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謝子長:犧牲時僅39歲,娶過4任妻子,兒子和2位“媽媽”繼承遺志

今天,去陝北,很愛唱“山丹丹開花紅豔豔”,總有英雄的故事、英雄的經曆,也有英雄的氣息,以及英雄留在黃土地上那份血色浪漫。

謝子長,陝西省安定縣(今子長市)棗樹坪人,陝北紅軍和蘇區建立人之一。

在山丹丹花裡,讓我們從謝子長的愛情故事說起。

據謝子長之子謝紹明回憶,父親謝子長應該娶過4任妻子。

謝子長:犧牲時僅39歲,娶過4任妻子,兒子和2位“媽媽”繼承遺志

第一位:人們隻知道她姓南,沒有多少可尋的資料。她與謝子長的結合是1918年,由家人包辦的。當時,謝子長在西安省立第一中學上學,家人給他在老家介紹了好幾個對象,他都不答應,原因是他向往自由戀愛,不想再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式婚姻。但是,家人看着他已二十歲,該成個家了,就在村裡為她找了人品、長相均好的姓南女子,寫信給他,讓他寒假回家過年。

接到信後,謝子長以為是父母想自己了,考完試後匆匆回家。誰知家裡已經為他準備好了親事,他想反抗,但看到卧病在床的母親,隻好屈從。新婚當夜,他獨自坐在一條長凳上,一直到天亮。第二天,便離開老家以示反抗。家人看到強扭不成,就将姓南女子送了回去,算是 “離婚”了。姓南女子較開明,她沒有是以而責怪謝家人,後來,甚至為謝家人逃避國民黨追捕而通風報信。

第二位:不知姓甚名誰,從謝紹明的回憶中可以看出,她是謝紹明的生母,謝紹明出生不久,她便去世了,幾乎無資料可尋。

謝子長:犧牲時僅39歲,娶過4任妻子,兒子和2位“媽媽”繼承遺志

第三位和第四位是尤祥齋和史秀雲。

尤祥齋原名劉芝蘭,1912年出生,陝西米脂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米脂縣婦女協進會主席,後受黨組織委派到京津一帶做地下工作, 1933年與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創始人謝子長結成夫婦。

尤祥齋與謝子長相識大約是在1926年,當時,謝子長回安定縣繼續辦民團,利用團總身份進行革命活動。尤祥齋是米脂縣婦女協進會的負責人,提倡婦女解放,在貧窮落後的陝北同頑固的封建勢力作鬥争,教育群眾,使身處最底層的婦女開始覺醒。謝子長給尤祥齋寫信,給了尤祥齋很大鼓勵。兩人就此在信中相識。

1930年,謝子長再次寫信給尤祥齋,稱“萬兩黃金易得,一位知己難遇”,表達了對尤祥齋的愛慕之情。但尤祥齋當時一心革命,并不想過早戀愛、結婚,再加上與謝子長還沒見過面,也便沒有表态。

1933年,在好友與同志的勸說下,尤祥齋動了答應謝子長追求的心思,将此事告訴母親。母親對尤祥齋說:“你至少得讓我看一眼自己的女婿長什麼樣吧?”尤祥齋便寫信給謝子長要他寄張照片,過自己母親的關。謝子長接到信後,冒着被抓捕的危險,照了張标準相,寄給了尤祥齋。

這年夏天,尤祥齋被派往北京、天津、張家口一帶做地下工作,擔任察哈爾省抗日女救亡會主席。其時,謝子長在同盟軍第18師,負責我黨的組織工作,并協助師長許權中指揮作戰。兩人在張家口有了第一次會面。同志們聽到他們的戀愛史,很是感動,都催促他們盡快成婚,他們借了一間民房、一床棉被,換了身幹淨的衣服,住在一起就算結婚了。

謝子長:犧牲時僅39歲,娶過4任妻子,兒子和2位“媽媽”繼承遺志

同年11月,謝子長回到陝西,任西北軍事特派員。告别時,尤祥齋已有身孕,忍不住哭了起來。謝子長安居尤祥齋要她堅強些,并說等将來在西北打開局面,就來接尤祥齋回去,還為即将出生的孩子取好了名字。

回陝北後,謝子長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恢複了陝北紅軍遊擊隊第1支隊,壯大了第2、第3支隊,建立了第4、第5支隊,并協助地方黨組織建立赤衛軍、少先隊、婦女會等,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建立了安定、延川根據地。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卻與尤祥齋中斷了聯系,原因是1934年秋,由于叛徒出賣,尤其齋在天津不幸被捕。

謝子長寫了好幾封信給尤祥齋,但總收不到尤祥齋的回信,後來才得知尤尤祥齋被捕的消息。獄中的尤其齋,面對敵人的審訊逼供,始終未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因為入獄時已身懷有孕,在獄中,她生下一個男嬰。獄中暗無天日,沒有衣被,沒有營養品,她決心憑着堅定的革命信念和濃濃的母愛,把孩子撫養成人。

