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在風雲激蕩、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戰争中,一大批身經百戰的傑出将帥猶如燦爛群星在曆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吳克華将軍就是其中一位。

吳克華曾先後擔任人民解放軍縱隊、炮兵、成都軍區、新疆軍區等16次司令員,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新中國國防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吳克華将軍更是因塔山阻擊戰一戰成名,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1955年授銜儀式上,他卻僅僅被授予中将軍銜,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吳克華

戰争的勝利在于為勞苦大衆謀福利

吳克華1913年出生在江西省一個農民家庭中,少年曾讀過三年私塾,不久後就前往鎮上一家豆腐店做雜役。1928年,吳克華在家鄉參加農民暴動,後來到方志敏和邵式平等人開辦的信江軍政學校學習。

當時吳克華覺得上軍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過當他真正來到軍校後卻後悔了,因為這裡的紀律實在是太嚴格了。

軍校裡的每位教官都很嚴格,吳克華受不了,曾多次想要當“逃兵”,想要回家當農民。可是當吳克華一想到方志敏教導自己要“鍛煉成為紅色指揮員”後,他還是選擇咬牙堅持下來。

在軍校學習期間,吳克華還遇到一件令他很是難受的事情,那就是他将槍給弄丢了。大家都知道槍對一個軍人來說是比命還要重要的東西,更何況那個時期是非常亂的,萬一發生什麼意外可怎麼辦呢?

方志敏知道這件事後問他:“你把槍丢哪了?”吳克華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他也不知道槍究竟去了哪裡。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方志敏

當時有不少人懷疑是吳克華偷偷将槍給賣了,當吳克華遭遇着無端猜忌的時候,方志敏卻覺得他不會這樣做。方志敏看到吳克華臉上的窘迫,如果他真的将槍偷偷賣掉的話,是不會出現這種神情的。

但是吳克華把槍弄丢卻是事實,這證明吳克華缺乏警惕性。軍校制度嚴明,是以方志敏決定将吳克華關禁閉,讓他好好檢討檢討。就這樣吳克華在小黑屋裡待了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被放出來,在這段時間他努力檢討。

當吳克華被放出來的時候,槍丢的事情也調查清楚了,原來是一個俘虜沒錢生活下去,便偷偷翻進軍校,将吳克華的槍給偷走了。真相查清楚之後,吳克華也回到新兵部隊,開始了革命的新征途。

盡管方志敏沒有給吳克華處分,但卻給他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事後吳克華嚴厲地解剖自己:“我太麻痹大意了,缺乏應有的階級警惕性。”

1929年吳克華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正式加入共産黨。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紅軍戰士

1930年7月,紅軍獨立團在攻克贛東北重鎮景德鎮、樂平之後,不僅繳獲了大量的槍支彈藥,還吸收了大批的煤礦、瓷業勞工加入紅軍隊伍,成功改變紅軍隊伍單一的農民身份。

1931年初,吳克華跟随方志敏首次進入閩北,一舉打下崇安縣赤石街鎮,繳獲20多萬銀元、黃金2000多兩。看着滿地金燦燦的東西,吳克華興奮地說:“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戰争的勝利了!”

方志敏看到吳克華興奮的樣子,笑了笑說:“戰争的勝利并不在于金錢,而在于為勞苦大衆謀幸福。”

在班師蘇區途中,根據中央的訓示,在樂平成立了紅10軍,吳克華擔任紅10軍的連長。此時吳克華的家鄉芳家墩村已經成為贛東北蘇區的首府,蘇區的黨政軍上司機關就設在村子裡。

當蔣介石發動第一次“圍剿”的時候,國民黨軍隊将芳家墩村列為重點進攻目标。紅軍為了儲存革命力量,決定主動撤離芳家墩村。由于吳克華的母親羅香蓮是一個小腳女人,跑不動,便被打進村裡的敵軍抓去當燒飯婆子。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本以為羅香蓮也能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沒想到有人告密說她是紅軍幹部的家屬,這一告密也令她遭到敵人的扣押,并逼她給兒子寫信,讓兒子帶領隊伍投降。

羅香蓮雖然是一個普普通通、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村婦女,但也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兒子,她知道兒子是為了讓天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而打天下的,是以說:

“我能生下他的身,卻管不了他的心,先不說我大字不識幾個,就算是認識我也不會寫下這封信的。我兒子跟着方主席和邵政委鬧革命,我是很高興的!”

