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真實的馬超: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為何小說裡成了三國英雄?

仁義禮智孝順此乃做人的追求,但是往往極少數人能夠做到上述這幾點,忠孝兩全自古便是難上加難,且說這三國中曹孫劉三人,并非忠于漢室,但不能說他們不孝,但偏偏卻是存在這樣一位人物遭到了衆多非議,在小說中還被美化成立豪傑,更是有一堆人追随效忠。就事論事,三國中存在真正匡扶漢室的人少之又少,最多也是打着旗号興漢室,幹着實事卻鳳毛麟角。比如這魯肅夠正直了吧,其也并不對漢室忠心,反而極具推崇孫權成為這君主。

曆史上真實的馬超: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為何小說裡成了三國英雄?

在東吳這邊孫權更是絲毫不将這漢室放在眼裡,在身邊一幫謀臣的教導下,顯然是想要自立門戶,更何況談什麼興複漢室。想要孫權向漢君主稱臣顯而比登天還難,大有自己當君主的心思。曹操從一開始還是忠于漢室,但伴随着官越來越大,手底下的人也開始慫恿自己當這君主。曹操疑心太重,總是對身邊的人放心不下,曾經還将父親故人直接殺害,有功于自己的謀士更是不在少數,仁義對于他來說可望不可求。

曆史上真實的馬超: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為何小說裡成了三國英雄?

但曹操卻又是個極其孝順的人,可以說曹操不講仁義但不能說他不孝順。在曹操建立一方勢力過後,便是将其父親接來一同生活。但好景不長,這曹嵩沒過多久便是被人殺害,所幸這曹操還是給他争氣了,沒有向着纨绔子弟方向發展。中山靖王後人劉備則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家道中落不說父母早就離開人世,想要孝順也沒有個對象,但論起這仁義顯然劉備是不具備的。要是忠于漢室就不會自己擔任君主,整日打着興複漢室名頭,自己早就想成為這君主。

曆史上真實的馬超: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為何小說裡成了三國英雄?

但劉備對待其異姓兄弟關羽、張飛等人自然是沒有話說,恐怕也是存在假仁假義嫌疑,畢竟這二人能征善戰,為其建功立業還是綽綽有餘。劉備在進攻西蜀時可是一點情面也沒留給其同宗兄弟劉璋。在演義中這呂布被稱為三姓家奴,更是認了兩個人做父親,但是真實的曆史中卻不是如此現象,丁原和董卓根本不是其幹爹,但呂布身上仿佛存在禁咒一般,一直沒能有很好的機遇甚至在哪路諸侯門下便是要遭殃,劉備收留這呂布之後經常出現無故事端。

曆史上真實的馬超: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為何小說裡成了三國英雄?

在古代封建社會這孝便是在首位,曆史上鮮有發生殺父殺兄長擔任君主的事迹,但在這唐朝時期卻發生了。在這三國中便是有這樣一位人物雖然能力有些高,但卻被人認為是缺乏忠誠、仁義、仁心的人,但是在演義中卻受到極大美化,此人便是馬超。忠心二字自然是在他身上無法展現,身上本來就流着部分羌族血脈,讓他忠于漢室自然不現實。關于仁義問題上,在其殺害趙昂全家,出賣他人被劉備殺害時便能夠得到展現,亦是不具備仁義之心。

曆史上真實的馬超: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為何小說裡成了三國英雄?

馬超父親馬騰的離開人世與馬超存在關聯,并非演義中那樣是由曹操殺害的。史料中記載,在西涼地區馬騰與這韓遂争鬥厭倦了,受到曹操的分封,便來到曹操帳下,但這馬超卻和韓遂一起起兵進攻曹操,這無疑是陷馬騰于難堪地步。馬騰來到曹操軍中去沒有帶着馬超一起,無疑是留下禍端。馬騰之是以沒有帶着馬超一同前往,正是想要他日在曹操軍中得不到待見,還能傳回這西涼地區。但是沒想到卻因為這事情被曹操處死,暫且不說這馬超讨伐曹操是否事出有因,但當時作為正統的曹操,自然有權利處決其父。

曆史上真實的馬超: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為何小說裡成了三國英雄?

但馬騰當時如果向曹操舉報馬超起義之事或許有可能不被牽連,但這馬超自然是沒有好日子過,俗話說虎毒不食子,馬騰倘若真這麼做,無疑是将馬超送上絕路。演義中馬超更是打着替父報仇的名号,整天一口一個曹賊,拿命來,追着曹操滿地跑,這些都是沒有依據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