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大學古籍展上的“金陵大學藏書”印是何人所刻?

2022年,南京大學即将迎來百廿華誕。為了慶祝這一節日,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江蘇省古籍保護中心、南京大學三家主辦機關聯合舉辦了“冊府千華·南雍撷珍——南京大學藏古籍菁華展暨中國古代套色版畫特展”,這一展覽荟萃了南京大學圖書館、文學院、曆史學院等機關所藏古籍善本200餘種、傳統木刻套色版畫70餘種。據介紹,“這是南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展品最精的古籍展,很多難得一見的善本都将展出,有來自敦煌石室的唐代寫經、稀如星鳳的宋版元版、多姿多彩的明清版刻,還有南大特有的孤本秘籍、先賢手澤,珍善并陳,滿目琳琅”。

自11月22日展覽開幕以來,南雍學子紛紛雲集星雲樓。“跟着教授看展覽”欄目,也特地請來了古典文獻研究所武秀成老師、趙益老師先後為大家進行精彩講解,并專門開通了現場直播,一時間吸引了衆多古籍愛好者和已經畢業的南雍學子,得以遠隔山海,一起欣賞這些難得的國家寶藏。

在展出的南大館藏珍品中,如《(至正)金陵新志》(元至正四年集慶路儒學溧陽州學溧水州學刻,明正德十五年南京國子監重修本)、《成化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韻》(明成化三年至六年金台大隆福寺文儒重刊本)、《文苑英華》(明隆慶元年福建巡撫塗澤民刻萬曆補版重印本)、《(成化)中都志》(明嘉靖補刻本)、《唐宋白孔六帖》(明嘉靖刻本)、《變法商兌》(清葉祥麟稿本)、《墨記》(民國葉啟勳四色過錄吳兔床諸家校抄本)等,屢屢可見一方“金陵大學藏書”印,刀法樸拙,與古書相得益彰,令人過目不忘。

南京大學古籍展上的“金陵大學藏書”印是何人所刻?

《(成化)中都志》(明嘉靖補刻本)

南京大學古籍展上的“金陵大學藏書”印是何人所刻?

《唐宋白孔六帖》(明嘉靖刻本)

南京大學古籍展上的“金陵大學藏書”印是何人所刻?

《文苑英華》(明隆慶元年福建巡撫塗澤民刻萬曆補版重印本)

這方“官方”藏書印顯然不會出自一般人之手,那麼它究竟是何人所刻呢?筆者近來在古籍部查閱資料時,偶然發現一封郦承铨緻胡小石書信,為這個疑問提供了線索。

1962年,胡小石先生去世後,家屬遵照先生遺囑,将其藏書捐贈于曾供職過的南京大學圖書館。這封信,就是筆者在胡先生舊藏古籍中發現的。信寫于商務印書館涵芬樓制箋上,全文如下:

小石前輩箸席:

拙稿奉閱,尚乞指正。印刻就,尚未署款,用刀殊弱,恐不足钤善本也,并請教之。容日趨前面叙。耑此,敬問

道安!

後學郦承铨頓首

十月廿五日

南京大學古籍展上的“金陵大學藏書”印是何人所刻?

郦承铨緻胡小石函

這通短劄談的正是刻印。根據信中“钤善本”雲雲,莫非這方“金陵大學藏書”印,就是郦承铨所刻?

郦承铨(1904-1967),字衡如,号願堂,又号無願居士,江蘇南京人。曾師從王伯沆,并向柳诒徵、吳梅等問學。先後在第四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廈門大學、金陵大學、華西大學、浙江大學等校任教,以國學名家,善書畫,富藏書。1950年,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主任。1953年,被任命為省文管會副主任。生平著述有《說文解字叙講疏》(《國學小叢書》本,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願堂詩錄》(長沙公益印書館1944年版)、《建康實錄校記》(《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年刊》第6、7期)、《願堂讀書記》等,另有未刊稿《說文水地疏》、《春秋戰國輿地通考》等多種。先生去世數十年後,其子郦家骃陸續編有《郦承铨書畫選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年版)、《寫春簃》(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年版),收錄了郦承铨書法、繪畫、刻印多種,以及舊藏書畫碑帖印章等,其中友人所贈居多。不僅可以一窺郦氏在書法、繪畫、治印等領域的造詣,還可以看出其生平交遊之廣。