羅香蓮的一番話令國民黨軍官氣得嗷嗷亂叫,當天晚上就将她給殺害了。兩天後紅軍收複了芳家墩村,吳克華看到頭顱和身體分離的母親遺體,頓時感覺肝膽撕裂,他一頭撲到母親的遺體上放聲大哭。

不過由于當時戰況緊張,部隊馬上就要繼續趕路了,吳克華在當地蘇維埃政府的幫助下将母親的遺體草草掩埋,他跪在母親墳前發誓:“等兒子把敵人斬盡殺絕,一定回來陪您老人家……”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1933年1月25日,紅10軍接到指令,調往中央蘇區和紅31軍合編為紅11軍。根據指令,方志敏繼續留在原地堅持鬥争,從這以後吳克華再也沒有見到過方志敏了,但方志敏的人生信條和革命精神則永遠印在吳克華的腦海中。

1934年7月,劉伯承找到吳克華談話,準備讓他前往紅21師擔任團參謀長。吳克華說:“我恐怕難以勝任參謀長這個職務,我感覺我還是比較适合當營長的。”

不過組織上并沒有讓吳克華當營長,而是任命他擔任紅8軍團21師63團參謀長。

1934年10月7日,吳克華收到朱德簽發的指令:“指令你部在8日晚上出發,并在9日拂曉前到達古龍崗地區。”

吳克華的遺願

1937年8月,吳克華從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後先被配置設定到上海組織抗日工作,然後又到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等候配置設定。第二年春天,組織派吳克華和山東省委書記黎玉等人組織160多名軍政和後勤幹部,前往山東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

抗戰期間,吳克華先是擔任山東縱隊第2支隊隊長,然後擔任第五支隊的隊長,不久後又擔任整軍後改編的第五旅旅長。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山東抗日根據地遭到日、僞、頑的聯合夾擊,八路軍面臨抗日和反頑的雙重任務。吳克華根據上級部署,在發展壯大根據地、粉碎日軍“掃蕩”的同時,和國民黨反動派趙保原部、張金銘部連續作戰,最終将他們全部殲滅,為民除了一大禍害。

不久後根據許世友的要求、周恩來的同意,吳克華調往山東擔任膠東軍區副司令員,而司令員則是許世友。

許世友自吳克華來了後,更是感覺如虎添翼,他們在山東半島發動群衆,組織多次大規模的作戰,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有力地配合了全國人民的抗戰。

1942年春天,日軍集中5萬多的兵力在膠東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空前的“大掃蕩”。當時情況極為嚴峻,吳克華協助許世友指揮膠東抗日武裝和敵軍進行奮戰,多次挫敗了敵人的進攻。

膠東軍區司令部駐紮在一個小村莊裡,全村上下隻有60多戶人家。有一次我軍得知日軍要來偷襲的消息,然而此時膠東的主力部隊卻在外線作戰,防禦的兵力是遠遠不夠的。

司令部經過商量後決定先派出一些戰士幫助當地老百姓進行轉移,令人意外的是消息剛剛傳開,該村就有16位母親帶着她們的孩子來到司令部機關,要求當兵殺敵,報效祖國。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許世友

當天晚上司令部機關舉行了簡單且莊嚴的歡迎大會,吳克華邀請這些偉大的母親們坐在主席台上,許世友則向這16位母親握手緻敬。

除此之外許世友還在台上發言:“我從小就聽過嶽母刺字,以激勵兒子精忠報國的故事,我們膠東地區有千千萬萬個嶽母,也有千千萬萬個嶽飛。我們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将日本人趕出我們的土地!”

事後許世友和吳克華兩人聊起家事,吳克華說:“看到她們,我就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尤其是母親被國民黨軍隊抓到後,敵人逼她給我寫信,讓我帶隊伍反水,但我的母親始終不肯寫,這也導緻她被敵人給殺掉了……”

吳克華頓了頓繼續說:“我真的是愧對母親,我至今還沒能好好地在母親墳前上一根香。如果我為革命光榮了,能否懇請組織将我埋在母親身邊,好好陪伴母親?”

