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打了勝仗,卻和俄國簽訂了一個條約,看着“平等”實則吃虧

我們都知道,我國的東北地區是和俄羅斯接壤的,幾百年前,俄羅斯還不叫俄羅斯,叫俄國。俄國人們生活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生産力低下,物資奇缺,除了從森林裡打活物做皮袍,也制造不了什麼精緻玩意兒。那怎麼辦呢?于是便經常來我們的東北地區打劫我們的祖先,搶劫物資。直到後來,清政府和俄國人簽訂了條約允許了通商,這種情況才得以改善。

清朝打了勝仗,卻和俄國簽訂了一個條約,看着“平等”實則吃虧

但是很少人知道,當時的那個條約,卻是個名義上看起來“平等”,甚至看似我們占了好處實則吃了大虧。中國古代重農抑商,商人往往是世人都看不起的最底層,即使富甲天下如胡雪岩,也想弄頂烏紗帽來戴戴。俄國人利用這一點,将他們那邊壓根不值錢的皮毛來換我們的茶葉絲綢,當時中國商業不發達導緻群眾根本不懂其中奧妙,跟俄國簽訂了關于皮毛的交易條約,于是差不多是相當于白送了我們的好東西,卻隻換回來了俄國人手裡根本不要的皮毛。

清朝打了勝仗,卻和俄國簽訂了一個條約,看着“平等”實則吃虧

那麼到底是個什麼條約,又是如何簽訂的呢?這事就得從兩百多年前說起,即康熙皇帝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大清還是盛世,國力強盛的很,根本就沒人敢惹。但是偏偏那個時候的西伯利亞老毛子膽子就大,看着朝廷無暇顧及,便淨在東北和俄國交界的地方惹是生非,弄得邊疆百姓苦不堪言。康熙皇帝剛剛登基,忙着收拾爛攤子根本就無暇顧及東北,于是嘗到了甜頭的毛子便得寸進尺,搶占了東北的好多土地。

清朝打了勝仗,卻和俄國簽訂了一個條約,看着“平等”實則吃虧

等康熙皇帝緩過神來,直接就派兵把俄國人給打趴下了。俄國人一看大事不好,急忙投降并且和清政府進行和談,但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康熙皇帝沒有要求俄國人返還他們占有的土地,簽了個條約就完事兒了,這其中,就包括了允許俄國人在我們東北邊境做貿易的條款。這可能也是為了讓當時的俄國看看當時康熙皇帝的仁慈,中國是何等的不在乎。

清朝打了勝仗,卻和俄國簽訂了一個條約,看着“平等”實則吃虧

估計經這個事俄國人也沒得到什麼教訓,打仗輸了反而什麼損失都沒有,還白白得了一堆好處,做夢都要笑醒。很多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中國現在的版圖要比清朝的時候少很多。丢失了大約現在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的土地,在清朝的時候,外蒙古,以及東北再往外的一些地方也是屬于中國,後來外蒙古獨立加上俄國人的侵占,中國的版圖才變成了如今這個樣子。倘若那個時候的康熙皇帝強硬一點,直接把俄國人打的滿地找牙趕回西伯利亞。也許在清朝末年,俄國人也不敢再趁火打劫了。也就不會再有後面的俄國趁着中國内憂外患之際侵占中國土地的事情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