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組團領演四十載,唯期藝術傳後人——單縣省級非遺項目四平調傳承人李世平

組團領演四十載,唯期藝術傳後人——單縣省級非遺項目四平調傳承人李世平

李世平和妻子張民英簡單換裝,秀一番伉俪恩愛

組團領演四十載,唯期藝術傳後人——單縣省級非遺項目四平調傳承人李世平

李世平和兒子李海鵬既是舞台搭檔還是樂隊好友

組團領演四十載,唯期藝術傳後人——單縣省級非遺項目四平調傳承人李世平

李世平輔導孫子李金坤舞槍弄棒

在單縣“一村一年一場戲”文化惠民活動中,有一支四平調演出小分隊,很受農村群衆歡迎。作為單縣省級非遺項目四平調戲曲藝術的代表性傳承人,李世平既是劇團的台柱子,也是劇團的“一把手”,在活躍農村群衆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在辛勤播撒着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據悉,四平調曾流行于魯蘇豫皖四省接壤地區,為民間花鼓演變而成,迄今已有百年曆史。因其以花鼓唱腔為主基調,吸收評劇、平劇、梆子等劇種的部分曲調,被稱為“四拼調”,後改稱“四平調”。也有人認為,四平調的曲調“四平八穩、四句一平”,故稱“四平調”,被稱為“中國戲曲發展的一個縮影”,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目前,李世平、陶愛梅、王玉英、王桂香、侯愛麗等一批四平調藝術傳承人依然活躍在群衆文化舞台上。

今年56歲的李世平,是單縣黃崗鎮段莊村人,自幼喪母,14歲進團跟随師傅王現禮學唱四平調,主攻紅生,後攻小生。兩年後,逐漸墜入低谷的劇團無奈解散。1982年的農曆十月,單縣城區及農村集鎮恢複傳統的十月物資交流大會,李世平看到了東山再起的希望,他組成了40多名演職人員的四平調演出隊伍,巡回各個大會,賣票演出,自負盈虧。不料天降大雪,演出終止,幾天下來欠了300多元的夥食費。他們接着搬到黃崗鎮趕大會,演出5天還清了借款,全團隻剩下8毛錢。

随後,李世平變賣了全家口糧,到商丘購置了服裝道具,算是真正有了自己的家當。他接着跑砀山、去虞城,請來熟悉的優秀演員,重整隊伍,再搭舞台,取名“單縣精英彙四平調劇團”,自己既當團長又擔主角、跑龍套。其扮相演唱剛柔相間、吐字清晰,時如行雲流水,時如珠落玉盤,善于偷字閃闆、添字搶闆,聽來如泣如訴、動人肺腑。而其醜角演繹又能巧舌如簧,快若流星,緩如溪水,适時抖開包袱,逗人開懷大笑。

組團近40年來,李世平和他的“精英彙團隊”每年演出300多場次,保留了《絲絨記》《蜜蜂記》《金镯玉環記》等50多個代表性劇目。

2019年以來,受身體疾病影響,李世平登台的機會不多了,但随團演出仍是他的“主業”。演出間隙,他還動員了本村6名孩子學習四平調表演,與妻子張民英、兒子李海鵬、孫子李金坤等一家老幼操練一番,期許這一藝術瑰寶代代相傳、發揚光大。“讓四平調一直演唱下去,是我一生最大的夙願!”李世平說。( 文/圖 劉厚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