吳克華的一番話引起許世友的無限感慨,他說:“身為軍人,活着的時候為國家盡忠,死後将自己埋在父母的身邊,以盡孝道,這也是人之常情。”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淮海戰役

因塔山阻擊戰一戰成名

1948年人民解放戰争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審時度勢,決定組織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并将首戰放在東北戰場,第一步棋就是攻打錦州。

錦州和錦西之間有一地名為塔山,北面距離錦州15公裡,南面距離錦西4公裡。塔山既是東出山海關的隘口,又是錦西葫蘆島敵人北援錦州的唯一通道,從這裡足以看出塔山對我軍來說有多麼重要了。

東北野戰軍總部為了確定能夠攻克錦州,完成打援任務,便讓吳克華擔任司令員的第二兵團第四縱隊會同熱河獨立四師和六師攻打錦西援助的敵軍,并指令四縱擔任塔山正面主陣地的防守。

10月5日吳克華召開并主持了全縱隊師以上幹部會議,進行動員。在會議上吳克華說:

“能不能全殲東北蔣介石軍隊的關鍵,就在于能不能打下錦州的蔣軍,而能不能攻下錦州,就在于我們能不能在塔山堵住前來援助的敵軍。我們之前打過許多次漂亮的仗,但卻從來沒有打過這種規模的守備戰!我們必須要抱着必死的心,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10月9日吳克華向上級報告,保證順利完成阻擊援軍的任務。其他兄弟部隊也相繼舉行了陣地宣誓,士氣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漲。

當天下午吳克華來到塔山視察34團一營陣地,一營副團長向吳克華保證:“請您放心,我們絕不會讓敵人前進一步!”

10日淩晨,敵人在40多門重炮、7架飛機和兩艘軍艦火力的掩護下,出動4個師的兵力向塔山發起進攻,塔山阻擊戰的序幕正式揭開。

淩晨3點30分,擔任守備打魚山島的34團三營由于防備不力,再加上他們根本不了解海水漲退的情況而疏于警戒,是以遭到敵人猛烈的進攻,情況十分被被動。

不久後吳克華趕到前沿指揮所,他看到參謀們正在打電話詢問各處的情況。當吳克華聽到打魚山島被敵軍搶占的消息後十分着急,連忙搶過電話對12師的指揮所師長說:“迅速組織反擊,奪回陣地,決不能讓敵人一開始就搶占先機!”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天亮後,吳克華接到報告,經過幾次反擊後,丢失的幾個小高地都已經收複回來了,隻是打魚山島戰士們實在無法接近,遲遲不能收複。

就在這個時候羅榮桓打來電話:“吳司令,你是清楚現在情況的,如果打魚山島被敵軍控制的話,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這個地方關乎到打錦州的全局,現在你們打算采取怎樣的措施?”

吳克華和站在面前的參謀長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說:“我們已經決定好了,将會派29團用盡一切代價奪回打魚山島!”

此時四縱陣地上,敵機不斷向下投炸彈,短短幾十分鐘就落下了5000多發,戰士們剛剛修好的工事也被摧毀,連泥土也被掀翻了。很多戰士都被炮彈給炸暈了,敵人更是以密集的沖鋒隊形向前沖,前面倒下了後面的敵軍就踩着屍體繼續上前……

這天激戰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多,吳克華指揮四縱打退敵人9次進攻,成功消滅敵軍上千人,生俘敵軍280多人。10師29團全殲海島敵人,打魚山島也重新回到我軍的手中。

當天晚上吳克華訓示各師、各團要總結當天的經驗,并用最快的速度搶修工事。除此之外吳克華還指令12師組織若幹精幹的小分隊深入敵後方,偵察襲擾、收集情報,令敵人徹夜不能休整。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10月12日,已經整整兩晝夜沒有睡過覺的吳克華對政委說:“經過兩天的進攻,敵人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現在我們必須縮小各守備陣地的正面,加強縱深配置。”

莫文骅聽後點點頭,回答道:“利用戰鬥空隙,開展戰評活動,進而總結在戰場上的經驗,可以為接下來的戰鬥做充足的準備。”

10月14日塔山阻擊戰進入白熱化階段,淩晨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給吳克華打來電話:“如今錦州外圍據點已經全部清除了,拟定在上午開始攻城,你們4縱隊繼續堅守陣地。”

與此同時蔣介石也給侯靜如下達了一個死指令:“拂曉前拿下塔山,中午必須進攻占領高橋,黃昏抵達錦州。”

5時30分,孤注一擲的敵軍集中所有的火力對準四縱陣地,除此之外侯靜如還動用了視為王牌的第95師,并用重金組成敢死隊,不斷調整進攻戰術,甚至動用5個師的兵力進行偷襲。

然而不管敵人使出怎樣的花招,在四縱展示面前都是徒勞。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15日傍晚,我軍攻克錦州,俘獲敵軍8萬多人,其中包括“東北剿總”中将範漢傑以下35名将軍,蔣介石在得知這件事後氣得狂吐鮮血。

