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内憂外患,急需用人時,雍正選中死牢一人,此人後成一代名臣

我們中國的曆史長久悠遠,曆經無數的帝王,帝王的成敗不僅來源于自身的修養和品格,更加離不開身邊人的輔佐,如果身邊有幾位可以信任并且能力高的謀士,那麼定會輔佐帝王創造盛世,是以關于帝王用人的問題,也一直是一個被人關注的問題,用人用賢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直接影響到帝王所做出的決定。說起雍正帝,在位十三年的時間重新整理了吏治,扭轉了在康熙末年出現的經濟危機,做出了為後代影響頗深的事情,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了。

面對内憂外患,急需用人時,雍正選中死牢一人,此人後成一代名臣

當年的胤禛其實并不是先皇眼中最合适的,有很多皇子都在競争皇位,之前也廢立過一位太子,在經過了兇猛的九子奪嫡之後,胤禛脫穎而出成為雍正皇帝,為什麼親兄弟之間要互相殘殺隻為了皇位呢?其實在封建社會也是權利社會,必須登上穩固的地位才能夠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而胤禛心中明白,若是不能成功登上皇位,自己的性命也難保。

胤禛登上皇位了,也就代表着從此之後關乎整個國家的安穩和發展,權力大的同時責任自然也很大。在胤禛登上皇位沒幾年後就迎來了一個大的考驗。1729年,原本安定的國内環境突然爆發戰争,剛剛成立的軍機處發展尚不完全,很多地方不夠成熟,完全沒有能力對抗突如其來的外敵。在雍正苦煩之時,江南又爆發大水,一下子碰上兩件急需處理的大事。雍正心中很是煩悶,必須要依靠信賴之人前去解決,可偏偏雍正最信任的兄弟十三爺病倒了,面對内憂外患如此緊張之時,卻無一人可用。

面對内憂外患,急需用人時,雍正選中死牢一人,此人後成一代名臣

雖說正是用人之際,可自己身邊也不能缺少謀士來輔佐自己,雍正便有心想讓李衛去治水,可是命運弄人,此時李衛的母親意外離世,需要留在家中處理後事,李衛自然也是無法指望了。忠臣張廷玉看到此時犯了愁的雍正,開啟了“病急亂投醫”的模式,向皇帝推薦了一個人,但這個人卻是一個死囚,名字叫做阿克敦。阿克敦并不是一般的死囚,一定是因為自身有過人的能力才會得到張廷玉的青睐。其實阿克敦是滿人,也是通過科舉考上來的,可謂是才華橫溢,此時若是由他出面解決問題,定然能幫皇帝排憂解難。

面對内憂外患,急需用人時,雍正選中死牢一人,此人後成一代名臣

阿克敦在康熙時期非常受重視,各種賞賜和嘉獎,授予他翰林院庶吉士,後來又成為禮部侍郎等重要官職,雍正繼位後更是封阿克敦為封疆大吏。但是人紅是非多,在朝廷中也是如此,很多官員眼紅阿克敦,一時間彈劾他的折子滿天飛。或許是有人看不順眼,或許是有人打擊報複,起初雍正惜才并沒有處置阿克敦,可是當雍正得知阿克敦向暹羅使者索賄的時候,雍正認為這樣的官員在朝中很丢人,影響大清的臉面和形象,是以親自下旨将其關入了死牢。

面對内憂外患,急需用人時,雍正選中死牢一人,此人後成一代名臣

或許雍正在下旨處置阿克敦的時候也沒有想到,居然有一天還會用到他。雍正聽到了張廷玉的推薦時,心中大喜,想到還有這麼一号能人。雍正完全相信阿克敦可以完美解決目前朝中遇到的困境。阿克敦被放出來後派去了江南治理水患,而他用兩年時間把江南治理得很好,也算得上是将功補過了。而因為治理有功,雍正帝再次對阿克敦有了好感,并将其調回了京城委以重任。後來阿克敦在準噶爾戰事中屢立功勞,在後期成為了名臣。

阿克敦的一生經曆可謂是大起大落,不過也算是幸運的,在臨死前撿回了一條命,還能獲得将功補過的機會,建功立業,留下一世清明。對于康熙和雍正兩位帝王來說,阿克敦都是很好的幫手,帝王能夠守護基業,離不開這些能人的輔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