明,毛岸成的第二個兒子怎麼就憑空消失了呢?這些年他都去了哪裡?身為毛主席的親侄子又為何如此的默默無聞呢?

不為人知的秘密逐漸浮出水面

在主席逝世後,組織上決定将毛主席的弟弟列為烈士,我們都知道主席一家都是無産階級實踐家,主席的哥哥在主席去世之前就已經因為革命離開了我們,在那個局勢動蕩的年代,國家并沒有條件為那些英雄們加以褒獎。

1983年主席去世7年之後,他的身份才被發覺,竟是兩彈一星的功臣

祖國建立之後,我們從來都沒有忘記過先輩們做出的那些貢獻,一直都在想着如何賦予他們應有的功名,包括主席的哥哥,當有關部門在調查中毛岸覃的家庭背景時,發現他的家人已經全部去世,但是卻意外得知,毛澤覃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很久之前就為國家犧牲了,檔案中有明确的的記載,而毛澤覃的小兒子卻隻有出生記錄,其他的什麼也沒記載,而且連一些和毛澤覃比較親近的人都沒聽說過他還有一個小兒子。

讓調查人員感到很迷惑,如果他和他的哥哥一樣是在戰争中犧牲的,那麼肯定會有記錄,既然檔案中什麼也沒記載,是不是就表示着他還活着。

1983年主席去世7年之後,他的身份才被發覺,竟是兩彈一星的功臣

這是一條十分重要的線索,從業人員們立馬就展開了調查,這一段不為人知的事情終于浮出了水面。那麼為何毛岸成要改名為賀麓成呢?

真實身份

毛岸成在1935年出生于贛南山區,父親是毛澤覃,母親是張子珍的妹妹賀怡,在他兩個月大的時候,父親毛澤覃落入了敵人的手裡,抓到毛澤覃之後敵人還不罷休,還想抓住她的母親賀怡,賀怡隻能将才出生兩個月的毛岸成放在親戚家寄養。然後跟随着大部隊轉移。

這家人為了保護毛岸成不被敵人發現就将名字改成了賀麓成,就這樣賀麓成在親戚家生活了十四年,他一直都以為賀調元就是自己的爺爺,總是問;“爺爺,我的父母去了哪裡?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不來看我呢?”賀調元總是回答說;“他們是很偉大的人,有着更重要的事情去做,等事情結束,就會回來找他”。

賀麓成從小就很聽話懂事,不過村裡的人大多數都愛說些閑言碎語,賀麓成在村民們的口中大概猜到了自己的父母可能都是戰士,于是從那時起他就有了參軍的想法,而賀調元也沒有因為戰亂的原因不讓賀麓成讀書,反而一直督促他好好學習。

1983年主席去世7年之後,他的身份才被發覺,竟是兩彈一星的功臣

一晃十四年過去了,賀麓成已經長成了大小夥,突然在村子裡出現了一輛吉普車,一位身穿正裝的人從車子上走了下來說;“岸成,我來看你了”。賀麓成呆在了原地,不敢向前邁步,他不知道這位身穿正裝的中年婦女是誰,正當兩人互相看着對方的時候,賀調元在這時急忙趕了過來吆喝着;“她是你的親生母親”賀麓成先是一愣然後就哭了起來。

賀怡在這十四年裡一直都惦念着自己的小兒子,不過因為當年的一些事故,與兒子的見面就一推再推,一直延遲了十四年,當年,自己的丈夫犧牲之後,她就開始積極的展開地下工作。在1940年的一天,賀怡不幸被特務所逮捕,當時她就已經做好了為革命獻身的準備,不過因為吞食的東西不對才讓自盡沒有成功,之後導緻胃部嚴重下垂,每天都要遭受酷刑,但是她始終都沒有洩露一個字出去。

之後國共兩黨達成共識共同抵抗日軍,賀怡這才被解救了出來。回到延安做了胃部切除手術,在身體恢複的過程中,對于兒子的思念越發的強烈,于是開始努力尋找自己的兒子,多方打聽之後才找到了他們的居住地。

1983年主席去世7年之後,他的身份才被發覺,竟是兩彈一星的功臣

十四歲的賀麓成在見到自己的母親後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他同時也非常敬佩自己的母親,這是他記事以後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母親,原來自己的母親是長這個樣子,十分的激動,兩人相擁而泣,但是悲劇卻發生了。

一場車禍帶走了母親

在1949年的十一月份,兩人乘坐汽車外出,卻不幸發生了車禍,奪走了母親的生命。還是少年的賀麓成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發生,這樣失而複得的心情給了他極大的打擊。

