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 題圖為《讀庫》Mook

這是「文説」的第 216 篇原創

截圖 | 豆瓣 撰文 | 文風

最近,朋友找我談他的讀書量。

他以前隻喜歡玩遊戲,不知為何這幾年喜歡上看書。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朋友:根據資料顯示,2020 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書閱讀量為 4.70 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 3.29 本,有 11.6% 的國民年均閱讀 10 本(及以上)紙書。

我:我覺得在這個資料上,未成年人的(紙書)閱讀量會多一點,他們首要任務是學習和讀書。而成年人,首要任務是工作,接觸書籍機會少,除非考試和興趣使然。再說,即使閱讀,其途徑不隻有紙書,我們每天還會花大量時間閱讀熒屏上的資訊,例如公衆号、微網誌、知乎等。如果說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學習,那不限于文字,還要算上各種音頻、視訊等,這樣接收的資訊已經很多了。是以說,(紙書)閱讀量不能代表一切。

朋友(無語):……

我:如果隻談紙書,你這個閱讀量還是可以的。

朋友(滿意):哥争取年前看到 30 本。

我:你把讀書量作為 KPI 有點搞笑啊,考核來幹啥呢?

朋友:統計數量,純粹作為動力,就像你在豆瓣标記“看過”多少部電影一樣。

我:咳咳……說得好像有點道理,那分享一下你的書單?

朋友:你先分享吧!

經他這麼一說,我回憶了一下今年所看過的書籍,本來看的就少,看完覺得好的就更少了。其中,大部分是雜志,紙書可能 10 本都沒有,不,應該還要打個折,看完的 5 本都沒有。這麼一想,想變成透明色。

今年看完的第一本書是餘華的新作《文城》,一出來的時候就買了,一周後讀完。餘華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入坑作是《活着》,當年讀完,内心相當難受,因為書裡面主人公的家人都被餘華以各種方式寫死了。最後他道出:“人隻是為了活着而活着,終究不是因為任何事情而活着。”我猜這句話,不同年齡的人讀來感受會不一樣,估計再過十年,我還會翻出來讀一遍。但我現在不會去讀,因為讀起來太沉重。

《活着》顯然是一本優秀的書籍,其優秀程度在豆瓣圖書 Top250 排行第二。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而《文城》作為餘華最新的作品,讀完會給人一種“就這樣?”的感覺,感覺餘華沒有全力發揮,感覺《文城》就是餘華一半功力寫出來。也有可能是我們對餘華的期待太高,明明我們期待是《活着2.0》,結果你寫了一本《活着0.5》,是不是有偷懶的嫌疑?

《文城》總體上可讀易讀,也有兩個角度去闡述(這部分挺有意思),但是這個故事過于穩,主題沒那麼犀利,看評分就知道。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吐槽歸吐槽,看完《活着》,我還是會推薦你看《文城》。大師的作品,看一本少一本(真香警告)。就像莫言去年出版的《晚熟的人》,買就是了。

最近賈樟柯的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其中采訪餘華的部分,挺有意思,可以看一下。

接着第二本是《溝通的方法》。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作者是脫不花,羅振宇團隊“得到”的CEO,這本書講述的溝通技巧很實用,實打實的幹貨。如果你正需要改善和加強溝通技巧問題,強烈推薦入手,裡面有現成的可以拿來用的溝通話術小工具,如果你說話容易得罪人或者讓空氣陷入沉靜,那非常适合閱讀。

第三本是《局外人》,豆瓣圖書 Top250 排行第十九。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局外人》是加缪的代表作。一天可以看完的小說,故事很簡單,有點荒誕,勝在思想高度。你是不是生活中的“局外人”?看一遍可能看不太懂,可以讓讀者回味很久的一本書。

今年讀過的好書主要以上三本,其他大多是雜志,例如去年訂的《中國國家地理》和《讀者(海外版)》,還有《中華遺産》部分專題也挺有意思(姓氏、名字、生肖、圖案、色彩等專題)。另外,最近種草 Mook《讀庫》,買了 2 期,每期整合幾篇文章,個人覺得真心不錯,可以留意下。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很久以前我曾聽過一個電台,主持人問小姑娘,假如你正在讀書,讀得津津有味,這時候朋友過來找你玩,你是選擇繼續讀書還是出去玩?那時候,我認為這個小姑娘肯定會說,讀書!——這個回答,會符合我的預期。

結果,小姑娘說:當然是出去玩啦。

主持人好奇問:不是讀書嗎?

小姑娘:當然不是,讀書那麼悶,跟朋友出去玩多有趣!

主持人(想引導):但是……

小姑娘反問:且慢,如果我說讀書,你會不會問我為啥不出去玩?

主持人(停頓):有這個可能性……

小姑娘:那就對嘛……

我猜她接下來要說幾句雞湯,于是趕緊關掉電台。想不到此時此刻寫到這裡,回憶的按鈕,忽然被摁了一下,我面前漸漸浮現出一行文字,作為結尾腦補了當年的對話:

讀書,本應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種草《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我的讀書往事

年尾了,趕一下讀書的KPI

晚熟的人,不應躲在隐秘的角落。| 莫言《晚熟的人》

----- 全文完,感謝閱讀。 -----

關于作者

文風,文藝設計師,專注創意設計和好物測評。

每篇原創,偶爾随筆。如果你喜歡文説,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