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典可以不必讀

「983」

經典可以不必讀。

漸漸意識到,“經典是永恒”,這句煽情話是有大問題的,譬如在讀書這件事上,前人總是鼓勵年輕人讀百年乃至千年前的經典,甚至有人自诩不讀作者仍在世的著作,于是一批批年輕人把大好光陰投擲進那些佶屈聱牙的經典大部頭裡。

不是說經典不好,隻是——并沒那麼好。

如果你對藝術史有興趣,你就會經常面臨這樣的問題:某個享譽曆史的作品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平平無奇啊,為什麼在藝術史中可以享受如此崇高的地位?

這是因為,該作品在當時那個年代,以某種創造性的手法,開創了一個新局面。它可以是油畫中的某種筆觸技巧,可以是文學中的意識流寫作方式,可以是建築中的穹頂構築法。

放在今天,到處都是更全面的繪畫技巧,更炫麗的寫作方式,建築和工程工藝更已不可同日而語,身處現代,你可以覺得某個曆史作品平平無奇,但你無法否認它在曆史裡的裡程牌式意義。

問題也就出在這裡,它們當然可以并理應享受曆史中裡程碑的地位,但如果我不是某個領域的專業學者或“考古”工作者,為什麼我非得對着它們跪下來呢?為什麼我不能說出我真實的感受呢?

我可以花點時間,了解下這個領域的發展脈絡,大緻知道在哪個階段有哪些重大革新,作為背景了解,這就足夠了吧,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難道不應該放在該領域最前沿的新著作新作品新思想上才對嗎?

經常在影評的一些資訊裡,看到有人嘲笑當下的一些影視作品,嘚瑟鼓吹黑白電影時代的經典是無法逾越的巅峰,在我看來,這多是中了“經典蠱”。今日電影工業的頂級作品,對半個多世紀前的那些經典,無論是劇本、表演、構思(特技、後期、服化道這些就更不用說了)都有壓倒優勢。

當然,也有一些領域的前人們在短時間内攀上了該領域的頂峰,後人至今難以超越,雕塑、音樂、思想……都有此種表現。

是以小結下,先審視下你感興趣的領域裡,曾經的經典是不是那麼必不可缺,如果你不是寫論文或“考古”迫不得已,大可不讀經典,轉而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最前沿的内容上。

比如你要說《孫子兵法》有用,這我是信的。但你要說人類的所有戰争謀略,甚至競争智慧都被《孫子兵法》說盡了,以緻于小到開公司,大到管理國家都可以用一本《孫子兵法》通吃,那我是當你放屁的。

孫武當然牛得一塌糊塗,但他不是鬼神,他沒見過現代科技,他不懂統計和機率,他沒機會做大規模行為分析實驗,他沒法預知人類社會的演化,他所思考總結的謀略,或是針對當時社會和技術條件下的可能最優解,但時移世易,如果我們都抱着幾本古人的典籍,就以為能應對如今的世界,那人類社會還怎麼前進呢。

再換個角度,如果過去的經典可以應對未來的問題,那我們擔心什麼如今的不确定性,焦慮什麼未來的巨大未知呢?(“西點軍校”有必要搞嗎?給有志于軍事的人都發本《孫子兵法》不就好啦),假如孫膑穿越到現代,假設他能了解現代社會,假設他還願意寫寫“兵法”,我想他也會采取非常務實的态度,學習現代政治規則,學習最新軍事技術,學習統計學、機率論、進化論……并在這些基礎上,重新思考、重新認識世界——如果他足夠強的話——或許他可以拿出全新的“經典”。而這種态度和硬活,不正是我們在各自領域理應秉持或追求的嗎?

以上你認不認同無所謂——行文中留下了一些bug不及處理,容易遭批——但至少聽我一句建議:以後你要遇上坐在碩大而難看的辦公室裡,跟你說什麼“商場如戰場,讀透《孫子兵法》,便可無往不勝……”的人,趕緊走。

這人50%是騙子,50%是傻子。且,100%不讀書。

經典可以不必讀

(beeple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