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從三個女人角度,分析劉邦感情生活,原配沒愛情有權力,戚夫人有愛情卻結局悲慘,她沒愛情,沒權力卻笑到最後
人們常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實際上,在古代經曆的無數帝王将相的生活當中都離不開女子身影,無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帝王也好,還是在塵世當中翻滾的普通人也好,都離不開女性的身影,雖然在古代社會當中,女子受到的束縛要比男性多很多,但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在天地間的每一個角色都有他自己存在的道理。
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三位女子,她們有的人擁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在波詭雲谲的朝廷鬥争中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弄掌握天下的權謀之術,俯視衆生,用鐵血手腕讓衆人臣服。

有的人憑借着自己的美貌和才學獲得了漢高祖劉邦的愛情,成為了在後宮當中人人羨慕的女子,成為了唯一在劉邦心目當中能夠稱之為夫妻的女子;也有的人收斂鋒芒安穩度日,最終母憑子貴,獲得了最為圓滿的結局,
這三個人分别是呂雉、戚夫人和薄姬。
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這三位女子,是如何在劉邦的人生當中劃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又是如何通過自己的智慧成長起來的。
原配呂雉,并未得到愛情,憑自己能力登上皇後位置
第一位女子,也是劉邦生命當中的第一位重要女人——呂雉,呂雉是在劉邦人生最為不堪的時候出現的,她是劉邦的正妻,是原配;在劉邦還是一個市井小混混的時候就與他成婚了,婚後的呂雉生活的并不幸福,每當她最需要劉邦的時候,劉邦總是不在他的身邊。
但呂雉不可謂不是一個奇女子,她樂天安命地過起隻有一個人支撐的婚姻(單身生活),在劉邦被父親追打的時候,她會去勸誡;在劉邦帶回他的狐朋狗友的時候,她會拿出最好的飯菜招待,在劉邦犯下戒律逃跑的時候,她會去為他送飯,甚至在劉邦功成名就成為大漢的開國皇帝的時候,呂雉亦用她的見識和眼界為劉邦出謀劃策,并且為他除掉了那些想除掉卻又無法動手除掉的人,比如說韓信。
呂雉可以說是真正的憑借着自己能力登上高位的女人,雖然無論是做妻子的時候還是做皇後的時候,她都為劉邦付出過很多,但她從來都不是劉邦需要保護的對象,因為劉邦在呂雉面前是沒有底氣的。
劉邦在呂雉面前沒有自信
在男權社會裡,男性都擁有着天生的一種自豪和驕傲,一種對待女性的所謂的自豪與驕傲。顯然,劉邦就是這樣的一位所謂的大丈夫,見識過自己所有狼狽與不堪的妻子,使他在呂雉面前沒有自信,并不能獲得他真心實意的喜歡,是以劉邦一次又一次地放棄呂雉的利益,甚至一次又一次地想要傷害他與呂雉的孩子,無論是魯元公主也好還是劉盈也好,都從來沒有得到過劉邦的父愛。
在天下尚未平定的時候,劉邦可以為了減輕馬車的重量,而将魯元公主和劉盈兩次推下馬車;在天下平定的時候,他也可以為了讨戚夫人的歡心,謀劃着将公主嫁到匈奴去和親,謀劃着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
失去安全感的呂雉,開始染指朝政
對于這樣的一個丈夫,呂雉其實沒有任何的依靠可言,更沒有安全感而言,是以她不得不憑借着她的智慧以及她的狠毒在吃人不吐骨頭的後宮裡生存下來,是以漸漸地,她開始用她自己的力量向朝堂侵染,蕭何、張良、韓信都成為了她的跳闆,就連曾經對劉邦忠心耿耿的臣品也有很多倒向了呂雉的陣容。
她向張良求助,為她的孩子請來了商山四皓,穩定了太子之位,利用蕭何除去了韓信,利用韓信的人頭為她自己的立威鋪路,震懾了當時的朝堂重臣,讓所有人都對這位女性非常忌憚。
呂雉幫助劉邦除掉異姓王後,朝廷重臣都倒向皇後陣營
