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陸最後2個軍統女特務:1個晚年很幸福;1個嫁陝西農民生8個孩子

“我離開軍統局是在1946年8月……在軍統局就是坐辦公室,譯電報,沒開過槍,沒殺過一個人。”面對記者的采訪,王慶蓮說。[i]

王慶蓮,女,1928年4月生,浙江江山人。軍統局的特工,1歲就沒了生父,住在浙江省江山縣的外婆家,讀了六年國小。1943年4月,王慶蓮剛滿15歲,家裡經濟困難已到無路可走的地步,軍統局來江山招人,媽媽給她報名,結果“一考就考上了”。其後,王慶蓮有了3年在軍統局本部工作的經曆,是軍統譯電員。

大陸最後2個軍統女特務:1個晚年很幸福;1個嫁陝西農民生8個孩子

看得出來,王慶蓮當時參加軍統就是為了“混口飯吃”,是以,吃飽了飯,在她看來,在軍統局本部工作的3年是“快樂的”。快樂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憑着軍統的身份可以看電影,影院的人不問他們要錢,給免費了;二是可以穿着旗袍跳舞,那個年代跳舞是少不了的交際手段,軍統局更是如此。王慶蓮說自己穿起旗袍身段很好看,當然有着大姑娘天性愛美的成分。

王慶蓮的上司是姜毅英,1908—2006年,浙江江山人,長期從事密碼破譯等情報工作,曾偵破日軍偷襲珍珠港的重大情報。戴笠身邊的紅人,軍統中唯一一個女将軍。王慶蓮說,她所在的部門共有16個男性,4個女性。姜毅英是個比較“嚴肅”的人,因為部門男人多女人少,有時難免不會讓她陪着辦一些事,但在心裡多少有些因為她年輕,更招男人喜歡的妒忌。有次,她因為抹了鮮豔的口紅受到了姜毅英的處分。姜毅英當時對她說:“小姑娘,要是不好好表現,就把你關起來!”

大陸最後2個軍統女特務:1個晚年很幸福;1個嫁陝西農民生8個孩子
大陸最後2個軍統女特務:1個晚年很幸福;1個嫁陝西農民生8個孩子

也許,姜毅英是随口一說,但王慶蓮害怕了起來,因為在那種地方,上司想關一個人分明是很随便的事情。正是因為這種害怕,讓王慶蓮覺得“不好玩”了,18歲的她開始想家,想媽媽,就向毛人鳳請假說是要回家看媽媽。毛人鳳同意,但王慶蓮卻一去不複返,成了一個自動脫離軍統的人。

新中國成立後,王慶蓮因為曾經有身份問題,有過不少麻煩,但到了1981年,她被平反。把她待在鄉下的23年也算了工齡,她說:“僅憑這一點,我心裡已經非常感激了。”這時,她已經50多歲了,過了不長時間,便退休了。晚年生活得很幸福。

2010年前後,王慶蓮主動向媒體公開了自己曾經的身份,她說自己不後悔沒去台灣,很感謝國家給她的那幾十年工齡,讓她晚年的生活有了經濟的保障,這讓她感到非常滿足。有人說,經曆是一種記憶,即使别人能抹去,自己卻永遠不會忘掉,而把它說出來,心裡就會舒暢、豁亮,活着也會輕松很多。與王慶蓮不同的是,軍統還有一位叫張春蓮的女特工,一直未曾有過這種體驗。

大陸最後2個軍統女特務:1個晚年很幸福;1個嫁陝西農民生8個孩子

張春蓮也是浙江人,據說,她中學畢業後還上過國民黨創辦的女子警官學院,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也多少有些文化。在警校上學時,她與毛人鳳相識,兩人很快有了暧昧關系。但毛人鳳為了自己升官發财,把她送給了戴笠。戴笠死後,她又和毛人鳳繼續了以前的關系,不久,毛人鳳另有新歡,多少有些厭惡她了。

大約1947年前後,毛人鳳開始想法兒擺脫張春蓮,給她許諾了不少條件,讓她去陝西工作。聲稱這是為她“鍍金”的好機會,還送了她一些名貴首飾和銀兩,讓她盡快啟程,準保幾年後接回她,讓她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她在毛人鳳畫出的這個大餅裡,樂呵呵地到了陝西,雖無事可做,但對毛人鳳許諾的披金戴銀、吃香喝辣的“美好生活”深信不疑。

大陸最後2個軍統女特務:1個晚年很幸福;1個嫁陝西農民生8個孩子
大陸最後2個軍統女特務:1個晚年很幸福;1個嫁陝西農民生8個孩子
大陸最後2個軍統女特務:1個晚年很幸福;1個嫁陝西農民生8個孩子

網上有很多關于張春蓮的傳言,但她因與軍統失去聯系,嫁給當地農民應該屬實。在網民的流傳裡,張春蓮有着驚人的生育能力,先後為當地那位農民生下了8個孩子,仍然不死心。1956年毛人鳳死後,資訊封閉的她還堅信毛人鳳能接她回去,得到她想要的地位和生活。為了這個,她将自己的過去全都隐瞞了下來,甚至不敢說夢話,怕洩露了“機密”。

七十年代時,張春蓮垂垂老矣,成了一個與當地人沒什麼不同的農村老太太,繼續幻想着毛人鳳畫的那個大餅能從天上掉下來,砸着自己。直到有一天,她覺得自己不行了,就要離開人間了,才将過去的經曆寫了下來。農民丈夫不識字,把她的“遺書”拿到當地派出所,她的真實身份才被人們知曉。因為嫁給當地農民後,沒能做成過一件屬于特工的工作,是以,她死後人們很快“諒解”了她。

大陸最後2個軍統女特務:1個晚年很幸福;1個嫁陝西農民生8個孩子

張春蓮可悲的一生就此落幕,她作為特工的身份也就此結束,但網友卻把她的形象畫了下來,旁邊有這樣的一行字:我真的被忘了?古人說:“鳥擇良木而栖,賢臣擇名主而仕。”又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做人有時當然是需要些“技術”或“技巧”的,如果連這一點兒“技術”或“技巧”道理都不懂,也隻能生活在打臉的幻想裡。這就是張春蓮與王慶蓮的不同,雖然,她們的名字裡都有一個“蓮”字。

[i] 《新快報》(2012年3月20日第T06版~第T07版),口述:王慶蓮,采寫:鄧娟,原題:大陸最後一個軍統女特務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西部人文地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