當賀子珍得到消息後,就将自己的侄子接到自己的身邊培養,賀麓成也是以受到了更高等的教育,賀子珍還經常告誡他;“盡管你的身份在外人的眼中很尊貴,但是你自己不能搞特殊化,在外面不能用着父輩們的招牌,要更加地努力學習,隻有自己學到的本領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這樣的一番話賀麓成牢記于心,賀麓成也明白在這無比耀眼的光環之下,自己必須更加的努力,才能對得起父輩們曾經揮灑的熱血。

在15歲的那年,賀麓成初到上海,因為江西的方言沒少受到同學們的排擠與嘲笑,但是他從未放在心上,埋頭學習。後來以優異的成績得到了班級裡老師與同學們所有的認可,後來成功地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在填入學資料的時候,在父母那一欄隻填寫了“已故”兩個字,并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過自己是毛主席的侄子。

1983年主席去世7年之後,他的身份才被發覺,竟是兩彈一星的功臣

成為一名科研人員

在校期間認真的學習空氣動力學以及關于飛彈的理論知識。因為他從小就是經曆了不少的磨難,知道此時的國家很貧窮,其他國家也都正在虎視眈眈地看着我們。要想祖國變得強大就必須獨立研發出新型的武器,在校期間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拿了不少的獎學金,他會留下一點生活費其他的都寄給了老家的賀調元夫婦,按照他原本的計劃,他想去蘇聯進行深造,但是那時中蘇的關系比較緊張,這個規劃就此泡湯了。

于是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到了研究院工作。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為國家做貢獻,他在這方面很有天分,兩年的時間裡就有不少的研究成果,發表了多篇文章。在此之前賀麓成一直都是想去參軍,想成為與父母那樣的革命英雄,但是經過姨媽與舅舅的勸阻才選擇了用知識來為國家做貢獻。之後,剛回國不久的錢學森來研究院視察,看到賀麓成的研究成果後,一眼就看中了他,當時的錢學森還不知道賀麓成的身份,

1983年主席去世7年之後,他的身份才被發覺,竟是兩彈一星的功臣

建國之後賀麓成更是專心于飛彈的研究工作,他不給自己任何的空閑時間,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他又很多不懂的地方,在慢慢積累了很多的專業基礎之後,還翻譯出了數百萬字的外國研究文獻,為飛彈的研究程序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逐漸成為了一名飛彈界的專家。

1983年主席去世7年之後,他的身份才被發覺,竟是兩彈一星的功臣

兩彈一星的功臣

到了1962年,我終于迎來了自主研制的東風二号飛彈的測試,但是東風二号發射失敗了,在飛彈墜落的一瞬間,所有人都十分的難過,在進行研究之後才發現,原來是飛彈彈道的控制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個時候我國已經得到了蘇聯的有關技術資料,但是我國很少人懂得俄語,翻譯工作隻能交給了賀麓成。

在兩年的時間内,賀麓成将數百萬字的技術資料翻譯了出來,而且還繪制出了數十本制圖資料,因為當時我國還沒有微型計算機,是以一些比較精密的零件,加工起來十分的困難。正在所有人焦頭爛額的時候,賀麓成與一個同僚自創了一套控制方案,成功地解決了這項問題。

終于到了1964年,我國第一枚有自己設計與制造的中近程飛彈試驗成功,賀麓成作為飛彈研制的核心人物,成為了我國頂尖的飛彈專家,概括一下就是錢學森解決了我國飛彈打的遠的問題,丁衡高則是解決了飛彈打得準的問題,而賀麓成解決了飛彈打得好的問題。

1983年主席去世7年之後,他的身份才被發覺,竟是兩彈一星的功臣

他向西方世界證明了中國的能力,讓西方國家對我國不軌的想法毀于一旦,這是我們國家沒有出去留過學,自己培養出來的專家,在中近程飛彈研究成功之後,賀麓成并沒有驕傲起來,而是躲在實驗室中繼續研究一些飛彈技術,繼續閱讀有關飛彈文獻,圖紙與資料的資料,這為他以後參與人造衛星,洲際飛彈打下了厚實的理論基礎,因為他所參與的研究工作對于我國來說都是重中之重的,是以他的身份被列為絕密,他也就一直過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賀麓成靠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步步成為了國之棟梁,這種自強不息的情深,才可以說是新時代新一輩革命家奮鬥者的縮影,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這種精神,我們才能從老一輩革命者的手中接過重擔,讓我國逐漸的發展壯大起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