6天塔山阻擊戰,吳克華率領4縱的戰士們以傷亡3000多人的代價,成功斃傷、俘虜敵軍6000多人。

林彪和羅榮桓在給毛主席的電報中高度評價了塔山阻擊戰:“對我軍當時進攻錦州,取得調整部署和攻擊準備時間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吳克華指揮的塔山阻擊戰,也成為我軍解放戰争時期阻擊戰的光輝典範,也成為軍校課堂上防禦戰的經典教學案例,他更是是以一戰成名。

戰争結束後,四縱34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團”的稱号,吳克華也被譽為“塔山名将”。盡管吳克華因為這一戰成名,但他并沒有忘記在塔山阻擊戰中犧牲的烈士們。

是以吳克華也在臨終前留下這樣一條遺言:“我死後,希望組織能夠将我的骨灰撒在塔山上,讓我和犧牲在這裡的戰士們長眠在一起。”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毛主席和吳克華(右)

戰功赫赫,為何僅被授予中将?

遼沈戰役結束後,毛主席訓示東北野戰軍調錦州附近的部隊快速入關。林彪和羅榮桓當即指令剛從塔山撤下的四縱戰士們向關内開進。

吳克華在接到入關指令之前,還接到另一個指令:“東北野戰軍所屬縱隊番号改稱軍,四縱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軍,吳克華擔任司令員一職。”

新中國成立前夕,北平改為北京,新中國成立後,吳克華移交北京防務,并率領第41軍和四野兄弟部隊向大西南進軍。在此期間第41軍在吳克華的指揮下,解放了廣西桂林、玉林、廣東郁南等地。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55式授銜

1952年7月吳克華調任海南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小夥伴們看到這裡一定非常疑惑,吳克華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更是在塔山阻擊戰中立下戰功,為何在1955年僅僅被授予中将軍銜呢?

第一、吳克華雖然在級别評定的時候被評為副兵團級,但他的兵團副司令是建國後才擔任的,而洪學智等人則是建國之前;

第二、吳克華的資曆也不如洪學智等人,吳克華在紅軍時期最高的職務是團長,盡管在抗戰期間成為膠東軍區副司令,但當時他所在的四野人才太多,僅上将就出了19位,相比于他們,吳克華的表現也不是很出色。

吳克華雖然隻被授予了中将,但也是組織對他赫赫戰功的認可。在衆多開國中将中,還有許多人才,比如說聶鳳智、王近山等人,他們的能力雖強,但在人才濟濟的中國,他們被授予中将是很正常的。

1975年5月,62歲的吳克華被任命為鐵道兵司令員,為青藏鐵路的修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1976年8月,63歲的吳克華決定登上昆侖山。8月13日吳克華到達西甯,身邊的從業人員都很擔心他的身體能不能吃得消,便勸他:“到西甯就可以了,不如讓山上的同志下來彙報工作吧,擔心您的身體……”

吳克華還沒等從業人員把話說完,就說:“那怎麼可以,指揮員哪有繞着戰場走的?更何況這山雖然高,但它有長征路上的夾金山高嗎?我是一定要走上昆侖山的!”

1977年9月,吳克華擔任成都軍區司令員。1979年1月,吳克華又擔任新疆軍區司令員。

由于當時北疆的局勢有些緊張,導緻新疆人心不穩,大量居民内遷。吳克華一邊加緊備戰練兵,強化邊區戰備工作,一邊沉着冷靜,加強應對措施。

而吳克華穩定人心的第一個措施就是将唯一的兒子送到邊防步兵連鍛煉,除此之外他還和其他軍區上司帶着家屬在大街上大搖大擺的購物、散步,這對穩定民心起了十分關鍵性的作用。

1979年5月,新疆軍區改稱為烏魯木齊軍區,吳克華繼續擔任軍區司令員。

吳克華曾16次擔任司令,塔山阻擊一戰成名,為何在55年僅授中将?

葉劍英

1980年2月,吳克華調往廣州擔任司令員,這也是他最後一次擔任司令員。吳克華曾做過五大軍區的司令員,這在全軍都是非常罕見的,連葉劍英元帥都稱他為“解放軍之最”!

1987年2月13日,吳克華在廣州逝世,享年74歲。1988年8月1日,吳克華的妻子和孩子們按照他的遺願,将他的骨灰撒在塔山之上,和在塔山戰死的烈士們作伴。

而家鄉的人民得知吳克華的骨灰被撒在塔山之後,為了讓後人銘記他,也為了完成吳克華的另一個遺願,便在吳克華母親的墳墓山頂建了一座吳克華将軍紀念亭,讓他永遠陪伴母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