而那個時候,劉邦正沉浸在自己與戚夫人的愛情當中無法自拔,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曾經猛将如雲、謀臣如雲的朝堂已經十分凋零了,那些謀反叛亂的人已經被他悉數除掉,那些功高震主的人也被他剪裁,朝堂之上為數不多的人也大多數都倒向了皇後的陣營,那個時候他才發現與呂雉的那場較量當中,自己成了徹徹底底的輸家。
劉邦隻能不顧戚夫人的哀求将劉如意連夜送回自己的封地,并派遣對呂雉有恩的周昌去保護如意,但是哪怕如此,最終戚夫人和劉如意都沒能夠逃脫呂雉的毒手。
世人都覺得呂雉十分的狠毒,但在呂雉的故事當中,她又何嘗不是一個可憐人呢?就像是《甄嬛傳》當中溫裕皇後所說的那句話一樣,呂雉那不得已的賢惠,也是她自己最痛心,最難過之處。
但無論如何,呂雉成為了大漢王朝的下一任掌權者,雖然她不是皇帝,雖然她沒能夠像武則天那樣君臨天下,但是後世人總是喜歡将她和武則天并稱為呂武,承認她的掌權者地位,而她也以至高無上的權力成為了劉邦一生當中第一個最重要的女子,也是在大漢王朝後來的發展當中不容置疑的一位女子。
呂雉多年來一直鎮守朝中,兩個哥哥周呂侯呂澤和建成侯呂釋之在朝中掌握京中兵權,妹夫樊哙在外地手握重兵,呂氏族人和大量的開國功勳在朝中、軍中占據要職,手握重權。上面提到的商山四皓事件隐隐可見張良的身影,在誅殺韓信的事件當中,蕭何也已經站在了呂雉身後……此後呂雉就成為了大漢王朝最不容質疑的人。
戚夫人是劉邦唯一鐘愛過的女人
第二,戚夫人雖然沒有美好的結局,但是她卻是劉邦一生當中唯一愛過的一個女子,;提起劉邦這個人,可能大家都覺得他是自私的、冷酷的、無情的,确實是這樣。在那樣兵荒馬亂、天下動蕩的年代裡,又有哪個人能夠做到像儒家所說的那樣仁義善良呢?在生存都很困難的年代裡,又有哪一個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保全自己呢?我們沒有經曆過那樣的年代也就沒有辦法去批判那些不得已而為之的人。
當然,劉邦對于自己的發妻呂雉是無情的,也是很毒的,但對于戚夫人他卻是獻上了自己人生當中所有的溫情和愛慕。來自定陶的戚姬貌美如花、溫婉柔情,這樣一個女子就像是水一樣洗滌了劉邦前半生所有的污穢,她沒有像呂雉那樣見證過劉邦的不堪和狼狽,她天真的以為像劉邦這樣的人天生就是真龍天子,而這樣威武的人,這樣繼承天命的人,隻有她自己才能夠配得上。
戚夫人被縱容在愛意中,内心膨脹起野心
是以在那場愛情中,戚夫人是完完全全地沉浸其中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愛意,這種帶着些許荒唐的愛,成了戚夫人最終命喪黃泉的潛在危機。戚夫人總是以為劉邦能夠給予她想要的一切,包括她的皇後之位和她兒子的太子之位,她就像現在很多第三者一樣,認為年老珠黃的原配既然不能夠抓住自己丈夫的心,既然沒有辦法讓丈夫回心轉意那麼理所應當的就應該讓出原配的位置。
而劉邦是非常享受這種帶有縱容性的競争,他扮演裁判員和運動員的雙重角色,時不時的抱着戚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如意扮演着起慈父的角色,劉邦這種有意無意地未戚夫人縱容撐腰,就會有人給她出主意,野心自然就會膨脹起來。
所謂手握兇器,殺心自起,哪怕戚夫人是一個柔弱的像藤蔓一樣的女子,她也敢憑借着自己與劉邦的那份感情向皇後呂雉動刀子,這也為她最終的悲慘結局埋下了禍根。劉邦死後,呂雉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連她所生的兒子都沒能放過,她又成為了曆史故事當中的可憐人,在曆史的循環往複當中一次又一次的抨擊着人們脆弱的心。
戚夫人雖然結局悲慘,卻得到了天子的愛情
戚夫人被人們可憐,被人們欣賞,甚至在許多的故事當中,她變得人畜無害,實際上這種帶着殺意的善良是最為緻命的,她的所作所為,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狠毒呢?不過即使如此,即使她最終沒能夠獲得完美的結局,但是她依舊是劉邦一生當中最為喜愛的女子。
電視劇《美人心計》當中薄姬曾經說過一句話,她說哪怕戚夫人最終被斷掉手足,哪怕她被人們稱為人彘,但戚夫人依舊是她們很多後宮女子羨慕的對象,她們羨慕她曾經真正的愛過,羨慕她曾經真正的得到過先祖劉邦的愛。