為此,尤祥齋向監獄要求給孩子奶粉,遭到拒絕後就進行絕食鬥争,還和其他難友一起為改善待遇集體絕食,取得了短暫的勝利。随後,反動軍警決定将他們轉移到相對偏僻的張家口監獄,進行更加殘酷的迫害。識破陰謀後,尤祥齋帶着孩子和戰友們一起在西直門車站集體卧軌,拒絕到張家口去。反動軍警對他們瘋狂毆打,開槍恐吓,但都無濟于事,隻好把他們又押送到了北平監獄。

謝子長:犧牲時僅39歲,娶過4任妻子,兒子和2位“媽媽”繼承遺志

這期間,遠在西北的謝子長得到的消息卻是,尤祥齋在卧軌抗議中犧牲了。謝子長受到的打擊很大,甚至一時無法接受這個訛傳的“現實”。過了一段時間,同志們看他形單影隻,需要照顧,就向他介紹了安定姑娘史秀芸。

史秀芸思想進步,很是敬佩謝子長,兩人于1934年5月結婚。

同年8月,謝子長在粉碎國民黨軍對陝北蘇區發動的第一次“圍剿”中受重傷。史秀芸一邊應付敵人的搜捕,一邊竭盡全力精心護理謝子長,但因當時陝北生活艱苦,環境惡劣,沒有醫生,缺少藥品,謝子長隻能用南瓜瓤子敷在傷口上止痛,常常是連頓熱飯都吃不上,不久便隻能卧病在床了。

1937年7月,尤祥齋結束了兩年半的牢獄生活,12月帶着孩子,曆經艱難,來到聖地延安。但此時,距謝子長于1935年2月21日不幸去世,已有兩年多時間了。

革命的愛情雖說承受着淚水與痛苦的洗禮,卻在革命的精神裡,像山丹丹花年年歲歲盛開不息。

謝子長辭世時,年僅38歲,臨終前,他對身邊的親人與同志們說:“如果就這樣死了,我太對不起百姓了,我給他們做的事太少了!”面對夫妻的離去,尤祥齋和史秀雲化悲痛為力量,再次與同志們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火熱的革命事業中。

謝子長:犧牲時僅39歲,娶過4任妻子,兒子和2位“媽媽”繼承遺志
謝子長:犧牲時僅39歲,娶過4任妻子,兒子和2位“媽媽”繼承遺志

在謝紹明的記憶中,尤祥齋和史秀雲兩位繼母對他都很好。父親去世後,他先是跟着繼母史秀雲到了延安,組織安排他在安塞上學。因為年齡較大,1939年,14歲的他就入了黨,“史媽媽”也讓從小失去母親的他,感受到了母愛。“她總把我接到她那兒去度假……為我縫縫補補,改善夥食,用女性的愛溫暖了我這個孤兒的心”。

尤祥齋來到延安後,先在邊區婦聯工作,後來調任環縣婦聯主任。抗戰勝利後,在晉南工作的她,聽說組織要派謝紹明去蘇聯留學,就大老遠地趕來為謝紹明準備行裝,兩人還在延安寶塔前照了張相作紀念。謝紹明說:“媽媽去世後,我遇到了兩位繼母,她們都是我的好媽媽。”隻是在他回國時,“史媽媽”已經去世了——抗日戰争勝利後,史秀芸調到了東北。這時她的心肌炎已經很嚴重,組織上讓她抓緊治療,待身體康複後再配置設定任務。但經她一再要求,遂被先後安排在長春、牡丹江鐵路管理局和東北鐵路總局機關工作,終因疾病發作搶救無效,于1948年12月19日病逝于吉林。

謝子長:犧牲時僅39歲,娶過4任妻子,兒子和2位“媽媽”繼承遺志

至于“尤媽媽”,謝紹明說:“我的尤媽媽,新中國成立後到了北京,我在蘇聯學習和東北工作時,經常給她寫信問候。後來,我調到北京,去探望她老人家更友善了,我們成了一對感情深厚的母子。”

2006年9月,94歲高齡的尤祥齋在北京不幸逝世。10月她的親屬按她生前遺願,把她的骨灰撒入了米脂縣十裡鋪鄉的無定河畔。随後,又遵照她的遺願,把她一生的積蓄20萬元,全部捐給米脂中學,設立“尤祥齋女生助學基金”,以幫助在米脂中學就讀的品學兼優且家庭困難的女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鼓勵她們自強不息,早日成才,為祖國和社會多作貢獻。

謝子長:犧牲時僅39歲,娶過4任妻子,兒子和2位“媽媽”繼承遺志

山丹丹開花紅豔豔,革命先輩就這樣讓自己一生的情感盛開在了陝北的黃土高原上,成了一道永不磨滅的風景,讓後世緬懷和紀念。至于謝紹明,在兩位“媽媽”的愛裡,他繼承了父親的遺志,曾任哈爾濱飛機發動機廠副廠長、赤峰市區委書記、國家科委特邀顧問等職,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參考了東平《陝北紅軍創始人謝子長之子謝紹明延安往事回憶》(黨史博覽,2008年第6期)等資料,感謝原作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西部人文地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