查郦家骃《郦衡叔先生年譜簡編》:“一九二七年,丁卯,二十四歲。奉時任金陵大學圖書館館長胡小石之命,篆刻金陵大學圖書館藏書印。”(按:此說不确,胡小石未擔任過金大圖書館館長。此時館長為劉國鈞,胡小石僅兼金大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南大文理學院和金大文理學院合并,當年8月,胡小石始兼任南大圖書館館長。)果有刻印之事。而胡舜慶《郦承铨與〈寫春簃印存〉》一文,記載更為詳細:

1963年秋,我在南京夫子廟舊書店看到一冊《寫春簃印存》,藏青色封面,線裝,宣紙本。高28.5厘米,寬14.5厘米。扉頁有作者小篆題“寫春簃印存”、“戊辰春承铨自題”,下钤“郦”、“衡三”兩印。印譜隻薄薄28頁(每頁正面钤印,反面空白),但印章風格多樣,端莊古雅,不同凡響,觀之令人愛不釋手。……此印譜内收印十八方、邊款八方,一頁一印。印譜首頁钤朱文方印“金陵大學藏書”,從第二頁邊款中可知是“丁卯十月胡丈小石以此索刻,郦承铨篆”。印譜右下方钤有“郦衡叔”朱白文印一方。上方有朱文“豫南曾香亭珍賞”印,可見此譜曾經曾氏收藏。曾氏是南京醫師、醫學博士、書法篆刻家。(《竹伴願堂百回春:紀念郦承铨先生誕辰110周年》,中國書店2014年版,第79-80頁)

文章還配了《寫春簃印存》彩色書影數頁,其中正有“金陵大學藏書”這方印。

南京大學古籍展上的“金陵大學藏書”印是何人所刻?

“金陵大學藏書”印(《寫春簃印存》)

據此可知,郦承铨是在丁卯年(1927)十月,應胡小石之請,為金陵大學圖書館篆刻了藏書印。他緻胡小石的這封信則寫于當年十月廿五日。“金陵大學藏書”印文已經刻就,但尚未署款,故在信中謙稱“恐不足钤善本也”,遂連同自己新撰書稿一起呈請胡小石審閱。從這方印後來的邊款“丁卯十月胡丈小石以此索刻,郦承铨篆”可以想見,胡小石在收到郦承铨此信後,便迅即複信郦氏,郦氏則當月便在刻好的“金陵大學藏書”印上補上署款,傳遞金大圖書館。

郦承铨所刻的這方藏書印,爾後便屢屢見于金陵大學館藏線裝書中。如近年出版的《南京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全70冊,以金陵大學舊藏方志為主體,這些金大舊藏如《昌平志外志稿》等均钤有此印。它在此次“冊府千華·南雍撷珍——南京大學藏古籍菁華展暨中國古代套色版畫特展”中,更是頻繁出現。

南京大學古籍展上的“金陵大學藏書”印是何人所刻?

清葉祥麟《變法商兌》稿本

原來,這方金陵大學“官方”藏書印的作者,并非什麼名家大佬,而是出自一位年僅二十四歲的青年。胡小石對後學晚輩的獎掖提攜之情,于此可見一斑。郦承铨日後成為頗有名望的書畫家、篆刻家,也證明了胡小石的眼力。郦承铨緻胡小石的這通短劄,在古書中靜靜地躺了将近一百年,它的出現,似乎就是為了講述這個故事。而它,則是這段佳話的第一見證人。

(附記:南京大學圖書館史梅老師、李丹老師、時文甲師兄、李轶倫老師等幫助提書并提供郦函掃描件,邵川先生代為向胡舜慶、郦家骃先生求得“金陵大學藏書”印邊款書影,特緻謝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