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一輩的回憶語重心長

老一輩的回憶語重心長

17

星期五

2021年12月

不論是在采訪過程中聽到的道理,還是從作者文字中看到的寄語,都值得細細品味。印制成書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筆墨厚重,而是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輩的回憶語重心長!

在我們百味年華編輯部訂制個人回憶錄客戶中,很多是老年人。他們将自己的人生經曆編印成書,把豐富的生活經驗留給後人,而我們作為采編人員是最早、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歲月留痕》這本書中,主人公俞老總結自己的生活經驗,寫下七條寄語贈予晚輩。寄語之一是“尊師重教,努力學習”,他将接受教育,掌握本領放在第一位,告誡後輩有一技之長才能立足社會;寄語之二是“做人做事要厚道”,要與人為善,做人做事要講良心;寄語之三是“不要把錢看得太重”,不可見錢眼紅、見利忘義;寄語之四是“常懷感恩之心”,欣逢盛世要有所作為,不忘報效祖國,回報社會,關愛他人;寄語之五是“常懷敬畏之心”,要尊重自然,遵紀守法,做到心中有“戒”不任性;寄語之六是“盡量避免小錯不斷”,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寄語之七是“善于吸取經驗教訓”,不斷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這七條教誨如春風,似瑞雨,滋潤我們的心田。

老一輩的回憶語重心長

在《我們這一代人》這本回憶錄中,有一個章節是“媽媽的語錄”,主人公把自己兒時母親的教導又記錄傳承下去。如“兄弟姐妹情同手足”“吃虧是福,吃虧常在。”“好兒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國有大臣,家有長子。”作者認為母親的這些話雖然很通俗,但話糙理不糙,至今仍不過時,對于後來人很有啟發。

老一輩的回憶語重心長

《母親這輩子》一書中主人公的母親則有些不同,她生于農村,雖在貧窮中長大,但錘煉出了堅毅而又質樸的性格。她對孩子們的管教很嚴格,卻也說不出一兩句深刻的、富有哲理的話,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這本書将“母親語錄”穿插在文中各處,其中有一段語錄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咱教育嘛?咱不會教育......孩子們從小到大,還不都随他爹随他娘。”簡單的幾句話,說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老一輩的回憶語重心長

這些從個人回憶錄中摘出的隻言片語和小故事,令人動情,又發人深思。作為一名為個人撰寫回憶錄的采編,不論是在采訪過程中聽到的道理,還是從作者文字中看到的寄語,都值得細細品味。印制成書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筆墨厚重,而是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輩的回憶語重心長!

END

編輯 | 山有木兮

圖檔 | 百味年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