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精美散文:詩和遠方

精美散文:詩和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城市像一個鋼筋鐵骨焊接而成的牢籠,禁锢了我們的身心,禁锢了我們的思想,禁锢了我們的靈魂。每日的朝九晚五,我們或許早已經困乏,但是卻迫于生計,我們情願或不情願的依舊按照着這種固定而重複的節奏來日複一日的行走着,這條路或許一直沒有盡頭,可能對于大多數人,這隻能是無可奈何的苟且偷生。

生活在困境之中的我們,卻也想透過那厚厚的牆磚和那阻止了清風飄蕩的玻璃往外望去,那遠方的天地一線之處,是否有我們所追求和向往的夢想。夢想與現實的無奈,時時環繞心頭,想走出去,卻又不敢與困頓其身的枷鎖來場掙脫的鬥争。

我們也許會想着,趁年輕多辛苦些,多賺取些經濟基礎,到老來時我們再去享受那詩和遠方的甜蜜。然而在如此高強度的辛勞與困苦中掙紮的軀體,到老來時我們究竟還有多少未透支完的健康和精力來走向遠方。那時的我們對于行走遠方的夢想,或許僅隻剩下一句唏噓與無奈了。

精美散文:詩和遠方

7或許高曉松說的對吧,“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們渴望自由自在的翺翔,渴望高聳險峻的山峰,渴望清澈湍急的流水,渴望青榮翠茂的樹林,渴望波濤澎湃的大海。我們時常幻想着,一個背包,一架相機,一輛單車,一把吉他,就這麼行走在崇山峻嶺間,行走在流水白雲中,走過川流不息的人群,去往那一個又一個美麗而向往的夢想天堂。

我們渴望的太多,而身心卻難以走遠。如此昏昏度日使得我們愈加迷茫,望不清前起的道路,迷霧中的我們漸漸迷失,漸漸不知道前路何起,漸漸便再也尋找不到那條通往詩和遠方的道路。

其實我們一直都在路上。心路一直前行,我們一直成長,那山那海,那青草那花香,隻要我們心懷遠方,路就在前方。

詩和遠方,它其實并不遙遠,閑來泡一壺清茶,看那茶香四溢,品茗潤乏身心,那遙遠而彌久的香甜甘露,滋潤着困頓迷惑的靈魂,那心境的安然閑适,就是那詩和遠方。

或者聽一首喜歡卻許久未聞的音樂,輕輕躺在床上,聽着那曼妙的旋律在耳畔旋轉,慢慢遊進身體裡,遊進腦海中,遊進心靈間,那一刻的惬意,難道不也正是那詩和遠方。

精美散文:詩和遠方

還或者,走出室外,來到大自然當中,尋那一方蒼翠挺拔的古樹坐下,什麼都不幹,就這麼靜靜的坐着,感受自然的微風輕輕拂過臉頰,感受自然的芳香微微觸及心底,那心境的安甯、舒适、恬靜,卻也不正是那詩和遠方。

再或者随手翻看一頁書卷,任思緒在書海中翺翔,泛波遊于知識的海洋裡,去觸碰那千古傳流的文字所帶來的深心洗滌,在那章句中揮灑着夢與青春的韻味,這何嘗不是那詩和遠方。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或許像古人那樣及時行樂會讓我們更活的自在些。“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再論愁”也許被人看作是玩物喪志,但是對于身在現實當中的普羅大衆來說,這樣的及時行樂沒有什麼不好,至少它能讓我們在身心俱乏時,偷得那浮生的半日清閑,在那短暫的時光中,盡情的享受那一刻的安然閑适,感受那一片心中向往的詩和遠方。

因為它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心裡,在我們意願和心志所前行的路上。路上有那花香怡人,有那綠草芬芳,有那淡泊甯靜的安然閑适,有那詩意缥缈的遠景之方。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作者:飛雪飄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