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典可以不必读

「983」

经典可以不必读。

渐渐意识到,“经典是永恒”,这句煽情话是有大问题的,譬如在读书这件事上,前人总是鼓励年轻人读百年乃至千年前的经典,甚至有人自诩不读作者仍在世的著作,于是一批批年轻人把大好光阴投掷进那些佶屈聱牙的经典大部头里。

不是说经典不好,只是——并没那么好。

如果你对艺术史有兴趣,你就会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某个享誉历史的作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平平无奇啊,为什么在艺术史中可以享受如此崇高的地位?

这是因为,该作品在当时那个年代,以某种创造性的手法,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它可以是油画中的某种笔触技巧,可以是文学中的意识流写作方式,可以是建筑中的穹顶构筑法。

放在今天,到处都是更全面的绘画技巧,更炫丽的写作方式,建筑和工程工艺更已不可同日而语,身处现代,你可以觉得某个历史作品平平无奇,但你无法否认它在历史里的里程牌式意义。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它们当然可以并理应享受历史中里程碑的地位,但如果我不是某个领域的专业学者或“考古”工作者,为什么我非得对着它们跪下来呢?为什么我不能说出我真实的感受呢?

我可以花点时间,了解下这个领域的发展脉络,大致知道在哪个阶段有哪些重大革新,作为背景了解,这就足够了吧,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难道不应该放在该领域最前沿的新著作新作品新思想上才对吗?

经常在影评的一些资讯里,看到有人嘲笑当下的一些影视作品,嘚瑟鼓吹黑白电影时代的经典是无法逾越的巅峰,在我看来,这多是中了“经典蛊”。今日电影工业的顶级作品,对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些经典,无论是剧本、表演、构思(特技、后期、服化道这些就更不用说了)都有压倒优势。

当然,也有一些领域的前人们在短时间内攀上了该领域的顶峰,后人至今难以超越,雕塑、音乐、思想……都有此种表现。

所以小结下,先审视下你感兴趣的领域里,曾经的经典是不是那么必不可缺,如果你不是写论文或“考古”迫不得已,大可不读经典,转而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最前沿的内容上。

比如你要说《孙子兵法》有用,这我是信的。但你要说人类的所有战争谋略,甚至竞争智慧都被《孙子兵法》说尽了,以致于小到开公司,大到管理国家都可以用一本《孙子兵法》通吃,那我是当你放屁的。

孙武当然牛得一塌糊涂,但他不是鬼神,他没见过现代科技,他不懂统计和概率,他没机会做大规模行为分析实验,他没法预知人类社会的演化,他所思考总结的谋略,或是针对当时社会和技术条件下的可能最优解,但时移世易,如果我们都抱着几本古人的典籍,就以为能应对如今的世界,那人类社会还怎么前进呢。

再换个角度,如果过去的经典可以应对未来的问题,那我们担心什么如今的不确定性,焦虑什么未来的巨大未知呢?(“西点军校”有必要搞吗?给有志于军事的人都发本《孙子兵法》不就好啦),假如孙膑穿越到现代,假设他能理解现代社会,假设他还愿意写写“兵法”,我想他也会采取非常务实的态度,学习现代政治规则,学习最新军事技术,学习统计学、概率论、进化论……并在这些基础上,重新思考、重新认识世界——如果他足够强的话——或许他可以拿出全新的“经典”。而这种态度和硬活,不正是我们在各自领域理应秉持或追求的吗?

以上你认不认同无所谓——行文中留下了一些bug不及处理,容易遭批——但至少听我一句建议:以后你要遇上坐在硕大而难看的办公室里,跟你说什么“商场如战场,读透《孙子兵法》,便可无往不胜……”的人,赶紧走。

这人50%是骗子,50%是傻子。且,100%不读书。

经典可以不必读

(beeple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