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打了胜仗,却和俄国签订了一个条约,看着“平等”实则吃亏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东北地区是和俄罗斯接壤的,几百年前,俄罗斯还不叫俄罗斯,叫俄国。俄国人们生活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生产力低下,物资奇缺,除了从森林里打活物做皮袍,也制造不了什么精致玩意儿。那怎么办呢?于是便经常来我们的东北地区打劫我们的祖先,抢劫物资。直到后来,清政府和俄国人签订了条约允许了通商,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

清朝打了胜仗,却和俄国签订了一个条约,看着“平等”实则吃亏

但是很少人知道,当时的那个条约,却是个名义上看起来“平等”,甚至看似我们占了好处实则吃了大亏。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商人往往是世人都看不起的最底层,即使富甲天下如胡雪岩,也想弄顶乌纱帽来戴戴。俄国人利用这一点,将他们那边压根不值钱的皮毛来换我们的茶叶丝绸,当时中国商业不发达导致民众根本不懂其中奥妙,跟俄国签订了关于皮毛的交易条约,于是差不多是相当于白送了我们的好东西,却只换回来了俄国人手里根本不要的皮毛。

清朝打了胜仗,却和俄国签订了一个条约,看着“平等”实则吃亏

那么到底是个什么条约,又是如何签订的呢?这事就得从两百多年前说起,即康熙皇帝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大清还是盛世,国力强盛的很,根本就没人敢惹。但是偏偏那个时候的西伯利亚老毛子胆子就大,看着朝廷无暇顾及,便净在东北和俄国交界的地方惹是生非,弄得边疆百姓苦不堪言。康熙皇帝刚刚登基,忙着收拾烂摊子根本就无暇顾及东北,于是尝到了甜头的毛子便得寸进尺,抢占了东北的好多土地。

清朝打了胜仗,却和俄国签订了一个条约,看着“平等”实则吃亏

等康熙皇帝缓过神来,直接就派兵把俄国人给打趴下了。俄国人一看大事不好,急忙投降并且和清政府进行和谈,但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康熙皇帝没有要求俄国人返还他们占有的土地,签了个条约就完事儿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允许俄国人在我们东北边境做贸易的条款。这可能也是为了让当时的俄国看看当时康熙皇帝的仁慈,中国是何等的不在乎。

清朝打了胜仗,却和俄国签订了一个条约,看着“平等”实则吃亏

估计经这个事俄国人也没得到什么教训,打仗输了反而什么损失都没有,还白白得了一堆好处,做梦都要笑醒。很多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现在的版图要比清朝的时候少很多。丢失了大约现在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的土地,在清朝的时候,外蒙古,以及东北再往外的一些地方也是属于中国,后来外蒙古独立加上俄国人的侵占,中国的版图才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倘若那个时候的康熙皇帝强硬一点,直接把俄国人打的满地找牙赶回西伯利亚。也许在清朝末年,俄国人也不敢再趁火打劫了。也就不会再有后面的俄国趁着中国内忧外患之际侵占中国土地的事情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