或許丈夫的一心一意從來都是女子畢生所追求的,而同樣身為女子,在愛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當中,戚夫人無疑是一個赢家。而對于說過這句話的薄姬,那就是另一場故事當中的主角了。
薄姬躲避呂後鋒芒,沒有得到劉邦寵愛,卻是最終赢家
薄姬是出現在劉邦生命裡的所有的女子當中,結局最為美好的一個,曾經的她不惜通過毀掉容貌來轉移呂雉的視線,她的前半生全部都在躲避呂雉的鋒芒,她不參與後宮的争鬥,也不期望劉邦的愛,因為薄姬明白呂雉是一個真正經曆過風雨的女子,她身為皇後,身為高祖劉邦的發妻,她有太多的籌碼讓她立于不敗之地,而自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姬妾,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與皇帝同甘苦共患難的情分,她沒有那樣的資格,也沒有那樣的底氣與呂雉去競争。
在呂雉的權謀面前,薄姬的計策又顯得太過于蒼白,是以她選擇了避其鋒芒,選擇了安之若素,選擇了寵辱不驚的去面對後宮的鬥争。面對戚夫人是她又沒有那樣過人的容貌,她也沒有高祖劉邦真正的喜愛,是以她也是比不過戚夫人的,是以這樣的她隻能夠安安心心的做一個普通的妃妾,也正是如此,在高祖劉邦死後呂雉才沒有向她下毒手。
薄姬沒得到愛情,沒得到權力,卻笑到最後
呂雉允許她跟着自己的兒子劉恒,一起去代國享受作為封國太後的榮耀,後來呂氏家族沒落,身在京城的劉氏子弟又難以擔當大任,薄姬的兒子劉恒便被擁立為皇帝,薄姬母憑子貴成為了大漢王朝的太後,可謂是一朝得道。也正如此,她在後半生裡過着皇太後的尊貴生活,母慈子孝,子孫滿堂,她沒有經曆過呂雉那樣的風波,也沒有戚夫人那樣悲慘的結局。
或許在劉邦那一代人的競争當中,薄姬才是最終的赢家,她的兒子是皇帝,就連兒子的皇後都是由她親自挑選的,而她自己則是太後,看着江山如畫,看着國富民強,看着這個由自己丈夫打下來的江山在自己兒子手中變得越來越強盛,薄姬一生可謂是非常的滿足,她不争不搶的就擁有呂雉費盡心思拼盡全力才坐上的位子,她平平淡淡的就有了戚夫人曾經幻想的美好結局,在那一代人的較量當中,薄姬才是那個獲得的上蒼眷顧的女子。
讨論
筆者認為
,上述所提到的三個女性,都是劉邦這一生當中最為重要的女子,雖然劉邦可能并沒有在她們的生命當中扮演着多麼重要的角色,可能也并沒有給予她們想要得到的一切,無論是呂雉希望的幸福婚姻也好,還是戚夫人祈求的圓滿結局也好,劉邦雖然君臨天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也沒能夠滿足。
可是無論如何?也正是這三個女性豐富了劉邦的感情生活,也成全了劉邦内心深處的那一段風花雪月,她們都曾經是在塵世當中翻滾的人,都曾經是在亂世當中掙紮的人,她們的一生或許并不是順風順水的。
但無論是在哪一個時代?無論是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當中,她們都期望平安喜樂,或許呂雉雖然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她内心深處依然祈求能夠向戚夫人那樣獲得真切的情感,而戚夫人雖然渴望着呂雉手中的權力,但她一生當中最幸運的也不過是郎情妾意。
人有的時候就是如此,得到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往往等到失去了方知後悔,劉邦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打下了漢朝的江山,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遇到這幾位改變了她人生的女子,如果他的内心深處還存有着一絲溫存,那也不至于讓自己的發妻與自己的愛妾鬥得你死我活,而他自己的人生或許也能夠變得更加的精彩,也不至于讓劉氏家族在呂雉手中變得那樣凋零,隻不過曆史有的時候就是因為這些遺憾才更加的讓人動容。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鑒》、《漢書》、《後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