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在12月16日遵守了市場的約定,在會議政策聲明中如期宣布将減碼速度加倍至每月300億美元,點陣圖顯示2022年和2023年料将各加息三次,較市場預期更為鷹派,加息速度會快于經濟學家預期,主席鮑威爾稱,可能在實作充分就業前上調利率,這也意味着美聯儲投下所有的賭注,這是其十多年來貨币政策最為激烈的鷹派轉向之一,彰顯出遏制幾十年來最嚴重通脹的決心。會議政策聲明公布後,美國股市大幅收高,美債收益率攀升,被市場抛售,美元指數一度走強,但随後回吐漲幅,由漲轉跌。

鮑威爾
美聯儲的最新會議聲明中已經删除了“通脹是暫時的”表述,這證明了美聯儲之前對通脹形勢存在重大誤判,“關于通貨膨脹,是時候放棄“暫時”這個詞了”,這更意味着美聯儲在通脹問題上被“打臉”,正式服軟認輸,更意味着美聯儲在目前通脹高企的壓力下,在貨币利率正常化政策上服軟,且比大多數投資者設想得要快。
美國勞工部在12月10日公布的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強勁上漲,錄得1982年6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因食品和一系列商品價格大漲,這給美國人的生活帶來了噩夢,并強化了美聯儲2022年開始上調利率的預期,具體資料顯示,CPI繼10月上漲0.9%後,11月環比上漲0.8%,同比暴漲至6.8%。
同時,美國1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從十年低點回升,這也意味着通脹率預期仍高企,市場分析,美聯儲料将在12月15日舉行的政策會議上宣布加快減碼,摩根大通将美聯儲首次加息的預期時間提前到明年6月份,緊接着,安聯首席經濟顧問El-Erian表示,美聯儲此前抛出的通脹暫時論可能是美聯儲曆史上最糟糕的通脹預期,并對美國債券市場的交投帶來動蕩。
12月16日,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漲,美國10年期美債收益率短線震蕩4.43個基點,最高觸及1.4684%,日内目前漲幅大約2.7個基點。 2年期美債收益率在美聯儲決議聲明釋出後短線飙升将近5.0個基點,重新整理日高至0.7155%,而美國财政部在一周前發行的600億美元的30年期和5年期國債中标收益率高于發行前收益率,并且是1月以來最低中标水準,出現滞銷。
美國印鈔廠一角
據彭博社在12月12日監測到的資料顯示,美債目前的交易狀況為去年3月以來最糟,美債市場遍布地雷,波動性極大,使得投資者損失不小,至12月11日的七周内,流出規模升至298億美元。緊接着,紐約聯儲以技術困難為由将計劃中的購買5年至3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的行動推遲到12月15日進行,随後美财政部發行的2年期和5年期國債招标需求也非常疲軟,弱于預期。
5年期美債拍賣需求慘淡
而據德銀進階分析師吉姆·裡德的報告,目前,美債市場中包括高收益率的垃圾債券在内的各期限美債産品中有85%的債券實際收益率為負值,低于目前的通脹率(具體資料趨勢請參考下圖)。
另外,據美國财政部在12月16日最新釋出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美債官方資料會有兩個月的延遲慣例),包括全球央行在内的外資在10月賣出435億美元的美債,這是自今年5月份以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外流,其中,全球央行連續第六個月淨減持美債。
值得注意的是,美财政部的報告顯示,中國繼9月小幅增持6億美元後,在10月份大幅度地增持了178億美元的美債,持有美國國債的規模增加至1.065萬億美元,結束了8月份大幅度減持213億美元的狀态,今年8月,中國對美債的持倉規模創2010年以來最低,但目前中國所持的美債仍處于低值,接近2021年7月份的水準。
美國财政部的資料顯示,總體來看,2021年前10個月,中國淨減持69億美元美債,據BWC中文網财經研究團隊統計,中國在今年3月至9月,曾經有五個月都是在淨減持美債,數額高達530億美元(具體資料趨勢請參考下圖),其中,除8月份出現大幅減持外,另外兩次大幅減持美債為5月和6月,分别減持177億美元和165億美元。
