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明日報:看待“90後博導”,還是應多從學術角度

這幾天,“華中科技大學有位90後高顔值博導”的報道火了,當事人是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胡玥。

光明日報:看待“90後博導”,還是應多從學術角度

報道中提到,她自大學以來即開始發表學術成果,2018年晉升為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2019年成為博導。5年來,胡玥發表SCI論文6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論文21篇。報道中同時還提到,因為“青春活潑的面孔”,她經常被誤認成“師姐”。

這一報道随後在網絡上引發了争議。胡玥的一些宣傳報道被逐字逐句地掃描,包括聯考成績、學術成果含金量、5年60篇SCI的超高産量,都被一一質疑,人們甚至對她的家庭背景也開始猜測,懷疑她有“高人指點”。

客觀來講,5年發表60篇SCI論文,确實非常突出,但這一定構成問題嗎?當然不是。學術成果,從來隻看真假,不看數量。大衆以“數量反常”來質疑學者,也隻能做外圍猜想與誅心之論,未必是學術範疇的。

學術界當然會有天才,不必對那些超群之人動辄驚詫萬分。如果隻用“應當如此”來框束學者,那麼學術界恐怕也會乏味。如果出現那些閃耀的學術明星,當然應給他們充分的空間,他們令人驚訝的成績,也應當被正常看待。

也該強調的是,學者的學術生命是很漫長的,尤其是随着學術資訊大量上網,一位學者被審視的跨度與廣度也拓展了。是以,關于胡玥的科研成績是否過硬,不妨交由學術共同體的專業判斷,如果有問題,照章處理便是。輿論應當尊重專業的門檻,學術同行評議自然也會起到優勝劣汰的篩選作用,這種來自學術和專業的“挑剔”将會伴随一位學者的終身。

一位來自專業領域的學者,卻在大衆視野裡被百般審視,這種事件本身也值得思考。事實上,這位學者進入輿論視野,是通過将學術話語“降維”成通俗話語,進而到了可以被普通讀者“評頭論足”的層次。

比如在宣傳中,突出的是她的年輕貌美、前途無量,是她著作等身、論文高産,至于專業的學術評價,則語焉不詳,讀者很難了解論文的價值所在。那麼就出現了悖論的一幕,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曆等被學術界诟病的問題,在對學者的宣傳裡反而又被拿了出來,而與學術完全無關的外貌也被重點強調。原因無他,隻是這樣易被大衆了解,也容易有話題、有流量。

正因為如此,這些學者免不了被大衆用一種“外行視角”來審視。這種評判很多時候未必是專業的,對一位學者的科研認定也無關緊要,但是卻可能衍生種種意外的争議,給當事人造成壓力,也幹擾專業的學術評價。

近些年不少高校幾乎批量推出了一批年輕、外貌氣質佳的學術新星,學術崇拜、年輕崇拜、顔值崇拜混雜在一起。而每當這些人物出現,幾乎都免不了在輿論場引來一波刷屏。有人羨慕不已,也有人倍感同輩焦慮,當然也有人去挖他們的學術底色,試圖給他們祛魅。

學術圈内人的破圈之舉,當然是有益的,有助于豐富大衆對科研的認知。但也應當明白,學術終究是有門檻的,殿堂裡的探索未必就适合擺到廳堂裡的案闆上,學術最關鍵的評價,一定來自學術圈本身,來自學術同仁的認可。

學術自有坐标系,進入其他次元就很容易産生視覺變形。社會究竟該用怎樣的視角介紹與了解學術圈中人,這些事件足以提供一些思考。

(原題為《看待“90後博導”還是多從學術角度》 作者 王子墨 來源 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