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狀元妻子懷孕14月,生下一子5歲不會說話,高僧一句話就點破

狀元妻子懷孕14月,生下一子5歲不會說話,高僧一句話就點破

狀元之子,母親懷孕14個月才分娩

從隋唐開始,“應試教育”的概念就已經在我國古代産生了,在經過一層一層選拔之後,能夠從千萬人當中脫穎而出的,便就是狀元了。每一次科舉的前三名被叫做探花、榜眼和狀元,而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明朝成化十七年的一位狀元的故事。

狀元妻子懷孕14月,生下一子5歲不會說話,高僧一句話就點破

說起來,這故事的主角并非這個狀元,但不得不從狀元這兒說起。狀元的名字叫做王華,在考上狀元之後,就被朝廷配置設定到南京當官去了。入仕之途順利,王華也在南京成家立業,認識了當地的名門之女鄭氏,并且很快,鄭氏就懷上了王華的孩子。

都說懷胎十月,這是自古以來沒有變的生物規律。一般來說,母親懷孕9個月多的時候就會臨盆,頂多過了10個月不超過幾周,也是在正常範圍之内。但是鄭氏卻足足懷孕了有14個月,當時的兩家人都有些擔心。

隻不過,古人相信天命之子的降生必定會發生一些“異象”,而大概這多出來的4個月,也算是異象的一種吧,遂在一開始都沒有在意。直到鄭氏懷孕足14個月的一天晚上,突然腹中絞痛臨盆,産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嬰。

狀元妻子懷孕14月,生下一子5歲不會說話,高僧一句話就點破

無論如何,胎兒是十分健康的,這對王家和鄭家人來說都是莫大的寬慰。而孩子的祖母驚喜稱,前兩天她在夢中夢見,有天神下凡,這天神穿着一身绯色的玉衣,并且還在懷裡抱着一個小小的嬰孩。在夢中,下凡的天神将孩子托付給了祖母。

鄭家人聽了,覺得這是喜兆,遂根據祖母的夢境,給孩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雲。

王雲幼時默記家中所有書籍,卻不會開口說話

狀元妻子懷孕14月,生下一子5歲不會說話,高僧一句話就點破

于是,嬰孩的名字就被定下來了,叫做王雲。雖說王雲的母親鄭氏懷孕了足足14個月,但是這誕下的兒子的确是十分健康的。隻不過,随着時間的推移,王華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般的小孩,基本上在出生數個月之後,就會牙牙學語了,就算學習能力再怎麼遲緩,不過一兩歲就也能喊出爸爸媽媽這樣的稱呼。但是遲遲才從媽媽腹中出生的王雲,也是遲遲不會說話,直到5歲大之後,基本上一天都聽不到他說一句話一個字。

這下,王雲的父親王華就感到納悶了,就書本上記載的所有知識看來,小孩到了5歲都不會說話,實在是沒有道理能夠解釋。而事實上,王雲這孩子也并不是笨拙或者是學習力差,他每天吃飯、睡覺、活動都和平常的小孩别無二緻,隻是喜歡看書。

狀元妻子懷孕14月,生下一子5歲不會說話,高僧一句話就點破

5歲的王雲沉迷看書,特别喜歡在祖父讀書的時候湊過去觀看,而在其他時候,王雲也會主動抱着書本,一聲不吭地研讀,仿佛将其他東西全部置身事外。雖然祖父十分看好孫子的這項品質,認為兒子今後也是像他爸爸那樣的人才。但關鍵就在于,王雲不會說話,久而久之,甚至有人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個啞巴。

高僧一句話提點,改名後立即開口說話

針對王雲5歲大還不會說話的問題,家中所有的人都竭盡全力為王雲尋找可以醫治的郎中,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直到有一天,一位高僧雲遊至南京。走投無路的王家人想到了尋求高僧的幫助,如果醫生救不了的,就用其他的方法試試。

狀元妻子懷孕14月,生下一子5歲不會說話,高僧一句話就點破

“真是個好孩子啊,隻可惜,‘道’破了。”高僧在與王雲面面相觑一陣子之後,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并且告訴王華,隻要給孩子改個名字,孩子就會開口說話了。

等到高僧走之後,王華開始思考該如何給兒子王雲改名,他想到《論語》當中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遂決定,将兒子的名字改為王守仁。沒想到,在改完名字之後,兒子立馬就開口說話了,而且十分的流利。

狀元妻子懷孕14月,生下一子5歲不會說話,高僧一句話就點破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也都發現了,王守仁就是明代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學家王陽明。被高僧點化過的王陽明,不僅學會了講話,還在後來與孔孟齊名,着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曆史,就關注那樣的曆史挺有趣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