同時,日本也在10月份大幅度購買了208億美元的美債,規模量增至1.32萬億美元,創紀錄新高,另外,英國和愛爾蘭也分别增持了約140億美元的美債,不過,自2020年3月以來,美國債券供應量不斷激升,持續數月的高通脹和美元指數震蕩走低趨勢,使得美元債資産貶值,吸引力明顯下降。
而最令市場擔心的是,美債的最大的購買者美聯儲也從11月份開始減少購買美債,又在剛剛宣布加倍減少美債,随着美聯儲量化寬松收緊階段的到來,如果2022年3月之後美聯儲逐漸退出最終買單,那麼當初選擇套利的全球央行對美債的需求可能面臨轉向。事實上,自去年3月以來,美國聯邦債務赤字急速膨脹且實行零利率政策,作為全球資産價格之錨的十年期美債的實際收益率更是處在負值(具體資料請參考下圖),導緻吸引力下降(具體資料趨勢請參考下圖)。
正是在這些背景下,一些聰明的國際資金已經開始從美國資産市場中轉移出來,以置換黃金等非美元資産,這說明黃金正在從貨币曆史視野的邊緣回歸,以對沖美債敞口風險。由IMF和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給我們的資料顯示,我們注意到最近幾個月從債券到黃金的置換趨勢仍在繼續。
據世界黃金協會12月10日公布的最新報告,11月,全球黃金ETF淨流入13.6噸(約合8.38億美元,資産管理規模AUM增加0.4%),全球黃金ETF總持倉反彈升至3,578噸(約合2,080億美元),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共計35,582.3噸,資料顯示,2021年前三個季度,全球央行淨買入黃金高達393噸,值得注意的是,據該協會最新公布的《全球黃金需求報告》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的黃金消費與投資需求也出現全面爆發式的增長,黃金進口量更是出現顯著回升(具體資料趨勢請參考下圖)。
報告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的黃金進口總量達228噸,同比大漲300%,這也使得中國在2021年3月至9月的總進口量達到513噸,金飾需求達到157噸,同比增長32%,金條和金币的銷量總量達65噸,同比增長了12%。
據國家外彙管理局在12月9日公布的資料顯示,11月末中國人民銀行的黃金儲備沒有變化,仍維持在1,948.3噸,與10月末持平。另據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在12月13日援引的一份行業報告,歐美對中國的黃金出口量也出現明顯增長,為2019年以來的最高,其中有約195噸的最新一批次黃金已經在10月與11月份間從歐美市場運抵中國。
一架貨機上堆滿了裝黃金的箱子
另據上海黃金交易所(SGE)資料顯示,9月份,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出庫量大幅上升至191噸,較上月增加27%,較2019年9月增加63%,8月,上金所和上期所的黃金(期貨)交易量也達4163噸,較上月增加6.5%,而從2016年12月至今的黃金交易活動總量更是達到創紀錄的2.53萬噸,而以上這些資料統計表明,自2021年初以來,至少有708噸黃金已經陸續運抵中國市場。
中國存有世上最大實心金磚重達220公斤
對此,華爾街老兵,美國《貨币戰争》一書的作者、知名經濟學家Jim Rickards也認為,這并不奇怪,近幾年來,黃金一直流向東方,出現西金東移,就像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前黃金一直流向美國市場一樣。按世界黃金協會在11月釋出的最新報告解釋就是,黃金依然在貨币和全球金融系統中發揮着信任錨的作用,而美元在持續放水的美國高通脹環境下卻無法長遠做到這一點,而這都有可能真的會促使非美元國家盡早發展自己的以黃金、石油、本國貨币為支援的數字貨币交易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