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出生于公元前231年,是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也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被稱作“兵仙”。曾有後人評價,韓信在用兵技巧上無人能敵,其思想“兵權謀家”更是在中國古代思想中占有一席之位,也是世界上首位使用“謀戰”這一技巧的人。韓信曾經用1萬漢軍對抗20萬趙軍,背水一戰,為何韓信自信心十足呢?

曾有人将韓信的治國之能比作蕭何、軍事戰略比作項羽、控兵能力比作張良,韓信是不可多得的全能之才。這樣一個人才在戰争中可謂是百戰百勝,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便是韓信對自己最高的評價。
據史書記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此句出自韓信與劉邦的對話中,韓信是劉邦的心腹之臣,為劉邦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功不可沒。劉邦曾問韓信可以指派多少兵力,韓信回答十萬,劉邦又将剛才的話重複一遍,韓信這次回答說越多越好。在古代,帶領多少兵力是評判一個将軍的能力範圍之一,縱觀曆史的長河,能統帥十幾萬兵力的将軍是少之又少,韓信的實力可不是吹噓而來,背水一戰的成功使韓信的名字永久的烙印在曆史的書卷中。
前204年,漢軍與趙軍在井陉展開的一場戰争,韓信在劉邦的指派之下,帶領一萬人馬消除項羽在趙國僅存的實力。然而趙國派出了20萬兵士前來應戰,地理、數量上,趙軍都占了絕對的優勢,而韓信率領的漢軍此時疲憊無力、糧草也消耗殆盡,這樣下去漢軍必輸無疑。韓信此時的舉動一定程度上扭轉了這場戰争的結局,韓信利用對方将軍驕傲、輕敵的心理,派出2000兵力暗地進入趙軍軍營,将漢旗插在趙軍的軍營前,用來霍亂趙軍軍心。
沉着冷靜的韓信一面打聽對方軍隊的情報,一面将漢軍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正面迎戰攻打趙軍的軍營,另一部分采用“背水一戰”的陣型埋伏于河岸。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背水一戰,背水戰役是非常危險的技法,隻要軍隊裡有一名士兵退縮,那麼結果必然是失敗的,韓信的勇氣智慧令人驚歎。
結局自然如韓信想的那樣,趙軍大力進攻漢軍,卻一時無法剿滅漢軍,他們便回到趙軍營地稍作休息,趙軍看到軍營裡插漢軍的旗幟,一時間軍隊混亂不堪,士兵四處逃竄,韓信此時帶領軍隊将趙軍一舉殲滅,這場看起來不可能成功的戰争,最終在韓信的計謀之下獲得了成功。
背水一戰一詞從表面了解是在困境中做出最後努力的意思,韓信認為人在處于絕境之時,所爆發出來的氣勢與能力是遠大于平日裡的,這也是戰争取勝的關鍵。背水一戰的成功奠定了韓信在曆史上的地位,被後代學習與贊美。